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沈立新 《考试周刊》2012,(78):193-193
学生成长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而言,班级管理不仅面对学生,而且面对学生背后的家庭。教育者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等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成功率,促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向结合,有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校园的安全稳定,就没有学校的和谐发展。因此,学校领导及教职工应该把学校的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平安、祥和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必需条件,更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学校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给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石光兴 《贵州教育》2010,(7):15-15,19
安全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人们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学校就是寄宿学生的港湾。学生寄宿学习,安全第一,学校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农村学校,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有许多学生离家二三十公里,  相似文献   

5.
当前,从生日聚会普遍化、低龄化,到聚会形式奢侈化、生日礼物攀比化,小学生生日聚会攀比成风。这造成学校风气受染、教学活动陷入困境,家长压力倍增、家庭教育举步维艰,学生滋生攀比心理、健康成长严重受阻。学校、老师和家长应高度重视,把握好学生庆祝生日的“度”,及时对小学生之间的攀比风气予以引导和教育,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体制变更为学校发展创造机遇,我们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多种形式的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开辟了"大年级小学校"管理模式,自然形成了校园文化教育氛围,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也为学校快速发展带来动力。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学校管理策略探索,符合教育教学形势发展要求.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学校管理策略设计,需要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开发、校风校训整合、家校管理建立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成长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了解孤儿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与普通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进行对比研究,找到差异以及差异源,为促进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校怎样做好服务,促进师生发展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要以服务意识统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在进行。因此,学校的各项活动应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为中心,各项活动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首先,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因学生而设立,因学生而兴衰。没有学生,就没有了学校。  相似文献   

10.
乡村学校少年宫既是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阵地,乡村少年宫的建立极大地满足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村学校依托少年宫建设,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确保尊重、引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农村学校努力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的活动有国际象棋、科学、机器人、彩泥、跆拳道、书法硬笔、书法软笔、葫芦丝、吉他、国画、演讲与口才、动漫绘画、合唱、舞蹈等,既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又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彰显用活动育人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平台,对推进农村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浅谈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发展素质教育中的几点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校园安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个和谐温馨、安定有序的校园是每位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乐园,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校园的安全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它是学校发展的支点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翟忠国 《甘肃教育》2012,(24):20-21
农村中心小学寄宿学习模式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与中学、大学寄宿制学校相比,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年龄更小、自理能力更低、自我约束能力更差。因此,如何让小学生在父母的视线外独立的生活,对寄宿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培育学生健康品格,使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体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晖 《教书育人》2007,(4):62-62
学校文化体现着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集体价值观和追求,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特色、风格和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是目前基础教育中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教育方式,它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倾心奉献,才能建设一个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环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的治理工作,开展了一些专项整治行动,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勿须讳言,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仍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已成为社会、家长和学校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翟长谦 《中学文科》2005,(11):88-88
在教学一线将近二十年了,感受最深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乏力。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虚荣、早恋、厌学、自卑、冷漠、孤独、嫉妒、抑郁和焦虑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少数学生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时代发展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作为社会人才,他们的健康成长一直以来也备受关注。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是否健康,会对其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所以,近几年,我国法治教育内容深入到学生课堂之中。本文主要以“中职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实践教学在中职学校法治教育中的应用”这一相关主题内容展开探析,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学生们可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学校发展水平通常体现在学生质量、教师专业化、科学管理等方面,除此之外,学校管理者还需要考虑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更高阶段的任务,它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其他各项建设与发展,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柔性推力。中小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有必要构建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健康成长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的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数量在增多,更多的农村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在学校寄宿学习。而这一阶段正是少年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阶段,他们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的关注。但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生活设施、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寄宿学生在学校这个生活环境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根据近几年对寄宿制学校管理过程的思考和探索,我认为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学校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因而学校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