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晓时 《收藏》2013,(15):69
民国时期的江苏银行兑换券加印"通州"地名的纸币极为罕见,现今面世仅见一张,归藏于著名钱币大师马定祥嗣子。笔者为此曾专程登门拜访,以求目睹实物。他见我是南通人,又为同好,需要这方面的资料,便欣然给了我一张纸币的彩照。该兑换券为横式(见图),票幅157×88毫米,正背底色呈黄绿色。正面上方自右至左横书"江苏银行兑换券",四角有"壹"字,中部印有双狮地球图,"壹圆"面额左右有两个6位  相似文献   

2.
正王辉先生的《教科书上的邮票插图》(原载《集邮博览》2013年第10期),强烈地吸引了我,令我想起了另一本教科书,书上的邮票图案比王先生介绍的邮票插图更牛,称之为"一片邮集"也不为过,而且其宣传集邮文化更直接更给力。这本教科书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图1),书中有两部分内容堪称"一片邮集"。其一,"红色摇篮",即该教科书第五节《方寸之地竖丰碑红色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收藏到两种内容、形式都非常特殊的 "票"。 一种是印有"结算邮费专用/40分/工商银行北 京分行/1987"(图1);另一种是印有"结算电报费 专用/1.80元/工商银行北京分行/1987"(图2);这 两种"票"的齿型为"点线齿",每版20枚,而且它 们(浅绿色或浅灰色)的底色花纹,是由篆文"中国 工商银行"组成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师友》2020,(6):26-27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教材三个一",主要指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以此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1]。以"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方向,即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动作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自评"或"他评"。在区级教研活动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紧扣"学、练、赛、评"环节,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文章以《立定跳远练习方法1》一课为例,阐述基于《纲要》的"学、练、赛、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健身科学》2013,(12):52-52
2007年,我去湖南张家界旅行,本来是冲着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超级美景去的,结果没想到那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足景区里随处可见的韩国“银发族”。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路有说有笑,对进入眼帘的每棵树、每座山、每团雾都难掩兴奋。看得出来,韩国老人家对这一次的旅程都十分投入,也相当满意,仿佛头一次看到这番如诗如画的世间美景一样。  相似文献   

6.
王志军 《收藏》2014,(1):120-123
2012年春拍中的一幅齐白石《松鹰图》和篆书对联拍岀了4.255亿元的天价,刷新了中国书画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纪录,市场理性地接纳了它。在通胀迅猛的今天,拍卖市场中前来投机、保值的各路资本诸侯蜂拥而至,拍卖公司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有一家拍卖公司或主动、或被动地要争当"老大",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独占这个领域的顶峰。业内人士应该注意到齐白石这组书画作品的用途,是"人民艺术家"居然给"人民公敌"画的寿礼,这在以前是不  相似文献   

7.
廖雯 《收藏》2012,(20):62-69
或许,在当下的艺术圈里,熟悉于振立的人并不多,但在大连艺术界,于振立可是大名鼎鼎。于振立给我发的唯一一条短信,自称"大连老于",我一看就笑了,这名头散发的江湖气、资深感、自诩味道,像极了于振立给我的感觉。于振立还让我想起北宋潘阆写观潮的两句词,"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想,了解于振立艺术经历的人,都会有同感。于振立不仅"潮",而且是名符其实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8-39
<正>"教材三个一"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刚要》提出的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游戏或比赛。[1]"学、练、赛、评"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向于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练习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进行"自评"和"他评"。在水平四八年级的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单一身体练习中近一步掌握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的技术方法,在组合练习中习得该"技术"的应用方法以及所需体能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我曾在《集邮博览》写过一篇有关"大邮票"的文章,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两年过去了,我觉得有必要再谈谈"大邮票"的问题。因为人们对大邮票的理解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当时写"西厢记大邮票"的本意有两个方面,一是告诉集邮者,大邮票的刷色、面值、志号、铭记、邮票用纸与其后发行的邮票一样,如图1西厢记大邮票。二是想给大邮票下个定义。大邮票和小邮票的设计图稿是一样的,采用的版别及邮票用纸也相同。如果用原设计图稿制版,但版别不一样,不管其规格有多大,也  相似文献   

10.
白发趣事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头发却不给我长脸,没到30岁,就已霜染两鬓,白发的程度,经常惹出称谓上的麻烦.有一次在街上,一位20多岁的姑娘向我问路时,称我为"大叔",我顿生反感,真不想告诉她,又想,怎能怪人家,她是以"发"取人,这还是对我的尊敬呢!我35岁那年,去厦门参加个理论研讨会,一个光知道我名,不知我年龄的愣头小伙子,竟然叫我"关老",一阵不好意思之后,我提醒他,最好把这两个字儿颠倒一下,要是让那些真正的"老先生"听着,让我这脸往哪里放?  相似文献   

11.
"野性消费"是网络流行语,网民用善意刷新了"野性"这个词的内涵,这个词有两种应用场景:一是如鸿星尔克,网民用疯狂扫货的方式向不顾自身困境坚持投入公益的企业致敬.一是如路边小店,媒体报道或名人转发某家小店的生存困境后,一句"把链接甩给我",网民豪放地用大流量助其脱困.  相似文献   

12.
正甲:有这么一句话您听说过没有?叫做"千里姻缘一票牵"?乙:您说错了,那叫"千里姻缘一线牵",您那一票牵是怎么回事?甲:票就是指收集邮票。集邮你喜欢吗?乙:集邮是一项非常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大力提倡,我也喜欢。甲:那我给您提个问题,您说集邮与爱情有什么联系?乙:这我可说不好。您说说集邮与爱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甲:我二哥就是个集邮迷,他哪儿都好,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前两年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两个人在公园见了面,结果那个女孩儿性格和我二哥差不多,也不爱说话,俩人儿你看我我看你竟相面了,谁也不知说点儿什么好。  相似文献   

13.
安心立命     
也许是因缘聚合,走过大半生,自己的生活一直与书笔为伴.于是,很多年前,在老家我的陋室里有了自己的一幅"墨宝",宣纸上涂鸦几个字--"安身立命书与笔".兴致所至,自然也不用装裱,便贴到了书桌旁的墙上.如此"座右铭",足见没多大抱负.好在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类聊以自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2-33
<正>当下,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练"与"赛(评)",或只注重了学生的"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与"赛(评)",从而导致了"学""练""赛(评)"脱节或分离,出现了体育课成"训练课"等不良现象,"教教材""轻能力"等弊端屡见不鲜。如何落实"教材三个一",实现"学、练、赛(评)"课堂教学实践的一致性,让学科核心素养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笔者结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温州乐清育英学校举行的温州市  相似文献   

15.
颐和园     
正我曾在《集邮博览》上发表过三篇有关颐和园的文章,可颐和园总有说不尽的话题。今天,我再从以颐和园佛香阁和铜牛为主图的《北平风景图银元邮票》上的风景说起吧。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决定将江南的美景搬到北京来,为此,在京城西北建了个大园子,起名"清漪园",以此做寿礼献给皇太后。既然是祝寿就叫万寿山了,坐落在山巅的佛香  相似文献   

16.
1960年2月,李颂平推出了他编著的"中国邮学丛书"第3辑——《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票》(图1)。此书为32开,60余页,其中红印花部分达30个页码,约占全书之半。书中,"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的内容分"缘起"、"加盖式样及种类"、"加盖之程序"、"加盖之版式"、"样票及变体"、"印刷及发行数量"、"邮戳"、"国家邮政局成立后之邮资"等八部分(图2)。编著者在书中讨论了红印花原票的命名和小1元票的性质。他说,原票"与邮票并无关系,并能称之为漏盖票,只可视作一种参考资料",他根据红印花  相似文献   

17.
正一《文心雕龙》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是说汉字在书籍中结构的组成。中国古书,因早期材质所限,又或用语习惯不同,积生出许多计量单位,最常见如"篇"与"卷"。(图1)我国现存最早的汉代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其中所载书籍的统计单位即"篇"或"卷",但也有"卷""篇"数并列标出的情况,绝少不注数。总体上,以"卷"计算的书不如以"篇"计算的多。例如《汉书·艺文志》记孔门学案三种,便是用到"卷"与"篇"两种单位:"《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孔子三朝》七篇。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三连球"当自球同时或先后撞击两个连号的下手球时,我们称之为"三连球"。如①球同时撞击②③球或先撞击②球(或③球),后撞击③球(或②球)。笔者之所以把上述球命名为"三连球",是因为这种球有着较大的战术作用,给它命名旨在引起广大球友的重视和研究,进一步开创门球技战术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性与情     
《收藏》2016,(19)
正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情性"这一组概念,他说"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根据这个语境可以解读出情与性是两个深浅不同的概念。孙氏所说是情性,而非性情,是一种由浅及深的表述次序。我们的进一步理解是,"情"是一时而生的趣向,"性"是与生俱来的禀赋。"情"可激发而易逝,"性"难改变而恒久。"情"由景生,虽千万人亦或感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9,(4)
正当代书法对"二王"的趋之若鹜衍生出"趋同"的时弊,而同样是学习"二王",书法家寇克让却始终以独立风格著称,这背后包含着怎样的书法实践与理解呢?《收藏》:当代学《书谱》、王羲之的都很多,但您始终保持一种独立的风格,您是怎么考虑的?寇克让:不是我坚持与别人不同,是多数人与我不同。我1993年开始学写《书谱》的时候,不要说《书谱》,书法根本就是一件比较冷清的事情,所以,我写《书谱》没有氛围,就是闭门造车。我们当时买不起宣纸,一般都是用毛边纸,而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