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一个人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座城市了。我这次来,是为了寻找一个人。 十年前,我来过这里,是偷偷跑来的。那时,我还在读高中,学习的重压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殷切希望。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取出了积蓄已久的钱,悄悄地买了火车票,跳上了经过这座城市的火车。  相似文献   

2.
我来了,小姑娘,满载着和煦的阳光来了,给蜜蜂带蜜来了,给树木带花朵来了。每当我用英文念着这富于童稚的诗句:《春来了》,六年前的情景又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那时候我上初中一年二期,我们的外语老师因照顾夫妻关系调到外地去了,新来的梅老师第一节课就要我们背“春来了”这首英语诗,这可把我难住了。我们原来的英语老师给我下过结论:反应迟钝、记性  相似文献   

3.
<正>"你们来晚了!"我老是听到这句话。旅行世界各地,总是有热心的朋友跑来告诉你这句话。于是,我知道,如果我去年就来,我可以赶上一场六十年不遇的瑞雪;或者如果一个月前来,丁香花开如一片香海;或者十天以前来,有一场热闹的庙会;一星期以前来,  相似文献   

4.
一天,我教了小朋友一首儿歌:红旗飘,树枝摇,草低头,花弯腰……我知道,风来了。幼儿熟悉这首儿歌后,我说:“你们看这小女孩多聪明,她看到这些现象,就知道风来了。请问你们怎么知道风来了?”按我的思路,幼儿能回答儿歌中的某一句就行了。没想到,李扬小朋友冒出一句:“我不看就知道风来了。”对她这句话,我没加考虑就直接否定了,然后继续按我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点奖     
昨天晚上,我抱着四岁的甜甜玩耍,无意间触到口袋里一张纸样的东西,就拿出来看看。这小精灵,见我从口袋里拿出来了,才忽然想起地告诉我:“爸爸,这是幼儿园阿姨叫我给你的。”  相似文献   

6.
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疆僻地小城时,实在不知道怎样来着手较方便些。我应当照城市中人的口吻来说,这真是  相似文献   

7.
我爱这土地,不管她贫瘠还是肥沃;我爱这土地,不管她热闹还是宁静;我爱这土地,不管她落后还是富强。没有理由,我就这样悄悄地深深地被她吸引着。18年来,她无私地哺育着我,用她的涓涓细流;18年来,她默默地安抚着那干渴的土地,用她的青春“血液”。这便是家乡那条永不干涸的泉流。  相似文献   

8.
高墙童谣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童年,当我咿咿呀呀地开始学唱这首童谣时,生活中真的飞来了一只小燕子——一个与我一般大的女孩儿。小燕子好像是伴着这首童谣来的,因此,她在我的记忆中,从一开始就像一首童谣。“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相似文献   

9.
站在黑暗中的我,看不清前面的道路,已数不清倒下的次数。你们总是要我依照你们的标准去演绎我的人生,你们总是在安排我的未来,你们总是这样那样地干涉我的人生。你们是否明白我并不需要你们,我的路我要自己来走,无论前途多么荆棘、多么坎坷,我都要自己来走自己的路———这是我的路。我要打破你们所有的框架,我要自己来创造我的人生,我要把你们给我定的标准统统都丢开,你们的世界已成为了过去,请你们不要再强求同样的人生,我的世界我要自己来创造,请别再左右我的人生,就让我自己来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世界———这是我的路。我你们到底在想些什…  相似文献   

10.
早点来接我     
赵月华 《学前教育》2011,(12):47-47
每在幼儿园门口晨间接待,总能听到孩子叮嘱父母“早点来接我”、“第一个来接我”、“别忘了第一个来接我”。这些话的意思都是“我要早点回家”。在幼儿园工作多年,我对这类话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有时还想“这孩子真哕嗉”、“这孩子好粘人”。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考试》2008,(12):64-64
不打自招理发师:"呀,你这头发多难看哪!我来给你理一理吧!"顾客:"是吗?你真有眼力,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理发师:"我专干这一行,这一点都看不出,象话吗?来吧,来吧。"顾客:"不,  相似文献   

12.
伴着点儿头晕目眩 ,我开始写这篇东西。我的这个想写点儿东西的欲望 ,已经在心中荡漾了很久。我的确也该写点儿什么纪念我这一年来的生活。或许当我几十年后打开这个颇有纪念意义的本子 ,细细读过这篇东西后会感慨良久。我之所以把这叫做“东西” ,因为这样更能让我畅所欲言。这一年我过得很充实 ,它是我这些年中的一个亮点。这一年让我学会对人生进行思考。这一年让我成熟。2001年8月 ,当我选择用我的眼光来正视未来的时候 ,我不知所措。一种深重的悲伤把我包裹起来 ,密不透风。我沮丧。我在浑浑噩噩中坐进了高三的教室 ,而我是高四生…  相似文献   

13.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这是我妈常说的一句话,每当我面临困难及有畏难情绪的时候,我妈就用这句话来鼓励我,这真是鼓励离家出走的节奏呢。  相似文献   

14.
正"老师,咱班王鑫又偷东西了!"下课时几个女生跑来告诉我.一听这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又是他?这几天班里的"失窃案件",总是和他有瓜葛.昨天,他还因为偷了同学的5元钱被我训了一顿,并下了保证.这几天,王鑫也不知是咋的了,不是偷拿前桌的饭票,就是偷用后座的钢笔,一次次,屡教不改.当然,这也招致我一次比一次更严厉的批评.王鑫来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站在我面前.我一见这架势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厉声道:"王鑫,让我怎么说你好呢!你呀,真是屡教屡犯!昨天怎么向我保证的,怎么全忘了?"我顿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学习》2007,(10):45
我在3个月前月经初潮,上个月"好朋友"没有来,这个月却来了两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真是太可怕了,我是不是一个不正常的女孩?  相似文献   

16.
那一场大雪     
“叮呤呤”我听见窗外的铃声心里却有一种毛毛的感觉,于是一个箭步冲入了寝室。外面正下着大雪。“妈!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别人看你这样子,一定会笑我的,我不是说了叫你别到这来吗?”我不  相似文献   

17.
孩提时,我到过山里。我曾顽皮地对着大山喊:“我——来——了!”大山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它也对我喊:“我——来——了!”于是,我便经常带着孩子的惊异和天真的幻想与大山对话。从那时起,我和大山交上了朋友,而且越来越亲密。后来,我知道了,这就是回声。尽管这理解很  相似文献   

18.
不,我自己来     
别看我个子小小的,在幼儿园里我可是大哥哥呢!老师夸我是个能干的好孩子。每天早上起床,我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帮我扣纽扣———不,我自己来!妈妈帮我洗脸———不,我自己来!妈妈喂我吃饭———不,我自己来!因为我已经是大哥哥了。可爸爸妈妈都不理解我,妈妈总是说:“祺祺还小呢,还是妈妈来。”“你看吃得到处都是,还是让妈妈喂你吧。”“哎呀,你太慢了,要不我们大家都要迟到了!”唉!妈妈老是不让我自己来。对爸爸妈妈说很多3岁左右的宝宝都会像祺祺那样,什么事都喜欢自己来,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阶段,宝宝心理、生理上…  相似文献   

19.
我当的是一个班的主任一班主任这是一个再小不过的"官"了.可是,我当了几年的班主任后却又觉得这个官实在是太大了,几十人学习好坏归我管,身心健康归我管,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的各种观念也要由我来引导,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来管,这又比其他官衔管得都多.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开始思考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方霞 《教书育人》2009,(2):68-69
一个学年结束了。这一学年,是我在读完硕士后重新走上中学讲台的第一年。也是我到杭州来工作的第一年。真的很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我刚来的第一年就让我承担了班主任这一角色。然而,一年下来,我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并不能另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