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来华美中友好志愿者在中国西部四省市高校的文化适应状况,研究者从来华美籍外教对中国生活的满意度、对中国的态度、思乡和文化休克等四个维度展开问卷调查。影响外教社会文化适应的个人因素方面重点考察性别、年龄、教育层次、来华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外籍教师文化适应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调查外籍教师在中国的生活满意度与其对中国的态度、思乡、文化休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因其各自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发生文化冲击现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诠释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提出外籍教师与学生都应尊重异国文化差异,并注重教育教学方面的文化调适,从而帮助外籍教师与学生减少文化冲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籍教师开始参与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工作,成为外语教师大军的一部分,他们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引起了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涉及外籍教师职业教育与发展的研究却很少。为了深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收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关于外籍教师外语教学和教师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探讨外籍教师的教学方法,分析其课堂话语以及文化适应,以便为进一步探究外籍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对职业的理解打下基础,从而深入研究其职业认同过程,促进其职业发展,更加充分地发挥外籍教师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促进外语教学改革的成功开展。  相似文献   

4.
试析外籍教师和中国学生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籍教师和中国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外籍教师认为中国学生勤奋但被动,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中国学生则认为部分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一般,不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究其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不熟悉造成了误解和冲突。为了改变现状,一方面外籍教师应该培养文化意识,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中国学生也应当认识到外籍教师与自己的文化差异,加强双方的沟通了解。  相似文献   

5.
通过详细介绍由美国著名跨文化研究学者MiltonJ.Bennett教授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本文旨在说明此模型对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此模型的理论框架设计出定量的问卷以及定性的深度采访,用于调查深圳外籍教师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以及探索具体的帮助外籍教师适应深圳文化和生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高校国际化进程也逐步加速,随着大量的外籍教师或者是管理层的引入,也逐渐显现出了外籍教师不适应我国的传统文化、外籍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的尴尬情况。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本土意识"的跨文化培训。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偏重语言形式而忽略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略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而出现的种种错误现象。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了解某一语言所处的文化就无法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社会文化因素。注重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注重教材的选择;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主导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尽可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充分发挥外籍教师之所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首届“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的举办,中文助力中国和阿拉伯民心相通的作用将更具战略意义。赴阿拉伯国家中文教师是中阿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直接承载者,对阿拉伯社会文化的适应是该群体赴任后的首要挑战。本研究结合社会文化适应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经典量表制定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和访谈揭示了赴阿教师社会文化适应的整体样态、差异性并提出策略建议。具体而言,赴阿拉伯国家中文教师整体适应情况良好,但跨文化经历和知识技能的缺失使其面临各种困难。教师的适应障碍具有典型的阿拉伯特征,可被归纳为6种类型:社会治理适应、宗教习俗和观念制度适应、交友和自我表露适应、行事风格适应、环境和外出适应、语言和社交适应。在差异性方面,海外工作经历、知识技能、旅居时间的增加对适应状态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赴阿拉伯国家中文教师的社会文化适应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和微弱的人口统计学差异。通过区域型师资建设、社会支持网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障碍类型和适应策略、风险管理可进一步促进赴阿拉伯国家中文教师社会文化适应和专业发展,保障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区域化开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文化环境是何种关系?文化何以影响教育信念?通过梳理众多学者对教师的教育信念的研究,从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教师的教育信念究竟与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包括教育信念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教育信念与教师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外籍教师的英语口语教学对中国学生来说,存在诸多的不适应,正确的对策应该是培养学生适应不同文化和对文化差异的容纳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而言,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表面上是语言技巧问题,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却是深层次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与文化融合三个因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形成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在面对语言和文化差异时的跨文化适应类型。影响其实现跨文化适应的因素既有外部的环境因素,又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在对双语教师进行跨文化适应培训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经贸往来的增多,特别是在中国政府国家奖学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来华土库曼斯坦留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部分学生在中国的情况怎样?能不能适应当地的文化?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适应?文章结合问卷调查,从8个方面略作分析:1、对异文化的态度;2、对异文化的期待;3、对生活变化的敏感程度;4、社会支持来源;5、时间因素的影响;6、文化距离与歧视偏见;7、应对策略;8、个人因素。结合问卷调查及采访,试图评定留预科学生在中国遇到的文化冲击及适应情况,以期对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管理及教学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帮助,从而加速他们对中国学习生活的适应。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跨文化适应理论为框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5所高校任教的外教为样本,观察和探讨他们在河南的跨文化适应状况,指出跨文化适应的五个阶段,并阐明这些阶段并不是必须都要经历的,兴奋期有可能缺失;而且外籍教师在来华之前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与其适应程度成正相关。同时,笔者还为外教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一项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外籍教师的调查为基础,探讨了外教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他们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被中国学生所接受,以及他们的教学效果和课堂内的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如何。同时,还分析了外教的文化背景怎样对他们的课堂教学产生影响。最后,文章指出了外教教学上的一些不足之处,旨在促进外教和中国学生的相互理解,并且使英语课堂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有效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生源国和学习层次的不断增加和多元化,加强对他们文化适应的研究和关注,不仅是接收高校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上的需要,对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同样重要。笔者将就不同洲别、性别、年龄段等来华留学生人口变量在日常生活、学习等跨文化适应问题上,研究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分析结果可以为接收留学生的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鉴,并对来华留学生在华期间的生活适应和完成学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旦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259-261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外文化差异,是由于中华文化的群体本位意识与外国文化的个体本位意识的一种异质相斥。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随之发生变化。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高校引导留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留学生不仅可以保持原先的社交网络,而且可以与中国的同学和朋友开展深入的交流,这对于他们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更好地适应中国环境,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不仅应该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导入。目前许多大中专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外语教师在外语授课中仍采用以语言知识教学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外语教师进行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外语教学时,应注重相关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郭红 《海外英语》2012,(7):59-61,70
Nowadays,more and more foreign teachers have come to or been invited to China,joining in the English education cause,especiall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this paper conducts a survey of three foreign teachers and one hundred Chinese English majors at Qufu Normal University,aiming to explore their different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varied aspect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native EFL classes.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were both processed and analyzed from such categories as "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attitude","teaching methods","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cultural background".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college native EFL classes.  相似文献   

19.
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经常会发生故障。语言学家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可分类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文章主要阐述和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指出为了尽量使学生避免出现语用失误,教师应把语用知识引入到外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是我国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开展合作办学、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此,必须关注跨文化管理在高校外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反思这些冲突背后深厚的文化因素;同时需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文化障碍和语言文化修养问题;需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持五个注重,以跨文化的思维和技巧来进一步开发外籍教师这块有效的教育资源,促使高校外教管理工作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