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高考移民"群体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已成为涉及到全国各省的教育和社会问题。"高考移民"有其合理因素,是考生实现平等受教育权、追求考试公平的自我救赎行为。同时高考移民从本质上是移民考生追求稀有资源而采取的越轨行为。高考移民问题最终解决必须"封堵"和"疏导"并举,"治标"与"治本"并重。  相似文献   

2.
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方式、材料的构建、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答案的设计,都凸显出"精巧精致、精准精细"之特点,对高考备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高考成绩出来后,难免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高考发挥出色的考生和家长肯定兴高采烈,而高考不理想的考生则不知所措。其实,在当今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化浪潮波涛汹涌的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以"分喜",不以"分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并不是考上了好学校就注定一生无忧;同样,考不上学校或考不上好学校也不代表着你会一辈子碌碌无为。本部分内容策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高考失败或高考不理想的考生继续深造提供"蹊径"。  相似文献   

4.
韩梅 《考试周刊》2009,(17):7-8
要求以情景材料为依托,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在应用中有所创新的高考政治主观题往往体现了对考生能力的最高要求。有效备考政治主观题,笔者认为应做到三个"到位"。  相似文献   

5.
陈悦 《学语文》2013,(4):45-46
2006年,"新材料作文"初登高考舞台就以材料意蕴的多重性、立意角度的多元性深受命题者的宠爱。正因为材料可立意的角度具有多选性,教育界出现了高考作文应该"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的声音。笔者认为,应试作文的根本特点就是对作文有所限制,给所有考生一个共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高考是一个"战场",考生在这个"战场"上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以致影响到考试的发挥,本文从一个高中教师多年的经验出发,探讨了一下让高考考生如何应对这种心理压力,发挥出正常考试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几乎在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试卷上全面开花。命题人稳中求新,在2009年"主题""观点"等"探究点"的基础上,新增"体验""比较"等"探究点",拓宽了命题视野。综合2010年高考18套试卷,我们归纳出以下十大"探究点",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北春 《物理教师》2011,(10):64-67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目的是要在众多考生中选拔出"具有学习潜能"的学生.物理创新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新方向,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通过对试题情景的创新、试题形式的创新和试题解法的创新,有效地检验了考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一个大板块,也是整个高考的"得分大户"。作文的语言,是考生相对稳定的一种能力,是高考作文评分最重要的标准,同时也是区分考生作文能力的最重要的依据。什么是亮点呢?高考作文中的亮点是指富有创意的超凡脱俗之点,出彩、出新的激动人心之点。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具备个性亮点呢?一、审题要准确首先审清楚是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0.
"重视双基的落实,以规定知识点为载体出活题。"是新课程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的命题原则之一。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卷,每年都有考查考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试题。出活题——活在创新,要求考生能够创造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本文拟就近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创新题”,浅析高考对考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相似文献   

11.
材料解析题是利用新材料、新情景,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主观性试题。材料解析题自1989年首次在历史高考试卷出现以来,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流题型。面对这种生命力极强,具有极好的发展趋势的题型,考生却普遍  相似文献   

12.
作者运用中国诗歌创作中的"起承转合"的基本理论,结合多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高考优秀作文的分析、归纳,得出了高考考生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开头怎样"起"开全篇提出中心论点;主题部分怎样"承"和"转",使行文摇曳多姿、变化有致;结尾怎样"合"拢、照应。本文对于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布局谋篇、经营结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美术高考生基础训练"作为选题,对高考阶段美术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基本功及科学的绘画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论述,笔者尤其强调了"素描"和"速写"对美术高考生的重要性。最后笔者论述了加强美术考生"自信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郑青林 《文教资料》2010,(23):148-150
在各省的音乐高考中,用钢琴作为高考应考项目是常见现象。本文针对考生在考前几个月的训练策略,围绕"怎样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弹奏水平,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等音乐高考师生关注的问题进行论述,从生理、心理角度探索有利于考生克服困难的训练方法,旨在让考生在钢琴演奏考试中发挥正常水平,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施永彬 《现代语文》2010,(5):127-128
高尔基曾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可以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好的语言形式不但能充分地体现作者的思想观点,而且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高考的考场上,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朱霞 《考试周刊》2012,(47):1-2
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书面表达"题其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基本能力,是一种较好的主观性命题,也是高考试题的传统题型。书面表达占高考考查"听、读、写"三项总分的20%。  相似文献   

17.
2004、2005年高考材料题进一步明确和发挥了材料题的功能。其命题的基本思路是:1.答案只能从材料本身寻找。材料的背景内容教材有可能涉及到,但教材只能够帮助考生理解材料,而不能帮助考生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材料题的功能并不是引导考生回忆教材,而是提供新的历史信息。2.重点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而不是考查考生对教材的记忆。3.着重考查考生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4.着重考查考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006年广东历史高考会继续加强材料题的考查,同学们在高考备考中要给予重点关注。对于材料分析题,解题时可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对照问题要求理…  相似文献   

18.
正高考历史试题以材料为载体呈现,"读懂材料"便成为了做好高考试题的基本前提,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怎么样才叫读懂了材料?这是较难弄明白的问题。弄明白了这一问题,也就有了培养学生应试的具体办法。要弄明白这一问题,只能从近年历史高考试题的特点入手。因为在实际的应考之中,考生真正害怕的,真正拉开考生之间距离的是选择题。所以,本文将以近三年(2012、2013、2014)选择题(全国卷I)为例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9):80-80
教育部: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将取消录取资格"瘦身"后的高考加分新政策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将全面实施。通过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显著"瘦身",据统计,地方性加分项目由往年的124项减少至2014年的86项,减少近1/3。教育部强调,要严厉打击高考加分资格造假。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坚决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人其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20.
郭仲文 《学语文》2013,(1):38-39
近些年,材料作文逐渐成为各地高考作文的"家常菜",能否写好材料作文,尤其是材料议论文,可以直接决定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本人主要通过以下这道材料作文题,谈谈高考材料议论文的高分策略。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一位斯巴达人对他母亲抱怨说:"我的剑太短了。"母亲回答说:"孩子,你前进一步,剑不是就长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