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小健,我们班马上要开展一个主题活动,王老师想让你当主持人。”放学后,我叫住小健。满以为他会马上答应我,可他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想当主持人!”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小健个性比较强,如果此时硬逼着他,肯定会适得其反。我耐心地做他的工作:“小健,王老师之所以选你当主持人有两个原因:一是你的朗读很出色,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二是你以前当过主持人,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你当主持人最合适不过了,怎么样,试试吧?”回答我的是一阵沉默。我意识到他可能有难处,便问道:“你能告诉我你不想当主持人的原因吗?”他…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个慈爱的老师,能教育好学生;而一个严厉的老师,同样也能培养人才。你会感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为什么能殊途同归呢?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直到工作以来,我和两个老教师搭班,耳濡目染他们的教育风采,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先说说周涓涓老师吧!人如其名,长得很娟秀,教育方式更是有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那时候,我们班上有一位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叫文勤,他在日记上这样提到周老师:3月23日星期二晴今天一早,我走进教室,周老师就看着我,说“:文勤,你的衣服怎么又脏又乱的?”说完,她带我到学校红十字会卫生室,给我换上了新…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上,执教老师请一个小男孩朗读一段课文,没想到他说:“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令在场的听课老师大感意外。“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后半节课这个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赢得了掌声。执教老师总结道:“教育首先是一种尊重,一种保护。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这是发生在某校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起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互抢帽子。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啥不听讲还捣乱?”学生:“他抢我的帽子。”“他为什么只抢你的帽子?”学生无话可说,只好反诘:“你为啥只批评我?”批评教育形成僵局,场面尴尬难堪,批评教育失效!  相似文献   

6.
某老师向我谈起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准备“教育”一番,岂料学生出语惊人:“老师,你以为你教得好我就学得好吗?即使我考试得高分,也不是因为你教得好,而是我学得好。”老师当时气得话都说不出来,连连感叹当今的孩子太不懂事。  相似文献   

7.
《家教指南》2004,(4):40-41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家教的问题一位母亲向我们哭诉:“我的儿子指责我:‘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别人的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你为什么不要我?你还想骗我,爸爸和女朋友走了,你还把我当儿子吗?’我告诉儿子,妈妈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为了不影响你学习。‘学习,学习,除了这两个字,你还会说点儿别的吗?’”现在离异的家庭很多,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对这部分孩子,我们要给…  相似文献   

8.
润物无声     
后进生几乎每班都有,对他们的转化是班主任老师每时每刻都必须进行的工作。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更机灵,更聪明,自我保护、防备意识比较强。每当老师找谈话,不用说太多,都能很快明白老师的意图。他会态度很好地迎合你,让你觉得这次教育对他很成功。最近,我就遇到一个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刚踏上讲台的我,满怀激情,喜欢钻研。在一次公开课后,一位教研室的领导鼓励我说:"你是一个对教育很有热情的人,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会思考的老师。"对于一个年轻教师而  相似文献   

10.
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爱孩子首先得接受孩子。接受孩子,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接受你,而不是你能给我挣面子、让我高兴的时候我才接受你。当孩子知道老师能够接受一个完整的自己时,他才能感觉到你的爱,才有自信。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博客教父毛向辉和国内教育网站先驱、“惟存教育”创立人柳栋打了个赌:“我不认为会有多少教师能正确使用博客。如果有一个校长写了自己的博客,我输给你100元。”那一年。毛向辉输了300元。  相似文献   

12.
课间闲暇的时候,与同事们谈起的最能引起共鸣的一句话,就是“我拿这几个孩子怎么办才好啊”。每次谈到这个话题,老师们滔滔不绝,就连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老师也会有很多话要说。这几个孩子——也就是此时你脑海中闪现的那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一直都是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诚然,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每个老师都希望桃李满园。可是一个班级里那么多学生,就像五个手指伸出来长短不齐一样,要求他们处于同一个水平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对后进生的教育也就成了班级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宣称是“自由世界”。宪法规定公民有“表达自由”。到了美国。我很快就发现果然名不虚传。美国教育自由度大得出人意料。以学生入学之后转系转学来说,在国内大学是不可以的(目前,只有极少试点)。美国大学学生转换专业却方便之至。只要你觉得现在的专业不适合你.想转到另一个专业.随时都可以填一张申请表,让你要转入和转出的两个系主任签名同意就可以了。你不必担心老师不批.老师绝对中立.即使心里不认同,也照批不误。还会鼓励你几句。  相似文献   

14.
两个苹果     
小红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也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咧咧,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来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另外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小红把王老师给的两个苹果带回家,对母亲说:“妈,王老师给我两个苹果,叫我吃一个,叫你也吃一个。”她把两个苹果放在母亲身边的茶几上,两个苹果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并没…  相似文献   

15.
魏伦 《师道》2004,(2):16-16
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一个学生考试没有考好,拖了全班的平均成绩,老师就拿着试卷骂他,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怎么这么蠢?亏你每天还吃饭.这饭就是给狗吃它也会对我摇尾巴,你会做什么?”这个同学听了很伤心,心想,怎么可以把我与狗相比?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冬,在一次会议上,我结识了秦皇岛的蔡蔡悦茹老师,交谈中,小蔡老师那清新的教学思想和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吸引着我,于是产生了去采访她的念头。可是小蔡老师却微笑着对我说,“在我们育花路小学,我只是最普通的一员,还是去采访我们校长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她的一番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年轻的老师对她的校长如此信任,如此钦佩,育花路小学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决定到秦皇岛育花路小学看一看,去采访那里的校长——谢和娜。  相似文献   

17.
周萍 《师道》2003,(5):49-49
女儿放学一到家,就对我说:“妈妈,今天徐老师提问我的,我回答对了,她还对我笑呢。我们徐老师说过,她对你笑就是夸你。我们徐老师喜欢用表情跟我们说话。”从她兴奋的红彤彤的小脸蛋上,我能感受到,那个徐老师的笑对这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多么重要。这样的一种喜悦我似曾相识。眼前的女儿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以前。当我像她这般大时,心里也曾藏着这样一句话:老师,你的笑对我很重要。我是在山东郊县的一个小山村读小学的。我还记得在那个傍着山依着水的小学校里遇着的第一位老师。她姓孙,叫什么名不知道。那个时候,老师的名字在我…  相似文献   

18.
汪庆荣 《师道》2021,(4):39-39
2021年2月25日,天津市的一位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说:“你爸妈一个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这位教师的言语背后流露出满满的歧视与轻蔑。作为老师应该怎样教育学生?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教育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很多老师听了这话脑海中或许会浮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屡教不改”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9.
当书会说话     
“书是一位无声的老师。”以前,老师总会用这句话来教育我们要多看书。可爱上书的我却担心如何保护眼睛。现在好了,因为我家的书会说话啦:在你看书半小时后,书就会自动朗读起来,让你边听故事边休息一下眼睛。  相似文献   

20.
普正文 《云南教育》2005,(29):35-35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一个环节,是整个教育活动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班主任对学生的操作评语又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导向作用。据《中国教育报》载:两名高中学生合伙做了违法的事,被公安机关审查。消息传到学校,一片哗然。其中一位学生的班主任给他的评语是,“你做的这件事很令人失望,但你还年轻,还有机会改正错误,证明自己,相信你能振作起来。”这个学生为老师的评语所感动,选择了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