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云群 《考试周刊》2012,(10):97-98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贵阳医学院参加形体训练课的大二女生在接受形体训练教学前后在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心理健康、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形体训练项目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意识、改善体型、增进健康、增强自信心、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实验法、调查法对邢台职业技术学院30名服装表演专业女生参加形体训练前后的身体形态、素质修养以及形体审美认识等方面一系列指标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参加形体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形态更具曲线美,学生能够正确控制自己的身体姿态、力量、柔韧和协调性等基本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同时心理素质、气质风度和审美意识均有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女生的形体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体训练能有效地塑造女性良好形态,促进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美、技能美和人格美,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亦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开展体育理论教育,加强学生对形体概念的理解 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体育美学、人体美学、运动解剖、运动生理及体育理论方面的知识,讲解形体教学与训练的特点及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健美意识。形体训练是通过各种体位的变化及波浪动作和肢体的屈伸、合展、踢、拉、控、压等基本动作的练习,感受肌肉的用力(拉长、伸展),加强全身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强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促进身体正确姿势和形态的形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体生长的高峰阶段。此时期对学生进行形体教学与训练,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还能减少脂肪堆积,提高身体重心,健美身体,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体在运动、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以及功率、脂肪、身体姿势等总称为身体素质。它不仅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也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开展身体素质的测定,不仅可以克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盲目性,而且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训练水平,所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信心与人的身体姿态和动作关系。方法:通过4个实验设计,对被试进行形体训练干预,采用罗森伯格自信心、个人评价问卷等测量被试自信心水平,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1、2显示与懒散、蜷缩的坐姿和站姿仪态相比,经过训练后被试自信心水平有所提高。实验3、4对被试进行形体训练,训练被试的站、坐等身体姿势,同时对被试的认知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被试对自身的评价更为积极,自信心有所提高。结论:自卑者通过形体训练加上认知调整,能提高自信心理。  相似文献   

7.
张军 《培训与研究》2006,23(4):112-113
当代社会对人才不仅要求知识上的过硬,而且在身体上、姿态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形体训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形体姿态,培养高雅的气质,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今后面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同时,形体训练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体在运动、生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以及功率、脂肪、身体姿势等总称为身体素质。它不仅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也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开展身体素质的测定,不仅可以克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盲目性,而且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训练水平,所以是至关重要的。身体素质的水平取决于肌肉的解剖、生理特点,肌肉工作时的供能情况、内脏器官的协调配合、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以及遗传等因素。针对此,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身体素质的测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力量…  相似文献   

9.
形体训练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它是高职院校实施体育美育的有效手段;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包装,实现人才"内秀外美"的重要内容.加强形体训练不仅身体素质、身体姿态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为今后培养自觉锻炼习惯和终身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周家娥 《教书育人》2014,(10):15-1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使自己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拥有美好的形体和高雅的气质。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形体教学与训练,不仅能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对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形成健美的体态有着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11.
邵斌 《成才之路》2010,(11):69-70
身体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以有效地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代谢及形态结构,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竞技能力的目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员机能的综合表现,是从事篮球运动训练和竞赛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常以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作为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即着重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初中生正是体育运动的可塑时期,如果能结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在青少年时期重点抓住身体素质训练,那么其他素质均可相应地提高。身体训练的安排,应围绕篮球专项的特点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形体课是一项充分体现自然协调和优美的运动项目,是一项美育教学活动,在高校形体课设置有着很大的意义。其特点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徒手练习。对于改善形体,美化身体曲线及优雅的形体动作都非常有效,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改变形体原始状态,提高人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性,还培养人对音乐的节奏感,表现力和审美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与舞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对青少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是运动训练领域的新课题。排球项运动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保持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身体的各个环节有力地结合与发展,能够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传统的排球训练较为保守,导致运动员的潜力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于此,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在排球训练中革新训练方法,以此来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排球竞技水平。基于此,文章以力量训练为突破口,从正确认知力量训练,采用多种组合的训练方式,发展最大力量,提高能量输出,结合排球专项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等几点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体育教学中蕴藏着许多美的因素,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美育功能,让美融汇在体育运动的每一个动作中,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初浅看法。一、从形体仪表中认识美小学生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时期,当我们看到有些学生身体瘦弱、肥胖、驼背、溜肩、O型腿,做操动作幅度小、力度差、形体姿势不协调时,应对学生进行系统形体素质训练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安排与美的形体、姿势相吻合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站姿、走姿、…  相似文献   

15.
形体姿态在健美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规范的形体训练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前提,是提高竞技水平的基本保证优美规范的身体姿态不仅给人以美感,同时也是裁判员评定技术优劣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鲍碧栩 《考试周刊》2009,(44):149-150
本文作者以形体训练为自变量,以身体自尊作为因变量.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形体训练练习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自尊,练习前后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都均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舞蹈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加入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在音乐课教学中,舞蹈形体的训练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与音乐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地融合音乐和舞蹈,因此本文主要开展对高校舞蹈形体的训练技巧和细节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2~16岁参加形体课教学的347名初中女生开设形体课前后两次身体素质及身体形态的测试,经过形体教学课的联系.使受试者弹跳力、腰腹肌、上肢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并根据结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形体礼仪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美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课程。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的形体动作训练,是以改变学生形体动作的原始状态,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形体素质基本训练,又是以提高学生形体表现力为目的的形体礼仪训练,是培养良好身体姿态(站姿、坐姿、走姿等)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田径运动是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体能训练(又称身体素质训练)一般分为: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专项能力训练。在当前日益商业化与竞争激烈化的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且合理有效的身体机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二、体能训练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