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胖,重要的是,他给我们带来了“哇”声一片!  相似文献   

2.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一位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①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属于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②契诃夫来自下层社会,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始终坚持民主主义立场,揭露、嘲讽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文着重研究和探讨契诃夫短篇小说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一、创作的基调——哀伤和苦恼19世纪80年代,民主党人炸死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相似文献   

3.
罗杰·罗尔斯是美国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读小学时的一位校长。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他是一位无限深邃而豁达的伟大思想家、战略家。他非常真诚坦率,谈起话来气势磅礴。——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并不变得更好也不变得更坏,而是▲他作为革命领袖,对于中国的前途如同列宁对苏联所具有的类似历史意义。——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赫尔穆特·施密特▲他用简单的形式,表现生动而深刻的革命题材,是国内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也是世世代代的人都能够理解的。——法国前总理富尔▲…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令人瞩目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他带领受肤色歧视的黑人展开民权运动,并发表了至今仍然被传颂为经典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然而,他的演讲虽然激动人心,却仍然没能成为全民的偶像,而是成了部分白人的眼中钉,最后,他带着他的梦想遗感离去。  相似文献   

6.
师徒同桌     
上学期安排座位时,一个从安徽来的“外地小子”——钱黎杰被安排到了我旁边。我们成了师徒,我是师傅,他是徒弟。上学期他还挺听我话的,可当这学期我们又坐在一起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都说“新学年新气象”,这不,才刚开学,同学们便从各种小道消息中得出一个结论——这学期,我们要换数学老师! 第一堂数学课,我们坐得端端正正,探头探脑地向门口望去.一位个子不高的男老师昂首挺胸,迈着大步走进了教室.他把手中的书往桌子上一放,拉开椅子,先不慌不忙地坐下,然后抬起头,扫视了一下全班,咧着嘴巴,笑嘻嘻地说:“我叫徐向明——你们可以叫我徐老师——”  相似文献   

8.
自幼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问一位刚从森林中归来的朋友:你看到了什么?那位朋友沮丧地说:一切如常,实在没有什么是好看的。海伦听后委实为这位朋友难过——美丽的森林中该蕴藏有多少可供我们心灵宴享的美餐啊,可是这位耳聪目明的朋友居然“饿”着自己空手而归!——眼睛也会“失职”。何止是失职,有时候,眼睛带着可怕的偏见,将我们诱入无比痛苦的深渊。有一个白人,视黑人如仇寇。当他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如果营业员是黑人,他就执意将钱币放在柜台上面,再让营业员从柜台上把钱拿走——他绝不让自己接触黑人那“肮脏”的手!后来,他失明了。在一…  相似文献   

9.
“老板”不是老板,是我们的班主任,一位极富幽默感的语文老师。那天,他第一次站到我们教室的讲台前,是这样自我介绍的:“十分荣幸,这学期,在下一人掠取了你们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两只饭碗!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姓鲍,单名一个施字,鲍——施。”“鲍——施,boss(老板)!”一个冒失的同学学舌道。大家哄堂大笑,一阵喧哗。“鲍——施,这不是英语‘老板’的音译吗?”“唉,对!他还真像个老板呢!瞧那‘老板肚’!”……从此,“老板”这个称号便流传开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上学期,湖南省邵阳市二中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及新课程改革阶段成果展评。笔者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课。整堂课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在此不再赘述;单说该教师上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他设置的探究题——"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无独有偶,在市级公开课上,有老师也选择了这个探究题:"探究‘人生如梦,一尊  相似文献   

11.
朋友对我讲过,他的一位老师很有意思,常常能就一个话题说出两个不同的答案。比如,他对学习棒的学生说:“这一学期你考了第一,没什么了不起,下个学期你不一定还是第一;即使你下学期仍然考了第一,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魔法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褚老师,具有无穷的魔法:他能使我们笑,他能使我们哭笑不得,他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能把全班同学牢牢地吸在他的身边。我们都称他为“魔法”老师。褚老师的魔法之一:常常逗我们笑,叫你笑破肚皮。有一次上课,老师一本正经地问我们:“要是有人在一双眼睛里各插一把刀,那会怎么样?”“那会瞎呗。“”傻瓜才会这么做。”“太残忍啦。”……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可你们就在我的眼睛里插了两把刀。”我们听了,都感到莫·名·其·妙·:老师的眼睛不是好好的吗?褚老师又神·情··庄重·地对我们说:“昨天有同学在写‘老师的…  相似文献   

13.
真诚的忽略     
沈建新 《河南教育》2005,(12):45-45
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小黑点。”“不,不能这样!”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这首先应该是一张白纸!”……几十年后,其中的一位学生——如今是联合国秘书长的科菲·安南依然清晰地记得老师所说的那句极其简单的话,并为之感动。是啊!有时,我们的眼睛对事物的观察也会有失公允——明明面对一张白纸,我们却只看到了它万分之一的瑕疵。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张真在这次数学考试中不及格,语文老师也总是说他长着个榆木脑袋,全班体育不达标的又只是他一…  相似文献   

14.
亨德森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索尔·贝娄塑造的人物形象,他被称为是“具有优秀品质的荒谬的探索者”,在索尔·贝娄的“流浪汉”形象系列中,他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他以自愿流浪者的身份、骑士式使命和“优秀品质的荒谬探索者”这些特点使我们联系到了另一部西方文学经典——《堂吉诃德》中给我们塑造的经典人物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孩子,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泥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一位化学老师了解到他这个缺点后,认为正好适合做化学实验,因为做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他好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舞台,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还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奥托·瓦拉赫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材,就是因为很好地利用了他的缺点。对人,我们往往只知用其所长,孰不知用人所短更需要讲究用人的…  相似文献   

16.
黄国富 《红领巾》2011,(12):36-37
经过一个漫长而又酷热的暑假,我们终于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9月1日,我们开学啦!分别了一个暑期的伙伴又相聚在一起,谈论着假期里的趣事。曾经互不相让的对手也找回了状态,准备在这个学期里暗暗再较量一番。班上又添了一位新同学,不知他实力是否雄厚、力量是否强大……  相似文献   

17.
1.一位面试官拒绝了一个年轻人的请求,因为他的嗓音不符合广播员的要求。面试官还告诉那个年轻人,由于他那令人生厌的长名字,他永远也不可能成名。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印度电影界的“千年影帝”阿穆布·巴克强。2.1944年,“名人录”模特公司的主管埃米琳·斯尼沃利告诉一个梦想成为模特的女孩——诺马·简·贝克说:“你最好去找一个秘书的工作,或者干脆早点嫁人算了。”这个女孩后来的艺名叫做玛丽莲·梦露。3.1954年,“乡村大剧院”旗下一名歌手首次演出之后就被开除了,老板吉米·丹尼对那名歌手说:“小子,你哪儿也别去了,回家开卡车去吧。…  相似文献   

18.
自幼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问一位刚从森林中归来的朋友:你看到了什么?那位朋友沮丧地说:一切如常,实在没有什么是好看的。海伦听后委实为这位朋友难过——美丽的森林中该蕴藏有多少可供我们心灵宴享的美餐啊,可是这位耳聪目明的朋友居然“饿”着自己空手而归!——眼睛也会“失职”。何止是失职,有时候,眼睛带着可怕的偏见,将我们诱入无比痛苦的深渊。有一个白人,视黑人如仇寇。当他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如果营业员是黑人,他就执意将钱币放在柜台上面,再让营业员从柜台上把钱拿走——他绝不让自己接触黑人那“肮脏”的手!后来,…  相似文献   

19.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那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嘻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  相似文献   

20.
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0)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以《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而著名。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母亲是一个农妇。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喜欢绘画。他的父亲把他送到佛罗伦萨学绘画,从师于安德里亚·罗奇。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没有教他如何创作绘画作品。他只是要达·芬奇画鸡蛋。达·芬奇画了几天鸡蛋后,有点不耐烦了。他对老师说:“你为什么不教我新东西呢?”老师回答道:“别以为画鸡蛋是件简单的事情哦。”达·芬奇说:“每天画鸡蛋真是很枯燥啊!”老师回答道:“你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