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镱锂  吴雪  祁威  李士成  摆万奇 《资源科学》2015,37(7):1455-1464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分布为主、保护类型多样为特点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体系;4经过50余年的生态建设,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濒危物种西藏马鹿被重新发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及典型保护区内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建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多样性大数据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也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将包括基于宏观与微观生物生态数据协同整合的大数据库和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模型模拟运算库,支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源数据整合和共享的标准以及数据集成应用的方法,实现古生物化石数据与遗传组学数据、生理与性状数据、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跨学科数据融合,与地理、气象、遥感、环境、国民经济等跨领域数据整合,形成完整的共享数据集或栅格化图集。利用分析模型和可视化技术实现对多源生物多样性数据集的挖掘和利用,构建开放开源的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处理利用的通用接口,建立一个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为核心的包括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高效分析和可用易用的综合大数据系统,面向政府部门提供标准化、可视化服务,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支撑我国生物多样性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科学发现和产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期生态学监测和研究揭示了北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维持机制,阐明了干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凝练出神农架自然遗产的全球突出价值,构建的"廊道-踏脚石-关键栖息地"保护体系提升了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提出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体系及应用模式。长期生态学研究为我国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丧失、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高寒草地退化和家畜超载放牧等一系列生态保护问题,基于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理论创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技术研发,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落地实施,形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民生改善的科技支撑新范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方案,为全球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状况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保障生态安全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青藏高原物种丰富但受威胁物种多。近15年来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系统格局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整体趋好,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均得以提升,生态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对提升生态屏障功能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受气候暖湿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仍然面临退化草地面积大,以及冻土面积萎缩、沼泽湿地减少、部分生物栖息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局部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风险。为了进一步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建议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建立以国家公园群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加快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6.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之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生产力的区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在持续地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控制污染、蓄洪防涝、抗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和栖息地,它还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在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Nature生物多样性Nature封面:红嘴牛椋鸟和斑马。Nature杂志第765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专题。探讨了促使多样化生命得以出现的过程以及生物多样性被加速削弱的趋势;探索了可以缓解生物多样性下降、保护生态系统的方法,以及这类保护措施能带来的许多益处。有观点认为,考虑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比简单地记录物种更为实用。此外,还探讨了土地使用权问题和分类混乱对生态保护的危害,多样性如何推动生态系统运作,以及如何通过相对少量地增加保护区面积就能获得超出比例的多样性收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现状 草原作为陆地覆盖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快速发展,在生物多样性志书编研、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威胁因素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生物多样性科学方面的理论性突破仍较少。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建议:(1)加强生物多样性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及可持续利用的结合;(2)加强新技术与新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3)加强与扩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26)
通过分析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特征,明晰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限制性因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以改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生境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为目标,分区管理重点推进,通过林草修复维护原始生境,通过环境提升改善环境基底,通过河流生态修复恢复水生生境,通过加强科研宣教强化公众意识,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本底、稳定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本文基于产业演化及创业合成相关理论,从新兴产业创业合成的宏观、中观、微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切入,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确立了由宏观经济、市场规模、行政制度、科技金融、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人力资本、资金资本、资源整合9个维度共23个指标构成的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评价体系。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评价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产业集聚区规模、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市场成长性等二级评价指标权重较高。依据各指标的重要性为政府提升新兴产业创业合成能力及新兴产业内企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普罗米修斯》2012,30(2):359-367
Export of manufactured goods will play a large role in the economic future of Australia, and manufacturing will be closely linked (in markets and investment) with the Pacific rim countries.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recognising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cultural outlook, technological credibil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and skill development at all levels.  相似文献   

19.
20.
王静 《科教文汇》2011,(23):10-10,14
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把真诚的爱投入到教育当中,把爱的甘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才能得到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