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作为一种阅读结果的"情感体验"是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心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形成.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语文阅读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去体验,没有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参与,语文的阅读教育也就犹如"鸡肋"。学生只有去体验阅读,深入文本中,才能与作品中的角色、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交汇,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教学新理念。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都是文质兼美的,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如果学生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师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教学就  相似文献   

5.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6.
体验,是语文阅读的本原追求,体验阅读重在多角度、多方位引导学生体悟,我们按"整个阅读过程,无论是课堂流程还是学生思维流程及课堂"对话",都始终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纽带,阅读过程更具自主性、情感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7.
正在语文教学的核心板块"阅读与写作",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基础知识、体验文字情感,在写作中实现准确、流畅的自我表达。一、立足阅读,夯实学生的基础阅读是学生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通常具有以下含义:1、个性阅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教师的阅读分析去代替;2、个性化阅读必须凭借文本,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3、个性化阅读要体验,更要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体验是一个过程,是主体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即是:引导学生亲历阅读的过程,感受、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艺术。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验,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突出体现,体验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剖析了阅读过程应注重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要求教师优化阅读活动策略,培养学生阅读情感体验,发展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是学生阅读的指导者,不能直接以教师的解读凌驾于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实践之上,干涉学生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3.
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对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情境展现,聚焦体验,感悟情感"等方面来引领学生展开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高中生有一定认知能力,思维也特别活跃,对待阅读有个性化认知。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从创设教学情境开始,进行有效引导,启动学生思维引擎,采用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思维,并从情感体验中获得个性感知,形成阅读经验。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只有当学生的阅读个性化了,才会有"有个性"的语文课堂。一.在自主中寻找个性课堂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激发  相似文献   

17.
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情智生态平衡,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阅读教学即为"绿色阅读"。"绿色阅读"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享受到体验的愉悦,探索的魅力,对话的激情,生命的活力,生活的乐趣……使其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学生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亮丽的人生之路。一、在阅读中享受体验的愉悦小学生阅读的文本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是凸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作者从以趣味性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以生活性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以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