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客观存在的不甚乐观的心理健康状况.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中职学校及教师应当认真分析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人格培育,促进其知识、技能、良好身心素质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面对客观存在的不甚乐观的心理健康状况,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中职学校及教师应当认真分析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人格培育,促进其知识、技能、良好身心素质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佐狄 《亚太教育》2020,(4):144-144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中职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高质量的中职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对于专业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的结合教育时,要坚持做到认知中职生群体心理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还上不完全成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很容易意气用事,加之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因此,中职生很容易冲撞法律地线。中职学生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完善,而法律意识淡薄则需要学校给予补充。针对当前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几点完善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职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具体的学习中学生是否可以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因此在该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中职生此时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比较容易出现生理和心理变化,教师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视,心理健康教学的必要性由此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他们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能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中职生进行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我国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对中职生的必要性,探讨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思想偏差的原因和教育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职生思想偏差的原因1.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造成他们思想偏差的内因。中职生正处在青春萌动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化的阶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这一时期,他们的成人感确立,独立性增强,自尊心强烈,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意识还在不断发展中,因而导致了心理和行为的各种偏差。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本身的身心健康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试想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如何教的出一个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9.
任立海 《考试周刊》2010,(54):248-249
中职生厌学已严重影响到中职生的培养质量和中职学校的生存发展,导致中职生厌学的原因包括学生自身、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本文提出,采取激发学习动机、进行激励和挫折教育、创立良好的教育平台、优化育人环境等对策可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  相似文献   

10.
康永君 《教育革新》2009,(12):75-75
一、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1.中职生所处人生阶段的特殊性。首先。中职生处于第二个生长高峰,生理由发育走向成熟。生理的剧变,带来心理的激荡.心理发育与生理成熟不同步。生理上的成熟与相对滞后的心理发展水平,使他们很难正确地面对思想、学习、情感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加上大多数学生不懂得采取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保健的方法来化解不良情绪,消除痛苦,维持心理平衡,致使不良心理反应进一步恶化.导致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的严重后果。其次。中职生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肖军华 《现代教育》2012,(Z1):152-153
受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职生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良心理现象日增,易引发心理危机,影响其健康发展。本文着重描述了五种不良人际交往心理及其特征,同时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从抓好常规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循序渐进地落实到行动中、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职生人际交往危机的防范与指导,特别是结合我校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师德教育、"百名教师访千家"等活动介绍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面对中职生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状况,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应当认真分析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人格培育,促进其知识、技能、良好身心素质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廖石美 《考试周刊》2014,(32):178-179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中职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心理状况。分析得出中职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心理具有多因素性;中职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表现为喜欢学习和不喜欢学习的基本各占一半;面对就业,中职学生表现为信心不足;就业意向具有多向性和就业待遇抱高期望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而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的学习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也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教师更应关注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赵晶  于敏章 《教师》2020,(5):94-95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心理孤儿"问题在这一群体中较为普遍。文章从武汉市旅游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表现着手,从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探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消弭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一方面需要增进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实现",发挥学生特长,围绕班级荣誉凝聚学生向心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新在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同时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而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还是减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已成为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不良学生的聚集地,也成为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区。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是中职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本研究结合当前中职生心理支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家庭支持、优化学校支持、健全政府支持三方面探讨中职生良好支持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期为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健康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生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加之处于生理、心理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致使他们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如何疏导,找到恰当途径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学校教育对中职生心理问题的疏导途径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可采取"面"、"线"、"点"相结合的教育技术,即把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同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和个别学生的疏导结合起来,由面到线、到点,多手段、多平台、多种措施全方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雷晓莉 《教师》2020,(7):72-72
在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阳光品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技兼修的新时代“少年工匠”。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一直是中职生学习和教师教授的难点.从近年的教学和多方面的交流来看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数学科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显然缺乏吸引力,形式化的数学无法激发数学基础本就薄弱的中职生,教学难度可想而知;其二,在初中时,中职生就曾经不太受教师关注,导致了中职生从心理上不太接受教师,从而也不太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以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交流、沟通和改良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造就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三,面对中职生数学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要尊崇《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实验标准》,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动手尝试数学,即自主探究,其次是关注教学难度、切记拔高和降低,最后还要注意教学方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在中职生身上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