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备战2007年世界蹼泳锦标赛的四名优秀蹼泳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赛前六周测试四名参赛的蹼泳女运动员的Hb、RBC、WBC、CK、BUN以及T值,探讨赛前集训对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初步确定蹼泳运动训练的部分敏感生化指标。研究发现,RBC、Hb与CK可以作为蹼泳运动训练机能测试比较敏感的指标,建议结合训练监控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2.
第16届世界蹼泳锦标赛于2011年8月3日在匈牙利霍德梅泽瓦市落下帷幕。来自32个国家的256名运动员对30个项目展开激烈角逐,中国蹼泳队派出9名女运动员和5名男运动员参加了24个单蹼项目中的22个项目(女子全部12个项目,男子10个项目),共夺得10金、4银,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继续保持在该项目上的领先地位。一、中国蹼泳队取得佳绩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蹼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因此,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心理调整在蹼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浙江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全运会重要比赛赛前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为浙江省青年排球运动员的培养及优异成绩的延续,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跟踪监测浙江青年男子排球10名主要轮换运动员的生化指标,应用IBM SPSS 20.0软件对备战资格赛、资格赛前、资格赛复赛前和全运会决赛前四次生化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准备期运动员血红蛋白(Hb)值显著大于资格赛赛前和决赛赛前;②决赛前运动员的睾酮(T)值显著大于资格赛前;③肌酸激酶(CK)的最高值出现在资格赛复赛前,并显著大于决赛前。结论:①Hb、T、CK、BUN等生化指标可真实反映浙江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在重要比赛前的身体机能状况。运动员的关键生化指标状态可作为最终比赛结果的影响因素之一。②初步建立了浙江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取得历史最佳成绩的赛前Hb、T、CK、BUN值。可为浙江青年男排运动员训练及比赛过程中的机能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身体机能监控在马拉松运动员赛前训练中的作用,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提高比赛成绩,对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韩刚及其3名陪练在备战2007年北京国际马拉松的赛前3个月训练中进行了全程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通过测定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等生化指标,找出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合理的安排了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使运动员的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结果显示:通过身体机能的监控和合理的训练安排,韩刚等几名运动员在2007年北京马拉松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韩刚以2:8:56的成绩获得国际第三名,打破全国纪录,达到奥运会A标,创个人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从运动心理学方面对我国优秀青年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进行研究,通过与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比较,发现青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在心理运动能力方面无显性差异,认为青年运动员心理运动能力的高水平发展与较早接受专项运动训练密切相关,运动员赛前心境状况较差且不稳定,女运动员表现更为突出,建议在青年蹼泳运动员选材时,要注意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疗法引入到调理心理应激的治疗中,初步探讨推拿和艾灸调理运动员赛前应激的作用与机理.方法:自愿参加本实验的上海体育学院散打队运动员15人,分别在2007-2008年全国散打锦标赛赛前4天以及2007-2008年冬训期间进行比赛前心理应激相关量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心理应激相关激素或神经递质,运动机能相关指标的测试.其中,2008年赛前15天每天训练结束后对运动员进行推拿加艾灸的中医干预;结果:心里应激量表:2008年赛前与冬训期间相比,运动员焦虑缓解和自信心方面分剐存在显著和高度显著差异,与2007年赛前相比,运动员状态自信心方面高于2007年,2007年、2008年赛前心境状态的TMD得分与冬训期间相比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视觉事件相关电位(ERP):2007年赛前与冬训期间相比,P300振幅比冬训期间大幅度下降,2008年P300振幅与2007年赛前相比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冬训时期的振幅.在潜伏期方面,2008年赛前P300潜佚期和冬训期间在CP6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2007年赛前相比在Pz、Cz、CP6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2008年赛前运动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精氨酸升压素(AVP)水平与2007年赛前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神经肽Y(NPY)无差异.运动机能相关指标:2008年赛前运动员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与2007年赛前相比有所下降,但血红蛋白值有所上升,血尿素的含量比2007年赛前高,睾酮皮质醇(T/C)比值降低.结论:推拿加艾灸可使散打运动员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变短,振幅变大,对提高运动员赛前自信心和赛前应激状态有一定作用;推拿加艾灸可以使运动员ACTH和AVP水平上升,但对NPY影响不大,说明推拿加艾灸的干预方式对赛前运动员与应激有关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指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推拿加艾灸对赛前运动员运动机能相关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国家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及机能评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测定了在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国家游泳队12名男子运动员、14名女子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赛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各部分机能指标随运动强度呈现不同的阶段变化,赛前1周基本调整至较好状态,提示备战2002年亚运会赛前集训的训练安排基本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国家女子马拉松队7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在备战柏林世界锦标赛期间平原准备阶段、高原训练阶段和赛前平原准备阶段的血液指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肌酸激酶、血尿素)和机能指标(血压、晨脉)进行监控。总结在备战柏林世锦赛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模式。研究发现,高原训练期间要有节奏地安排训练负荷,不同训练负荷性质的内容要穿插进行,尤其是在高原训练的强化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应当增加训练监控的密度,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同时赛前高原训练阶段、赛前平原训练阶段大负荷强度的训练,必须建立在雄厚的有氧代谢能力基础上,否则运动员很难完成持续性的高强度的训练负荷。  相似文献   

10.
赵鹏 《体育科研》2013,(5):67-71
目的:对国家男子举重队重点队员在2012中国举重锦标赛(奥运选拔赛)和奥运备战赛前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总结现有的赛前训练的模式,为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反应、修订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负荷、保证运动员在大赛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男子举重队2012年奥运选拔赛和备战奥运的赛前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国家队5个重点级别,6名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结果:奥运选拔赛前的训练模式为赛前第2周训练强度和负荷达到最大,之后训练强度和量缓慢降低。奥运备战赛前的训练模式是大强度大负荷周与小强度小负荷周交替出现,总体呈下降趋势。选拔赛的赛前模式优于奥运备战的赛前训练模式。结论:两次赛前训练结果比较发现,锦标赛赛前训练模式优于奥运备战赛前训练;训练强度起始较大随后缓慢下降,整体训练负荷较稳定的训练可以保持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的生理机能的稳定,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增强竞技状态;强度中等、训练负荷较大且整体训练量呈波动趋势的训练易于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不适,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导致赛前竞技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丰永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2):101-102,108
为了充分的了解花样游泳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状况,本文运用部分生化指标对其身体机能进行了监控。监控结果发现,赛前不同的阶段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随着运动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赛前1周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调整到较好的状态,为参加2007年全国冠军联赛作好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检测方法,对国家艺术体操10名一线运动员在第25、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14届亚运会前的大运动量集训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睾酮值偏低,提示,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大赛前要加强营养科学膳食;大运动量训练后心率、血压,血尿素、血睾酮、尿蛋白等变化幅度不大,说明运动员尚有一定的负荷潜力。  相似文献   

13.
山东女举备战九运会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女举全运会前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认为适宜的指标完全可以反映评价训练过程,并可以反馈给教练员用于指导训练;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应用适当的营养荆来保证运动员以最佳的状态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某些运动生理、生化指标观察少年男篮运动员经过一个月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探索评定篮球训练对少年男篮运动员在无氧、有氧代谢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法为基础,采用实验监测、心理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中俄散打对抗赛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阶段的身体机能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散打运动员在赛前集训的不同阶段,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免疫细胞等生化指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身体机能状况及疲劳程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这些指标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变化特征来评定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东散打队赛前实战训练的负荷强度进行了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散打运动员实战前后心率值、血乳酸值的变化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该训练过程的负荷强度,可用于评价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同时提示,广东散打队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有待加强,速耐素质的训练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多课次"训练方法,应用于赛艇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通过查阅有关"多课次"训练的研究资料,结合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将赛艇运动员的机能指标与"多课次"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前后的生化指标数据分析,对运动员生化代谢、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为赛艇训练提供理论支撑,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散打队多哈亚运会赛前身体机能监测与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心理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散打队在多哈亚运会赛前不同训练阶段的身体机能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在赛前集训的不同阶段,散打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免疫细胞等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其身体机能状况及疲劳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可通过这些指标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变化特征用来评定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19.
Adverse effects of energy restriction on myogenic enzymes in judois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weight reduction by restricting energy intake on muscle function an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myogenic enzymes in judoists. Twenty-seven male judoists aged 19.3 +/- 0.6 years (mean +/- 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the extent of body weight reduction: high weight reduction (height 1.70 +/- 0.05 m, body mass 78.5 +/- 13.6 kg), low weight reduction (height 1.70 +/- 0.05 m, body mass 80.7 +/- 13.1 kg) and a group that maintained body weight while continuing to perform exercise training (height 1.78 +/- 0.07 m, body mass 78.7 +/- 8.8 kg). Body composition, blood biochemistry, energy intake and anaerobic power were assessed on four occasions: 20 days (baseline data), 4 days and 1 day before and 7 days after competition. Compared with baseline, body mass and fat-free mas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1 day before competition in the high and low weight reduction groups (both P < 0.01); these changes persisted for 7 days after competition in the high weight reduction group. Serum creatine kinase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1 day before competition in all groups (all P < 0.05), and remained higher 7 days after competition in both the high and low weight reduction groups. Compared with baseline, maximal anaerobic pow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1 day before competition only in the high weight reduction group (P < 0.01).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nergy restriction in addition to intense exercise training before major competition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anaerobic power and elevates serum creatine kinase concentration, leading to an impairment of muscular function and an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of muscle tissue to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