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总成绩、各单项成绩、得分情况及技术等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总成绩的差距在1 000分之上;各单项成绩、得分及技术等级均存在不同的差距,表现出各单项发展的不均衡性,其中跳跃类项目差距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全运会”和“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总分与七个子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优势项目较“奥运会”少二项,劣势子项多二项,主要体现在径赛项目上,且“全运会”选手各单项水平发展参差不齐。从而得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应加大劣势项径赛项目的科学训练力度,注重七个子项均衡发展的结论。企望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参考文献①中出现的数据计算错误作了纠正,并更正了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总分影响的项目关联序列。同时,建立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项目关联序列和我国选手与外国选手差距的成绩差序列及分值差序列。用比值方法找出了七个单项之间的分值大小关系(称项目分值序列),论证了“各单项成绩同总分的关联度与各单项成绩在全能中得分的多少不是一回事”。并用对策论的思想找到了我国与外国优秀选手存在真正差距的项目序列。  相似文献   

4.
田径女子七项全能子项目对总成绩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理想点法,对中外优秀田径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总分与各单项得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中外选手各项平均得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七项全能各子项对总成绩的贡献程度存在大小不一的情况.同时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训练中的地位排序,指出了中外选手在七项全能训练中存在的差距,意在为科学安排、控制训练以及尽快提高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0-2004年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90-2004年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成绩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在运动成绩结构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本质区别,总体结构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各单项成绩及整体水平方面,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世界优秀运动员表现得更加全能。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十项全能是田径运动的综合性项目,运动员的总分是由各单项成绩的得分总和决定的。为了使评分方法更加合理,1984年国际田联通过了新的评分表,并于1985年4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评分表实施已来有哪些特点?它对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有哪些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级别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分别用新旧评分表进行换算和比较,探讨采用新评分表后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如何按新表来调整今后的训练重点,供广大教练员训练参考。二、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收集到十项全能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其中包括: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优秀运动员8名(8000分以上),国内健将级运动员8名(7000他以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外女子七项全能1990-2007年运动成绩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七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与世界选手相比无论是在总成绩上还是在单项成绩上均低于世界选手.投掷类项目是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主要项目,运动员在发展速度和跳跃项目的 同时,要把投掷类顷目训练作为攻关项目来抓,使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在跑、跳、投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及第12届全运会女子全能前八名运动员各项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800m、200m、100m栏、跳高、跳远等项目成绩对其全能成绩总分贡献程度很大;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各项目与全能成绩总分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速度类项目>跳跃类项目>投掷类项目;世界优秀女子全能运动员速度类200m和100m栏,铅球与跳高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00m和800m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目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我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各个单项和整体实力与世界水平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9.
影响沈盛妃七项全能成绩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沈盛妃1997-2003参加国内外七项全能比赛成绩的追踪调查与数据统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对比法,对七项全能总分与各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沈盛妃全能总分成绩因素主要以速度为主的跑跳类项目和与世界女子优秀全能选手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强 《体育与科学》2002,23(6):38-4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成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主要以全运动为中心,在近15年间经历过了发展、提高和滑坡阶段后,当前又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在运动成绩结构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不存在本质区别,总体结构趋势基本一致,但在各单项成绩及整体水平方面,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世界优秀运动员与中国运动员相比,表现出相对全能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当今女子七项全能的总成绩和各单项成绩,通过对女子优秀全能运动员表现特征和影响女子全能发展的各因素进行阐述,旨在发现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及训练规律;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得分情况进行多层次的关联分析,揭示世界运动员总成绩与速度类、跳跃类、投掷类、耐力类项目之间各分类之间以及总成绩与各构成单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寻求其存在不足,同时也为我国七项全能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女子七项全能(前8名)的总分与2004年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8名)的总分进行差异性检验,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的总分与2004年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共32名优秀运动员的总分进行差异性检验,揭示我国运动员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81年欧洲杯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比赛于8月29日至30日在英国伯明翰市阿列克桑德体育场举行。除了英国的世界水平选手、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冠军汤姆逊之外,几乎所有的欧洲最佳全能运动员都参加了这一重大比赛。许多国家的男队取得了新的进步,获总分前六名的队是:西德(24363分)、东德(24190分)、波兰(22280分)、苏联(22249分)、保加利亚(21855分)、瑞士(20697分)。女子七项全能的比赛,东德选手以18682分的成绩证明了她们作为种子队的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20,(2):151-157
目的将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各项成绩进行比较,并提出单项优先发展顺序。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并结合"双子模型"理论。结果和结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倒退严重呈震荡下滑趋势,成绩已远远落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中外优秀全能运动员的项群成绩结构一致,但我国运动员各项群得分均低于国外运动员,其中跳跃类项群差距最大;我国运动员仍处于突破速度项群阶段,世界优秀运动员已转变为突破爆发力阶段;单项成绩上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距在跳高、跳远、200m项目上。"双子模型"视角下,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优先发展项目是:100m栏、200m;国外女子七项全能优先发展项目是:跳远、标枪。  相似文献   

15.
对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发展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五项全能发展到七项全能时间并不算长,但近年来却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自1981年苏联运动员维诺格拉多娃创造了6212分世界纪录以后,超过6000分的运动员越来越多,对于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来说,7000分大关几乎是不可征服的高峰,但美国运动员杰西——乔伊纳在第24届奥运会上终于以7291分的成绩改写了这个项目的新纪录,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个突破7000分大关的运动员。我国女子  相似文献   

16.
刘颖,1965年10月生,身高1.73米,体重72公斤,1983年9月进入我院体育系学习。为迎接1985年全国体院田径比赛,从1984年3月开始集训。经过一年多的教学与训练,各项成绩和身体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在1985年全国体院比赛中,以4507分的成绩,名列七项全能第五名;同年11月,在上海市田径冠军赛上以4664分的成绩获得七项全能第一名,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几年来,跳马项目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其他体操项目的技术水平比较起来,还是比较落后的.从十五届世界锦标赛我国女子六名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名次来看,女子跳马是我国女子队最落后的一个项目(如表一).从团体总分前六名的跳马成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六名女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名次绩来看,我国女队是在第六名从一九六三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各项平均分数来看,亦是最落后的一个项目(如表二).虽然男子跳马  相似文献   

18.
首次以2017年“位移分”蹦床新规则出台后蹦床项目各分项成绩与总成绩的关系为研究视角,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蹦床比赛男、女团体决赛中无明显重大失误的男女运动员比赛成绩作为研究对象,对男女运动员技术分、位移分、难度分、高度分与总分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了计算。研究发现,男运动员在难度分、高度分和总分成绩上显著高于女运动员,而完成分和位移分无显著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高度分对总成绩的影响最大,难度分最小,而完成分和位移分的排序则显示出性别差异。这些分项成绩对总成绩的影响大小及性别差异性,揭示了不同分项成绩得分在整体动作评价及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为蹦床项目运动员的针对性训练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速度是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身体训练,是女子七项全能的训练基础。近几年来女子全能运动水平出现了新的突破,今年六月在郑州举行的女子田径预选赛上,董玉平、吴频、马苗兰、杨奇芬均破朱玉清保持的5611分的女子七项全能亚洲纪录。八月初,国家队七项运动员董玉平,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以6036分成绩再破女子全能亚洲纪录。九月初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原女子七项全能亚洲纪录保持者朱玉清,以6211分的优异成绩获该项第八名,并将亚洲女子全能新纪录又提高175分,为女子全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开创了  相似文献   

20.
不同级别七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因素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429名不同级别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基本规律,并运用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制定了单项发展水平评价模式和各单项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模式,供七项全能运动员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