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我在超市买了一盒“魔力豆”。它的盒子有水杯那么大,里面装着木屑土。盖子是半圆形的。用的时候把盖子打开,翻过来,作为底座,放在窗台上。“魔力豆”像一颗大蚕豆,咖啡色的皮上刻着“幸运”两个字。我把种子埋在盒子的土里,每天放学以后,都要去看看它,再给它浇点水。一个星期过去了,“魔力豆”终于发芽了。白里透绿的“芽”是向土里长着的,原来这就是“魔力豆”的根。又过了几天,种子裂开了,长出两片嫩绿的小叶子。小叶子是半圆形的。被芽顶开的皮孤单地躺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芽一天一天地长大,最后,化为碎末融入土壤中。后来,两片小叶…  相似文献   

2.
    
圆、线段和点是好朋友。一天它们三个去戏院看戏。戏快看完的时候,圆对线段和点说:“你们知道舞台上演员的动作为什么那么优美吗?不就是因为他们在舞台上转的是圆圈吗?圆难道不是最完美的图形吗?”点听了,说:“不错呀,你是很完美。那我和线段怎样呢?”圆瞧了瞧点和线段说:“你们呀,一个高高瘦瘦,一个矮矮小小,哪有我圆这么美丽。”它们边说边走出了戏院。这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疾驰而来,一不小心“咚”的一声把圆撞了出去。圆咕噜咕噜滚了好远,线段赶紧伸出手去一把将圆拉了回来。圆站了起来,不但没哭,反而嘿嘿笑了起来。线段以为圆被撞傻了…  相似文献   

3.
长字的叶子     
2006年9月3日星期日晴半个月前,我和妈妈在国商大厦(shà)买了一颗魔豆,那颗魔豆的一边写着“老鼠爱”三个字,另一边写着“大米”,我可高兴了!回到家,我马上给魔豆浇水施(shī)肥,把它放在有阳光的阳台上。我每天都要去看看它,过了七八天,我发现小魔豆开始饱涨(zhàn)得裂(liè)开了。我继续给它浇水施肥,不久,它裂开的豆瓣(bàn)里冒出了嫩(nèn)芽。过了几天,嫩芽长成了两片肥肥的叶子,上面写的“老鼠爱大米”几个字也随着魔豆的生长慢慢变大了,好有趣呀!我问妈妈:“它长出来的新叶子上还会有‘老鼠爱大米’这样的字吗?”妈妈说:“我想不…  相似文献   

4.
李舍 《师道》2006,(4):57-57
上六年级的儿子,开始学圆了。他拿着我新买回来的圆规,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圆,惊喜地说:“我说我画的圆老是不圆,原来有这么好的画圆工具,妈妈为什么不早点买给我呀!”我笑了笑,继续织着毛衣,脑子里一时想起了很多很多。是啊!盲目地画,谁又能画好自已的人生之圆呢?儿子拿着数学课本,按照书上的提示,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然后打开再对折,如此反复数次,再展开。折痕在圆上面相交成了一个点,然后,儿子又拿起笔把中心的这个点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相联,并告诉我这个“点”叫圆心,连起来的线段叫做半径。看着儿子天真的脸上写满了兴奋,我抚了抚他的头问…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7页的课题是:“圆的面积”。我认为此课题提法欠妥,应改为:“圆面的面积”。众所周知,“圆”的定义是:在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而运动一周的轨迹叫做圆周,简称圆。从集合角度又可定义为;在  相似文献   

6.
当我立足于三尺讲台的时候,我可以大胆的尝试,种希望的“豆”,然后辛勤的耕耘,充满信心地期待“瓜”的收获。教育的艺术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敏的思维,让教育的“收获”名副其实。当我带着这样的信念开始耕耘时,我感慨于我的意外收获,从而感谢学生们,因为我看到了“瓜”的希望。一则联想集团的招聘广告变成我脑中的一颗“豆”,孩子对当今社会的竞争气味的敏感度不亚于我们成年人,下岗、失业同样是他们关心的话题。我利用了孩子的这种关注加上我的“豆”,从“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出发,为我的“试…  相似文献   

7.
与树共谈     
我静静地站在一棵伤痕累累的枯树旁,默默地听它倾诉自己多灾多难的一生。一 “一群无知的孩子,从我身上折下了枝条,在我脚下点起了熊熊大火,烧得我好难受。到那时,我方知‘煮豆持作羹’是何等痛苦。他们还从我身上折下坚实的树杈,用来做弹弓,弹丸打得我好痛,把鸟儿也赶走了,我好寂寞呀!”说着,树抽噎起来。我叹了口气,说:“孩子们还小,不懂事,你应多包涵……”  相似文献   

8.
地球     
地理课上老师问:“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一学生回答说:“是圆的。”老师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它是圆的呢?”学生说:“算了,是方的好了,我才不想与你争论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呢!”地球@任万良~~  相似文献   

9.
物以类聚     
高兴 《小学生》2007,(4):21-23
星期天的晚上,顿顿猫和斯坦鼠来找西西豆一起看动画片。西西豆说:“明天要上学了,我得先整理好书包,不然会乱套的。”斯坦鼠一脸的不耐烦:“有什么好整理的,塞进去不就行了吗?”顿顿猫帮西西豆拿过来书包,打开看了一眼。“好家伙,你的书包里‘房间’真不少啊,这么多  相似文献   

10.
最近 ,我校举行申报“省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汇报教学示范课 ,我组青年教师对全校教师上了一堂“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教改示范公开课 ,现实录如下 .教师 :我们以前学习过圆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的定义 .学生 1 :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教师 :我们是怎么画圆的呢 ?同学们画画看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块硬纸板 ,并发给每一位学生两颗图钉及一根定长绳子 .)学生 :(动手画圆 .)教师 :“圆是动点P到定点O的距离为常数的点的轨迹”说成“圆是动点P到定点O的来回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行不行 ?学生 :(齐声地 )…  相似文献   

11.
一个故事     
阿公阿婆自成亲时,就始终住在一座小山脚下。生活虽然平淡,但两人相依为命,感情一直非常好。阿公长着方脸盘儿;阿婆长着圆脸蛋儿。阿公喜欢方的东西:鸟笼是方的,吃饭用的盘子是方的,就连走路也要迈着四方步。阿婆喜欢圆的东西:吃的柿子是圆的,用的镜子是圆的,就连睡觉的时候也枕着圆圆的南瓜。可是,有一天,老两口吵了嘴,要分家。阿公说:“方东西是我的!”阿婆说:“圆东西是我的!”说完,阿公指着方的床,方的衣橱。阿婆指着圆的木桶,圆的脸盆。“屋子是方的,归我!”“柱子是圆的,归我!”“桌凳是方的,我要!”“桌腿凳腿是圆的,我要!”老两口东…  相似文献   

12.
    
曾维惠 《小学生》2007,(5):12-13
母亲节快到了,西西豆想给妈妈一份特殊(shu)的礼物,于是,他找来斯坦鼠和顿顿猫一起商量。“母亲节快到了,我想向妈妈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你们说,送点什么好呢?”西西豆问。  相似文献   

13.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  相似文献   

14.
神奇的魔豆     
半个月前,我和妈妈买了一颗魔豆,那颗魔豆的一边写着“老鼠爱”,另一边写着“大米”两个字。我可高兴了!回到家,我马上给魔豆浇水施肥,把它放在有阳光的阳台上。我每天都要去看看它,过了七八天,我发现小魔豆开始饱涨得裂开了。我继续给它浇水施肥,不久,它裂开的豆瓣里冒出了嫩芽。魔豆的两个豆瓣成了两片肥肥的叶子,上面写着的“老鼠爱大米”的字也随着魔豆的生长慢慢变大了,真的好有趣!我问妈妈:“它长出来的新叶子上还会有‘老鼠爱大米’这样的字吗?”妈妈说:“我想不会有了吧。”我真希望它长出来的每片叶子上都有字,这样,就能写成一部“…  相似文献   

15.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能用直尺画一个圆吗?为什么?(在翟老  相似文献   

16.
豆豆公告牌     
豆哥:你好!我有一个问题,参与“豆豆热线”这个栏目可以通过平信邮寄的方式吗?谭金莹金莹:“豆豆热线”这个栏目是特为中学生朋友准备的,是帮助你们排忧解难的台。在这个栏目中,豆豆哥可以和你们交流心中的欢乐和苦恼。参与这个栏,可以通过写信和发E-mail两种方式。“豆豆热线”永远欢迎你们!豆豆豆哥:你好!我很喜欢写作,也曾经试着投过稿子,可是没有成功。我想问一下,怎样稿子才能让编辑看中?怎样增加投稿的命中率呢?谢军军:喜欢写作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的写作一定要有所表达,要有主题。这种题或者是你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和感慨,或者是自己…  相似文献   

17.
《圆的认识》一课最后,我让学生说说对直径的感受。一个学生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觉得,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点头,但是也有学生特别较真:“你觉得最长,就一定最长吗?”这是一个好问题,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感觉出直径是圆中最长的线段,但是很难加以说明或验证。由此,我计划上一节《圆的认识》延伸课。  相似文献   

18.
悟空访友     
一日,已修成正果的孙悟空闲着没事,给身在人间并已成为“人类环保公司”总裁的猪八戒通了电话:“喂,老猪吗芽我是猴哥啊,在干什么呢芽”“哦,是猴哥啊,我正在准备召开一个关于加强环保意识的会议。”老猪回答。“行啊,呆子,混得不错啊。今日俺老孙闲得无事,想到人间溜达溜达,怎么样芽带老孙参观参观?”“行啊,在我公司门口见。”八戒爽快地答道。眨眼间悟空就来到了八戒公司门口。“啊,猴哥,你来了选”八戒笑眯眯地迎了上去:“走,我带你参观参观选”“好选”“咦,这儿怎么这么臭哇芽”路过一个居民区时孙悟空捂着鼻子作痛苦状。八戒听了,摇…  相似文献   

19.
李铭同学问:《社戏》中,写“我”所看到的戏并不好看,可以说是很乏味的。但是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相似文献   

20.
【案例】课题:圆的周长。教学伊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装修工人要给一个圆形水池围一圈栏杆,你认为要做好这件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需要先知道圆形栏杆的长度。”我再引思:“小精灵”和“芭比娃娃”比赛跑步,他俩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A点起跑,“小精灵”围绕外圆跑一圈,“芭比娃娃”围绕内圆按“8”字形跑一圈,谁先回到起跑点?(见图示)学生顿时兴奋起来,有的猜测“小精灵”先回到起点;有的猜测“芭比娃娃”先回到起点。两种观点僵持不下。我让学生先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画出这些圆的直径,再思考:你认为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