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根据多年来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研究,在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有的11个自然保护区、3个生态功能区科学考察基础上,采用郑允文等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综合评价了该生态区9个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的优化调整思路和措施,以及拟建的7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17处河流水源保护区、7处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的自然保护区名录,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目标,阐述了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包括自然优先原则、雏护生态整体性和景观异质性原则、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个性原则、雏护景观稳定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等,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景观功能区划、景观结构规划设计、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和生态管理容量设计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可以提高居民保护自然资源的觉悟,可以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各项保护工作。选取皖南地区12个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标准计算方法,计算了选取的12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皖南地区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23.6亿元/a,其中以固碳放氧、净化空气、保土保肥和涵养水源所形成的价值为主,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4.6%、17.8%、13.8%和13.7%,充分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在维护生态稳定、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保护区经历了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功能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情况非常复杂,土地权属冲突不断。无偿的强制性限制土地利用的政策使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周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矛盾,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产生冲突,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和保护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国际上最近发展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无法代替现有的限制土地利用政策,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限制土地利用政策基础上加以改进,引进生态补偿等方式,提高现有政策的效果;同时,在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积极探索社区共管的不同模式,以弥补生态补偿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资源丰富,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周边社区的群众未能从保护区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影响了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社区共管",形成生态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是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和当地社区发展存在着不少严重阻碍,针对这一现象,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研究,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促进高黎贡山生态旅游业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和潜力。运用SWOT分析方法,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促进昭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道德教育是保护生态发展和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之一.地方高等院校在改善梵净山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梵净山生态保护的持续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特征的分析、以及对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指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前提,并根据旅游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算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2,说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较好。并分析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粮食主产区新型城镇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主产区对全国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城镇化路径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基于利益驱动、稳定需要、农民要求、资源优势等原因,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要求强烈。然而其城镇化呈粗放状态,表现在重数量轻质量、缺乏区域特色、与农业生产争人争地现象严重等方面。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路径的顶层设计,通过规划、引导适当控制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规模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失为既不使粮食主产区错失经济发展机会、又承担起保卫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2.
社会因素对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近十年来四子王旗6.9%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旱地、天然草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三者变化面积占四子王旗土地变化面积的96.67%。对1997-2002年的土地变化流向进行分析,发现了旱地和天然草地主要流向了未成林造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影响四子王旗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不但受制于自然因素,而且社会因素对其也产生重大影响。近十年来四子王旗6.9%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旱地、天然草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三者变化面积占四子王旗土地变化面积的96.67%。对1997-2002年的土地变化流向进行了分析,旱地和天然草地主要流向了未成林造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农牧业发展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四子王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川南喀斯特地区是古人主要活动地,以悬棺葬为代表的人文化与喀斯特的自然环境又有联系。对这一消失了的文明进行探索,将丰富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内涵,同时也为该地区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逻辑和语言的研究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领域。在语义领域,其主要理论有蒙太格语法、广义量词理论、话语表述理论、情境语义学和类型逻辑语法。这些理论自上世纪下半叶诞生起就呈现出逻辑和语言研究的交叉互动:尽管在形式语义学框架内逻辑始终强势影响着自然语言的研究,但自然语言的丰富性通过形式语义学的研究也一直作用于逻辑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小良地区曾是一个典型的水土流失区,现已基本上得到有效治理,为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京。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该区的地形地势、岩土性质、森林植被、气象水文等自然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运用灰色理论对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相关度分析,揭示了植被因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在四大因子中居于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对农村土地征收或征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和虚化造成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规定相互矛盾,前后不一致,理论和实际脱节。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应该是农村某一区域或社区内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成员覆盖该区域全体成员的一个集体经济组织。这个区域可大可小,目前以自然村较为合适。这个集体经济组织既有别于村委会,也有别于农村的其他各种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土地利用分区及土地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区城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有明显差别,土地利用特点也有很大差异.根据全市土地资源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取了17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进行区域调整,形成5个土地利用综合区:中部区、东北区、南部区、东南区和西部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河西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质肥沃,祁连山冰雪融水丰富,引水灌溉条件好,是甘肃省的主要产粮区.但在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这一地区变成了驰名西北的主要鸦片种植、销售、消费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结果造成了农民破产,土地荒芜等极大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20.
电子转移反应是近年来自然科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是化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讨论(1)Marcus理论大意:(2)Marcus理论对倒置区域的预测;(3)电子转移理论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