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吡格列酮为噻唑烷二酮(TZDs)类降血糖药,已有的临床研究表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总结近年来吡格列酮的前瞻性研究(PROactive)以及荟萃分析(Meta)等临床研究结果,进而客观地评估该药的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消旋体,对所合成到的消旋体化合物进行了手性拆分实验研究,找到了以焦谷氨酸为手性拆分结晶试剂,5-硝基水杨醛为不对称结晶诱导催化剂,乙醇-水溶液为溶剂的实验条件.反应条件温和,所得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高,其中R(+)-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4%,[!]D+446"(c=1.0,CH3OH);S(-)-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1%,[!]D-443"(c=1.0,CH3OH).  相似文献   

3.
在45%氢氧化钠溶液和高速搅拌条件下,以柠檬醛为原料与丙酮缩合制取假性紫罗兰酮,后者在苯和60%硫酸溶液的作用下,环化得紫罗兰酮.本文还探讨了缩合反应时间和丙酮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缩合反应时间为3小时,丙酮用量为45ml,紫罗兰酮的产率为23.31%.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的新的合成方法,成功地用甲酸代替光气为原料俣成了噻嗪酮的重要中间体N-苯基-N-氯甲基氨基甲酰氯,且各步反应收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吡喹酮的副反应及防治。方法:对口服吡喹酮致急性肾功衰的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认吡喹酮致急性肾功衰。结论:吡喹酮有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金刚烷与浓硫酸直流氧化来制备金刚酮,对影响反应的金刚烷与浓硫酸的配比、反应的时间和反应的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直接氧化法合成金刚酮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为5.0h,反应的最佳物料配比为2g金刚烷;11mL浓硫酸,反应最佳温度为80℃,此条件下的产率为50.9%.  相似文献   

7.
缩醛(酮)类香料及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缩醛(酮)类香料具有性质稳定,香味优异持久等特点。综述了7种类型的固体酸催化剂合成缩醛(酮)的条件和结果;微波辐射在合成缩醛(酮)中的应用;新型缩醛(酮)类香料的开发。指出离子液体催化剂和微波辐射对缩醛(酮)的合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以TiO2-Sb2O3/SO42-为催化剂,催化假性紫罗兰酮合成紫罗兰酮.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6mL假性紫罗兰酮,催化剂用量为1.8g,溶剂用量为6mL,环化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0h,紫罗兰酮产率约为70%.  相似文献   

9.
由β-萘酚和4,4′-二氯二苯砜合成了新单体-4,4′-二(β-萘氧基)二苯砜,将其分别和对苯二甲酰氯(TPC)、间苯二甲酰氯(IPC)和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DCC)等芳二酰氯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5种主链含萘环的新型聚醚砜醚酮酮,用IR、DSC、TG和WAXD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均属于非晶态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优异的耐热性和良好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应用纳络酮静推或静滴同时配合常规内科治疗直至清醒为止.结果:纳络酮的应用可明显缩短意识障碍的时间.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的全氟磺酸树脂为催化剂,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实验表明:当最佳醇酮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2h,带水剂用量为9.7mL时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最高产率可达到87.3%。该催化剂绿色环保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五次产率仍可达到81.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自制的邻氯二苯醚为改性第三单体,使之与对策二甲酰氯(TPC),二苯醚(DPE),在无水AlCl3/l,2-二氯乙烷/Lewis碱催化溶剂体系中进行三元无规共缩聚,制得一系列含侧基氯取代的聚芳醚酮酮(Cl-PEKK),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3.
芳香酮命名目前很不统一,出现了同一有机物有两个矛盾的命名,同一命名又有两个不同结构的有机物的奇怪现象。而且芳香酮系统命名的简称,或从外书刊翻译的名称,又和它的普通命名十分容易混淆,无法从外形分清。因为芳香酮的系统命名转变为“简称”往往会同多一个碳原子同系列芳香酮的普通命名法命名相同。因此,芳香酮的系统命名不能随意“简称”,从外书刊上翻译芳香酮名称也应按“化学命名原则”命名,这样才可避免产生错误或混淆。  相似文献   

14.
介绍6-甲氧基萘乙酮的性质、生产应用及开发概况,介绍6-甲氧基萘乙酮的合成工艺路线,详细叙述6-甲氧基萘乙酮的合成方法(二氯乙烷法)和三废治理措施,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用丁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正交实验法探讨得出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固定丁酮用量0.2 mol,在n(丁酮)∶n(乙二醇)=1.0∶1.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量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8 mL,反应时间75 min的最佳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6%.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9年4~9月期间门诊选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观察,采用PANSS、TESS 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愈率为53.8%,有效率为84%;不良反应出现频率低、程度较轻.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病情适合门诊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满意,建议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硅钨酸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以H4SiW12O40(硅钨酸)为催化剂,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4SiW12O40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酮)∶n(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5%,带水剂环己烷6 mL,反应时间1.5 h的优化条件下,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56.9%.  相似文献   

18.
心脑血管疾病在医学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心房颤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比较普遍,一般多见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老年群体.呼伦贝尔市作为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地区,经过临床实践,内蒙古牙克石乌尔其汉林业医院在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以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明显疗效,总结摸索出了使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对采取的病例样本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3种α,β一不饱和酮以及2类化合物在Raney镍催化作用下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合成了八种新化合物。对各化合物氢化反应速度进行了比较,对部分产物的香气特征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亲核试剂三个方面论述了醛和酮发生亲核加成的难易,从结构上说明了用亚硫酸氢钠可鉴别醛和酮的范围,其结果与实验事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