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利用“最小偏差插补法”实现第一象限逆向圆弧加工的进给规则,推导出其他各象限顺、逆向圆弧的插补计算公式。解决了越象限圆弧的加工进给调整,可按照实际加工曲线形成完整的圆弧加工轨迹。对插补计算公式的简化修改,更便于编程,以实现不同象限(或加工方向)圆弧的连续加工。  相似文献   

2.
非圆曲线轮廓是机械零件常见的轮廓要素之一,绝大多数数控机床只具备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因此,在这些数控机床上加工非圆曲线只能用很多直线段或圆弧段来逼近非圆曲线,其中直线逼近法中的等间距法由于数学处理简单而被编程人员广泛采用。但是对于如何合理地确定间距的大小,很多编程人员往往采用经验法或估算法,结果不是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就是节点太多而使加工时间过长。本文从数学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根据编程允差合理地确定间距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数控车床手工编程中,圆弧编程指令顺时针G02插补/逆时针G03插补,对于初学者而言常常因理解错误,导致所编程序的加工路线与实际加工路线相反。  相似文献   

4.
卢青 《职业教育研究》2012,(10):131-134
在学习数控机床编程时,学生对顺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2和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3难以理解和正确使用,更难灵活运用。文章对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数控机床编程中的顺时针和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进行了研究,其方法和结论也适用于数控加工中心的编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利用FANUC-0TF数控系统的宏程序开发三点圆弧插补指令的基本过程.通过加工实例表明该指令正确可靠,并且完全可与标准圆弧插补指令(G02/G03)等效,从而拓展了第五代数控系统圆弧插补指令功能.这不仅缩短了与第六代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差距,而且使圆弧数控编程显得更为灵活.本文对实际圆弧轮廓的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利用FANUC-0TF数控系统的宏程序开发三点圆弧插补指令的基本过程.通过加工实例表明该指令正确可靠并且完全可与标准圆弧插补指令(G02/G03)等效,从而拓展了第五代数控系统圆弧插补指令功能.这不仅缩短了与第六代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差距,而且使圆弧数控编程显得更为灵活.本文对实际圆弧轮廓的生产加工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华中数控系统对球面铣削加工及编程过程的分析,在数控系统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数控机床的基本插补指令(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球面轮廓逼近加工。结果表明,通过对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使编程的思维更加灵活广阔,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圆弧铣削是企业数控加工中经常遇到的加工方式,也是数控铣削加工编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圆弧插补指令和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正确运用是编程的前提,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切实理解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参数曲线的通用插补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数控系统能够直接进行插补的曲线一般只有直线和圆弧两种,对于复杂曲线的加工,目前尚无一种通用的高精度算法。本文对参数曲线的插补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通用的变步长试探修正插补算法,为平面和空间的参数曲线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插补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和渐开线等零件的作用就日益重要,其加工质量往往成为生产制造的关键。数控车床编程轨迹指令一般只具有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但当零件图中有曲线时,我们通常解决方式是要借助计算机辅助CAD、CAXA、CAM等软件来完成,产生程序很长且繁琐。如果能掌握宏程序,实现直线逼近,很快就可以编写出简短易懂程序,充分发挥宏程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引入符号参数使四象限圆弧插补公式由四种形式统一为一种,经过象限边界处理的起点坐标的正负决定符号参数的起始值,插补点过象限时,只需改变符号参数的符号一次即可,使四象限圆弧插补编程统一化、简单化。只有当插补点与终点处于同一象限且从插科方向看终点又在当前插补点前方时,才进行终点判别,而不必每插补一次都要进行终点判别,从而提高了插补速度。可插补整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数控机床的日益普及,加工零件的形状难度越来越大,而数控系统本身具备的插补功能往往只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等少数几种,当编程遇到椭圆、抛物线、曲面轮廓的零件时。运用这些插补就很难完成,宏程序就可解决这类问题,宏程序不但比CAD/CAM软件生成的程序更快捷,反应更迅速,而且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宏程序这种强大功能,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把钥匙。本文介绍了数控宏程序的基础知识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插补技术是机床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逐点比较圆弧插补法是圆弧轮廓的插补算法之一,其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零件圆弧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文章在传统的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八方向进给取代传统的四方向进给,研究了偏差最小的走步方向的实现方法,同时研究了保证数控机床坐标进给连续的偏差递推计算过程,得出改进后插补算法的流程图。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提高零件轮廓的逼近精度且减少了插补计算次数,从而提高了零件圆弧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  相似文献   

14.
数控机床上进行轨迹加工的各种工件,大部分由直线和圆弧构成,因此,大多数数控装置具有直线和圆弧的插补功能。对于非直线、非圆弧的轨迹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人员在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而非直线、非圆弧的轨迹大多数由椭圆和抛物线构成,因此,解决了椭圆线、抛物线的插补运算方法,不仅对数控机床的整个数控系统的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为程序编制人员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提高了方便和快捷。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出发点,在直线、圆弧插补的基础上,探索出椭圆线、抛物线的逐点比较法的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15.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基本编程指令的教和学不容忽视,其中圆弧插值指令G02/G03的掌握难度更大。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圆弧插补指令G02/G03指令的学习步骤,为其他指令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直线函数法圆弧插补算法的缺点,提出了割线进给代替圆弧进给的插补方法和递推公式,新的方法计算简便、快速,容易达到精度要求,避免了原来算法的近似取值的缺点,能够提高数控机床的插补精度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所谓插补就是“数据密化”的过程。在对数控系统输入编程轨迹的特征点坐标后,数控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运用一定算法,实时地计算出各个中间点的坐标,从而对各坐标轴进行脉冲分配,完成曲线加工。插补不仅应保证精度要求,更应算法简单,满足控制的实时性要求。本文针对非参形式二维曲线及参数形式任意空间曲线,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校正思路的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18.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是数控加工中常用的插补方法,它是通过控制刀具每次移动的位置与理想位置的误差函数进而实现零件加工,鉴于VB编程简单、直观,采用VB可以实现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原理的相关程序设计及加工过程虚拟化。  相似文献   

19.
三次样条曲线轨迹规划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样条插补是新一代数控系统在加工复杂曲面时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控插补精度的三次样条曲线插补算法,并在国产MCT8000系列运动控制器上实现。该算法可广泛应用于多轴联动数控系统和快速成型RP(rapid prototyping)系统,加工和生成任意复杂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20.
在使用经济型数控车床进行加工圆弧曲线的实习操作时,必须知道圆弧曲线的起点、终点和圆心三个关键点坐标,才能编写圆弧插补程序段:GO2(GO3)X(U)_Z(W)IKF其中,X、Z为终点绝对坐标字;U、W为终点相对于起点的增量坐标字;I、K为圆心相对于起点的增量坐标字;F为进给速度字。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同学都感到找这三点很困难,往往靠试车加工零件,造成很大误差。本文介绍一种利用AutoCADR12软件求圆弧曲线关键点的方法。例:已知手柄尺寸如图所示,求O1、O2、O3、O4、A、B、C、D、E各点坐标。解:1.利用AOtOCAD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