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克 《初中生》2009,(3):30-31
什么是引用?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老板,雇了三个小孩当学徒,寒冬腊月不生火,让学徒睡凉炕。学徒想生火,老板却说:“俗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还用烧什么炕呢?”有一天,来了客人,老板吩咐学徒烧开水,半天不见开水送上来。老板急了,跑到厨房一看,只见地上放着一壶凉水,三个学徒屁股对着水壶,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引用?我们先看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板,雇了三个小孩当学徒。寒冬腊月不生火,让孩子睡凉炕。学徒想生火,老板却说:"俗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还用烧什么炕呢?"有一天,来了客人,老板吩咐小学徒烧开水,半天不见开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引用?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老板,雇了三个小孩当学徒,寒冬腊月不生火,让学徒睡凉炕.学徒想生火.老板却说:"俗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还用烧什么炕呢?"有一天,来了客人,老板吩咐学徒烧开水,半天不见开水送上来.老板急了,跑到厨房一看,只见地上放着一壶凉水,三个学徒屁股对着水壶,正坐着聊天呢.老板火了,吼道:"你们在干什么?""烧开水呢."老板一听更火了:"连火都未生,能烧开水吗?"学徒回答说:"老板,你不是说过‘小孩屁股三把火'吗?我们三个人共有九把火,怎么会烧水不开呢?"  相似文献   

4.
巧猜年龄     
某一天有一个人进了一家小餐馆,点了一份简餐,吃着吃着就跟老板聊子起来老板说他有三个小孩,于是客人问他:“你的三个小孩各几岁了?”  相似文献   

5.
某大公司老板有急事要找一名职员,他拨通了这个职员家的电话,听到一个孩子低声说:“喂?”老板问:“你爸爸在家吗?”“在。”小孩悄声说。“请他接电话好吗?”老板问。令老板惊讶的是,小家伙低声说:“不行。”老板想跟一个大人说话,于是又问:“你妈妈在家吗?”“在。”“请她接电话好吗?”小家伙又低声答道:“不行。”老板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一个人在家,决定让照看孩子的人捎个口信。“家里还有别人吗?”老板问。“有,”小孩低声说,“还有一个警察。”老板很奇怪怎么会有警察在这个职员家里,于是问:“让那个警察接电…  相似文献   

6.
脑筋急转弯     
《小读者》2011,(7):61-61
1.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在漆黑的夜晚走路,小孩是大人的儿子,大人却不是小孩的父亲,请问为什么? 2.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 3.有个刚生下的婴儿,有两个小孩和他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而且是同一对父母生的,但他们不是双胞胎,这可能吗?  相似文献   

7.
大人总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当个小孩不容易呢。小孩在大人心目中永远是小孩,永远长不大。大人们什么都要管着你,唠叨个没完。小孩在大人心目中永远不懂事,大人说话的时候总不让小孩插嘴,因为大人总觉的小孩什么也不懂,没有自己的主见。小孩有无数的心里话想对家长说,却不敢大声地告诉家长,因为,万一说错了,还可能被父母大骂一顿。  相似文献   

8.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凡卡的学徒生活的?2.凡卡为什么挨打?老板用什么打?怎样打的?找出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职场     
《海外英语》2014,(3):36-36,64
目标:学习英语俚语和表达。 想一想:你对你的老板是什么印象?你为"来自地狱的老板"工作过吗?他是怎么样的?你理想中的老板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我找了十几个少先队员来座谈“如果我在旧社会将是什么情况”这样一个主题。我的用意是想让他们设身处地想一下,他们如果在旧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从而更深切地理解生长在新中国青少年的幸福生活。顾桂英首先很激动地说:“如果我在旧社会,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因为我父母都讨过饭。”她的话未说完,王海南就插嘴说:“解放前,讨饭也不差,到年关能讨两袋年糕呢!”黄兴根带着怀疑的神情说:“书上讲,学徒生活苦;可是有人说,资本家还半夜起来,替学徒盖被头呢。如果我在旧社会,做学徒,要是碰上个好老板就好了;不过碰到了坏的,那就倒霉!”  相似文献   

11.
钓竿与钓技     
小希 《大学时代》2006,(4):I0001-I0001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12.
黑芝麻     
在一节幼儿英语课上,女老师问大家:eye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几个小孩异口同声地回答。  相似文献   

13.
走出循环圈     
一个外地人在农村看见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就问这个小孩:“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孩回答说:“放羊!” “羊儿喂大了干什么?” “卖钱!” “有了钱干什么?” “娶老婆!”  相似文献   

14.
开心豆     
《红领巾》2012,(1)
一派胡言 记者采访一位老板:“有人说您不识数,您对此有什么看法?”老板很生气地伸出三个手指头,说:“送他们五个字——一派胡言!”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的我只受过两年教育,12岁的时候,我就到雷伯先生的印刷店打杂,雷伯先生可能是当时最仁慈的老板,他坚持认为,工作环境中的“愉快”是最重要的,他训练学徒的目的,是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专长,雷伯一生只训练过三个学徒,结果一个成为作家,一个成为戏剧家,一个成为“电机之父”,没有一个继承他的衣钵,你说他算不算一个成功的师傅?  相似文献   

16.
镜头一:“老师,你什么时候变成不听话的小孩了?”  相似文献   

17.
一位游客到陕北遇到一个放羊的小孩,游客问:“小孩,你这样每天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娶媳妇。”小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相似文献   

18.
无厘头问答     
闹闹 《良师》2010,(7):59-59
问:情侣两个都在QQ上,双方都不说话已有10分钟,说明什么?答:老板在旁边。  相似文献   

19.
.火炕"是我国北方农村主要的取暖设施,此设施早在唐代时就已出现,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土炕>中也谈到: "北人以土为床,而空其下以发火,谓之炕.古书不载", "古书不载"是由于古人居住方式经历了半地穴式到地上房屋式的过程. "掘坑生火"是将"炕"字写为"坑"的原因,多数辞典将"炕"字与"坑"字看成"通假字"或"异体字",此说非也,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唐诗《小儿垂钓》是一首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佳作。吟诵全诗,一个天真烂熳,专心垂钓的小孩跃然眼前。这首古诗,在结构和用词上都与现代口语有较大差异,致使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一、借助插图感知诗意1.破题。①图上画了几个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②小孩在做什么?(钓鱼)③教师讲解:“小孩”也称“小儿”,“钓鱼”也可说成“垂钓”。这首诗是写一个小孩钓鱼的事。板书课题:小儿垂钓。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一说这首诗讲些什么事,你最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