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华芬 《新闻前哨》2007,(7):117-117
为了不漏发新闻,媒体通常将各条战线分给记者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跑线记者很容易跑入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3.
如今,新闻行业对记者的要求不仅仅是用脚跑新闻,更需用思想跑新闻。如果记者没有思想,即使健步如飞,也是事倍功半。媒体的作用已在百姓心中形成,百姓认为,当一名正直和有良知的记者,就应对百姓反映的问题穷追不舍,解决不了问题,就不是好记者。  相似文献   

4.
何英 《新闻导刊》2007,(2):26-27
我跑新闻已经有7年,从最初的打街跑社会新闻,到现在跑时政新闻,跑过教育、气象、人大、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多个领域,现在回想起来,是当初打街跑社会新闻,奠定了后来我跑所有新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跑线记者是报社新闻源的主要力量,为新闻的张力提供引人入胜的细节。但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跑线记者已越来越难获得独家新闻,跑线记者从被采访单位获得的新闻资源,被采访单位一般也提供给其它新闻媒体,或者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造成新闻报道中的“同题作文”。做独家新闻,是每一个新闻记者追求的目标,跑线记者虽然面临共享资源的困惑,但只要构思精、角度新,把原有话题做大做全,还是能在“同题作文”中做出独家新闻的。跑线记者要“工于心计”,精巧构思同题文章跑线记者做新闻一定要“工于心计”,有精巧的构思,多角度探询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跑线记者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应秉持工匠精神,敬畏和热爱新闻工作,精益求精,专注执着,避免因过于熟悉工作内容导致审美疲劳,要通过提高新闻敏感、转变跑线观念等方法保持独立创新精神,采写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保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布置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段时间以来,记者走基层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鲜活的新闻让人耳目一新。曾几何时,新闻记者跑基层的脚印  相似文献   

8.
“跑线记者”离不开所跑战线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有行业会议,战线中的一些日常或动态性工作等等,可如何跑好战线,让战线中的新政策,以及贴近百姓生活的工作“变成”新闻,相信所有媒体的“跑线记者”都会思考。我认为,要想把战线中的这些工作“变成”新闻,“跑线记者”必须要有理性的思维,要在跳出“事物性”报道的同时,从中找出不同点,然后再通过认真思考,才能在所跑战线中找出新闻来。一、行业会议是“跑线记者”寻找新闻的“起点”应该说,任何一名“跑线记者”因“跑线”年头不同,他们对事件的观察、思考和认识都会不一样,可是要想把战线…  相似文献   

9.
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脚底板下出新闻”,是说新闻是“跑”出来的,这没错;但记者仅有“跑”的功夫还远远不够。要在跑中发现新闻,捕捉住新闻,心中必须有大局。心中有大局,眼中才有新闻。否则,只能任由新闻从眼皮底下滑过,却抱怨“我那里总是没新闻”。有了大局意识,即便是“新闻贫矿”也能开采出源源不断的好新闻。记者的大局意识往往决定其发现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伟 《新闻导刊》2007,(2):24-25
跑时政新闻,经常要去跑些会议。如何让会议新闻出彩呢?如何避免同质化呢?总结下来,我认为会议新闻更考记者的耐心,要抓出好的  相似文献   

11.
张舜 《新闻前哨》2011,(4):88-90
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不可预测且具影响力的突发新闻事件,往往会对记者的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汶川地震等特大灾害事件后,到一线采访的记者群体的心理状况得到了关注.但在国内媒体中日常跑突发新闻的记者群体仍没有引起或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突发新闻对记者心理的影响有什么表现、心理压力源以及心理调适措施,希望能对长期坚守突发新闻岗位的记者及媒体单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顾金荣 《视听界》2005,(5):32-34
谁也没想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城市在匆忙中迅速膨胀,不经意间私家车满城地跑。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广播也开始悄悄地崛起,广播的生命特性也被人们重新发现,尤其是它的互动性、伴随性、即时播报路况信息的功能以及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快捷播报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都市类媒体新闻的同质化越来越高,尤其是时政新闻.如何拿到独家新闻,如何在拿不到独家新闻的时候做出深度来,是记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从事时政报道近8年时间,几乎跑过所有的时政部门,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逐渐产生了诸多自媒体平台,这对我国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严重影响。自媒体是应用网络技术展开新闻传播,具有及时、高效的显著特征,新闻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因此,本文阐明自媒体新闻传播特点,以及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最后提出自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新闻传播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凌坚 《传媒观察》2003,(2):40-41
在当代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异质媒体也好,同质媒体也好,竞争的焦点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新闻的竞争上。有的主打本土新闻,有的主攻焦点新闻,有的千方百计做好深度报道,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纵观新闻做得好的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他们基本上都把握了这样一个规律——以较新的新闻采编理念全力凸现新闻的显著度,从而赢得新闻竞争的主动权,占据新闻竞争的制高点,进而赢得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16.
骆骏 《新闻通讯》2010,(12):37-38
媒体的竞争,离不开新闻栏目的竞争,在中央媒体、省级媒体、网络媒体及卫星传输媒体的多重挤压下,地方媒体(地市级及以下,下同)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生存,地方媒体不得不着力开发地方新闻资源。但地方媒体的新闻形态真的应任由民生新闻独大吗?该如何创新地方媒体新闻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格局下的媒体竞争中,伪新闻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新闻从业人员没有把握好新闻真实性和新闻时效性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刊载此类伪新闻,新闻机构要以真实性为前提,尽可能核实新闻事实,在消息源不明情况下,要积极寻找新闻第二落点,若已刊载错误消息,就要处理好已发生的媒体公信力危机。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是篇大文章,只有紧紧围绕主题才能把这篇文章做好做精彩。然而目前个别媒体个别人有时却自觉不自觉地把舆论监督这篇大文章做跑了题,没有帮忙反倒添乱,那么,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这篇大文章呢?笔者作为党报舆论监督主阵地上的一员,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王立龄 《青年记者》2002,(10):28-28
长期以来,外界包括新闻界对生活类报纸及其记者有一个偏见,就是这些报纸是不入流的“小报”,他们的记者都是“小报记者”,这类报纸关心的大部分是社会新闻和花边新闻,他们的记者做不了主流新闻,也很难做出在某一领域叫得响的有影响的新闻,更不用说在业界有话语权。跑同一个口的记者, “小报记者”比不过中央级媒体,更无法与党报记者平起平坐。事实上,就连这类报纸自身,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记者。  相似文献   

20.
高校媒体新闻不仅具有一般新闻的价值要素,同时具有宣传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本文从价值层面揭示高校媒体新闻有其自身的价值。在认识高校媒体独特新闻的价值基础上,文章还从实践层面提出实现高校新闻的价值有效传播的基本途径为整合校园媒体、策划专题报道、巧用校外媒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