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意义] 对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不同学科用户的文献阅读差异进行分析,以了解在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分布情况,掌握在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研究热点。[方法/过程] 通过Altmetric. com获取24个学科的4 800篇热点文献,利用爬虫采集这些文献在Mendeley和ResearchGate的被阅读次数,再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关键词,最后对比分析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文献阅读差异以及学科关注热点的一致性。[结果/结论] 不同学科的读者身份、读者所属领域具有显著差异,ResearchGate中的文献阅读次数普遍高于Mendeley,且社会科学等软学科的文献阅读相对优势更为明显,而物理学等硬学科的文献阅读相对优势较低。Mendeley和ResearchGate在地球与地理科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中的关注热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物理学等部分学科中的关注热点表现出较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构建多维指标的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型,为不同层次挖掘高价值文献提供新途径。[方法/过程] 选取临床神经病学、化学与物理、地球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代表学科,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经济学、教育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代表学科,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收集引文指标数据,在Altmetric.com平台中收集Altmetrics计量指标数据,通过指标覆盖率和指标间相关性进行指标筛选,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不同学科的论文综合影响力指标模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论] 不同学科的差异使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采用的指标有所区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中共同保留的指标为被引频次、Mendeley、Blogs。在论文综合影响力评价中,学术影响力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影响力的测评研究发展迅速,两者结合的定量评价能挖掘出综合影响力较高的文献。  相似文献   

3.
高被引论文与“睡美人”论文引用曲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通过对潜在“睡美人”论文的引用分布分析,提炼其特征,以期为“睡美人”论文的预判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过程]采用引用曲线这一更为直观的反映论文引用分布的方法,以“天文学和天体物理”这一领域为例,构建其10的高被引论文、“睡美人”论文的10-20年被引用数据并进行引文分布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类文献的引用曲线模式及特点——高被引论文的持续增长型、显峰型、双峰型、振荡型,“睡美人”论文的持续增长型、显峰型、双峰型、振荡型、稳定型等被引用曲线模式;针对施引文献、研究主题演化方向探讨了各模式引用曲线形成的相关因素,发现两类文献达到引用高峰的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常红  田野 《图书情报工作》2021,64(22):96-105
[目的/意义] 分析Wilson信息行为模型的扩散和影响力,即模型的每个组成元素是如何被其他文献引用,旨在探索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跨学科特性。[方法/过程] 采用引文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揭示该模型在时间维度、文献类型、学科维度等的被引情况以及模型概念的共现关系,并利用Gephi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Wilson信息行为模型的影响力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并且更倾向于被实证型论文引用。其次,由于该模型采用跨学科视角,其在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等非图书情报领域的影响力非常明显。最后,引用该模型的文献注重对模型内容的探讨,模型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扩散,但缺乏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为探索图书的老化速度与引文特征,更客观地评价图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规律。[方法/过程] 对汤森路透WoS平台中图书引文索引(Book Citation Index)中2012-2014年间的图书情报学学科图书的引文数据进行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的计量,并与WoS中该学科的期刊引文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做分析比较。[结果/结论] 对比结果显示,该学科图书引用半衰期大于期刊引用半衰期,图书被引半衰期要小于期刊被引半衰期,并从图书的引文和被引规律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开展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的引文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概貌,并归纳识别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方法/过程]系统搜集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整理形成文献集,运用引文分析方法,统计出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高被引作者,并进行定性内容分析,概述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结果/结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社交网络的采用情况、社会网络结构、使用行为模式、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使用障碍5个方面,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存在研究不充分、理论支撑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比较分析不同学科的外文学术电子图书影响力差异,丰富电子图书评价方法,为完善电子图书分类分学科的科学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Bookmetrix,以经管类、教育类的学术电子图书为研究对象,对其传统引文指标与Altmetrics指标(Mendeley读者数、关注量、下载量)、书评量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定量分析,比较两学科外文电子图书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被引量、读者数、下载量等具有较高的指标覆盖率;经K-S Z独立双样本检验,经管类和教育类电子图书的被引量、下载量存在显著差异,关注量、读者数、书评量无显著差异(p=0.05);指标相关性具有学科差异性,被引量与Mendeley读者数的相关性,经管类图书高于教育类图书;被引量测度的是学术电子图书的学术影响力,使用数据(下载量等)与补充计量学数据较多反映图书的社会影响力。评价中文学术电子图书应将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转化,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融合,使评价更全面、科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进一步探讨Web 2.0环境下选择性计量指标的有效性。[方法/过程] 以"data mining"为检索词,获得Mendeley与Web of Science两平台的交叉文献集合,分别对交叉文集的被引频数与阅读数、被引频数与标签数进行相关性检验后,从每组选取指标值差异最大与最小的各100篇文献进行具体分析。[结果/结论] 传统计量指标被引频数与Mendeley中的阅读数和标签数均存在弱相关性,证实了以阅读数和标签数为代表的选择性计量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文献的影响力,且文献类型、出版年份和作者h指数会对用户阅读、引用等文献利用行为产生影响。未来文献影响力评价的发展方向应为传统文献计量方法与选择性计量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外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以WOS和CSSCI中收录的1998-2015年间学科服务领域的研究论文为样本数据,对国内外学科服务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化比较分析,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借助CiteSpaceⅢ、Ucinet、NetDraw等可视化工具分别绘制国内外学科服务研究的文献共被引时区视图、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与共词聚类知识图谱,对国内外学科服务理论研究的时间分布、知识演化路径、研究热点与主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学科服务研究在研究重心、研究方向、文献影响力、引文性质、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俞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2):109-114
[目的/意义] 在多属性评价视角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标时间轴并不统一,存在时间异质性,评价对象涉及期刊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被引、过去5年论文被引、过去两年论文被引、评价当年被引等等,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过程] 以CSSCI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提出了两个新指标:隔年影响因子、隔年h指数,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期刊被引数据统计,验证了这两个指标的合理性。[结果/结论] 期刊被引指标的设计必须尊重时效性、鲁棒性、年度内评价等原则;多属性评价时,期刊评价被引指标必须尽量保证时间轴一致;来源指标与隔年被引指标数据均来自于期刊载文当年数据,多属性评价时间轴本质上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识别学术论文同行评审意见类型、分析不同被引频次下同行评审意见类型在同行评审报告中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加深对同行评议机制的认识,为评估论文学术质量、量化评审专家贡献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首先,将同行评审意见类型划分为正面评价、负面评价、要求/建议(主、次要方面)、问题/疑问、陈述六个类别,经人工标注、获取训练、测试语料后,对比分析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在同行评审意见类型自动识别上的效果;其次,将同行评审报告涉及的学术论文进行主题聚类,进而对被引频次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累积分布、K-S检验、负二项回归分析不同被引频次学术论文对应的同行评审报告中同行评审意见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结论]SciBert模型识别效果最佳;在基于Spearman的相关性分析中,评审报告中正面评价的分布占比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弱正相关,负面评价的分布占比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弱负相关;通过累计分布发现,多数情况下,当累积概率相同时,高被引分区中正面评价的分布占比大于低被引分区、负面评价的分布占比小于低被引分区,K-S检验能够检测到这种差异;在负二项回归分析中,正面评价分布占比、负面评价分布占比分别对被引频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负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行评审报告中正面评价、负面评价的分布情况与其对应论文的被引频次存在相关性,被引频次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论文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2.
科研人员在线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意义]归纳总结科研人员在线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现状,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关键词检索和引文追溯两步骤的文献收集方法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系统阅读、分析,归纳研究主题,并进行论述。[结果/结论]将收集到的63篇文献按照其研究主题,归纳为用于科研目的的在线社交网络功能与分类、科研人员在线社交网络使用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研究、使用动机研究、内容创建和获取行为研究以及群体行为研究。认为未来深入研究可以从在线社交网络科研过程嵌入机理、基于全局数据的行为规律研究、持续使用机制及信息服务系统改进实证研究4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评价《替代计量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在完善与发展"五计学"学科体系方面的重要学术贡献。[方法/过程] 从Altmetrics理论、工具、方法和应用四个层面剖析该书在"五计学"学科体系的完善与新发展方面的核心价值。[结果/结论] 该书作为计量学研究丛书之一,论证了Altmetrics与"五计学"的紧密联系,对推进Altmetrics的未来应用与发展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学术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作者学术关系是指从知识交流的角度出发,作者与作者之间表现出来的某种学术联系。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作者之间研究的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结构,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传播,对知识创新和国家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从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引用关系和作者链接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外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果/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关系及作者链接关系的研究趋于丰富,对作者互引关系、作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未来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方向为作者重名问题分析、大数据引文挖掘及作者学术关系的拓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