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通过电视收看NBA与CBA联赛裁判员的执法情况,以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分析了篮球比赛中临场裁判员漏判第一犯规动作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减少漏判第一犯规动作的一些建议,以及出现漏判第一犯规动作之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临场统计,以50场比赛中1496次防守犯规动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篮球运动基本理论和对规则的理解,较系统的分析了三个层次水平的球队在比赛中防守犯视情况的趋势、防守犯规多少对比赛的影响、防守犯规动作现象特征、不同位置队员防守犯规动作特征、不同情况下防守犯规动作特征等五个方面问题,试图为篮球防守教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96甲A和第10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共54场、108队次队员犯规动作的对比研究,从犯规动作的部位,施加的对象,犯规性质等方面,揭示了不同水平的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的规律性特征为裁判员提高判罚的准确性以及队员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提高个人的防守抢截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年甲A前13轮78场比赛和第11届欧洲足球锦标赛54场比赛中队员的犯规动作,从犯规动作的部位、犯规发生区域和红黄牌出示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形成犯规的共有规律性特点,为运动员有针对地提高防守抢截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 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 这是提高判罚犯规准确性的先决条件。正确区分合理动作和犯规行为,是每个裁判员的基本功,也是做好裁判工作的前提。根据当今足球比赛攻防节奏快,拼抢凶狠,身体接触频繁,犯规动作增多的特点,要求裁判员既要对明显的犯规及时判罚,也要对隐蔽的、甚至以假象迷惑观众、欺骗裁判员的犯规,作出及时、准确的判罚,这在高级别的比赛中更为必要。因此,裁判员必须经常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甲 A 足球队和国家队为研究对象,对制约我国足球整体水平发展的三个竞技特征,即队员的跑动、攻防技术的运用及犯规动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跑动距离和快冲跑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进攻技术中的射门和防守技术中的断、抢、铲技术运用的成功率较低。此外,三条线上的位置技术急待改进与提高;下肢动作犯规率最高,并且上肢动作犯规率几乎接近下肢。在强、次强对抗状态下,对控球队员的犯规以及背后和侧后犯规率均明显高于国外队员。  相似文献   

7.
方言信箱     
一线天815661342@qq.com:1、甲进攻,乙防守犯规,哨响,甲想把动作做完争取进球,乙队友做出犯规动作阻止了甲,该怎么判罚?2、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林彬  刘文礼 《冰雪运动》2008,30(3):30-33
通过对全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男子冰球全部18场比赛中的各种犯规现象进行临场统计,运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调研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犯规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子冰球比赛中,弱队的犯规次数明显高于强队,犯规的性质也比较严重。指出造成犯规的原因为滑行技术水平低、阻截与冲撞技术不规范、主动犯规、习惯动作和过激行为等,提出应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正确理解规则并加强针对性训练,建议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加强运动员体能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严格要求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在比赛时少犯规或不犯规,保持队伍的整体实力,从而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犯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对2004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中各队犯规次数、性质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子冰球比赛中,弱队的犯规次数明显高于强队,犯规的性质也比较严重.认为教练员应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严格要求运动员技术动作规范化、标准化,这样才能比赛时少犯规或不犯规.  相似文献   

10.
足坛纵横     
德国足坛云拜金主义日趋严重 据德国《体育画报》的一次统计结果显示:以“残忍性”而言,拳击和冰球列第一、第二位,足球排第三。多特蒙德队的瑞士籍球星沙普以萨特人称“犯规大王”,他曾说过:“犯规动作属于商业范畴”。在日趋商品化的德国绿茵场上,拜金主义日益严重。苏人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个好犯规,季后赛式的犯规。他不会因为那个被罚出场。——在东部决赛第二场,皮尔斯连续遭遇了来自霍华德和皮特鲁斯的两次凶狠犯规,其中,霍华德还吃到了一次恶意犯规。然而,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皮尔斯却认为对方在防守中使用凶狠的动作并没有错。与那些动不动就抱怨对方防守动作过大的大牌球星相比,挨过11刀的皮尔斯才算是铁血真汉子。  相似文献   

12.
浅析足球比赛中犯规的判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彦铭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63-364,367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是足球竞赛规则的主要章节之一。裁判员对犯规的判罚效果,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判罚犯规的准确性,裁判员必须努力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增强判罚犯规的预见性;积极跑动和恰当的选位;正确运用有利条款。  相似文献   

13.
冰球比赛中不必要、无价值和报复性犯规过多是影响比赛成绩的最大障碍。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队在2008~2012年世锦赛B组、C组的犯规情况进行分析,中国队犯规次数与处罚时间位列前茅,犯规性质种类主要表现在抱人、钩人、粗暴、干扰四个方面;造成中国队犯规多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的阻截技术动作不规范,集体主义观念与责任心不强,对规则理解不够深刻,这与平时训练对技术要求不严,思想教育不够有直接关系;从学习规则、理解规则和利用规则开始学会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与尊重自己,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加强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控制比赛情绪、避免报复行为等方面入手降低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必要犯规动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篮球竞赛规则中规定:对投篮动作的犯规、技术犯规、故意犯规、聚众犯规、全队半场七次犯规等均执行罚球。可见,罚球在篮球运动竞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篮球水平相近之间的比赛,常为一分或两分之差决定胜负的现象屡  相似文献   

15.
对七运会篮球决赛中犯规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犯规现象的发生虽然在客观上暂时起到了限制和破坏对方进攻的作用,但如果不对犯规动作及时加以控制和提高队员对犯规动作的正确认识,不但队员个人随时都有五次犯规被罚下场的危险,而且也常常会因此使全队陷入被动和导致失败的局面。 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在训练中注意提高队员的攻防技术,特别  相似文献   

16.
问:接触与犯规是什么关系?怎样看待接触?新规则有何变化? 答:接触与犯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侵入犯规必包含身体接触,而身体接触并不都是侵人犯规。 新规则规定,如果确实为了去抢球(正常的篮球动作)而发生身体接触,而此接触没有把接触的对方队员置于不利,这样的接触则可当作意外情况不必给予处罚。 从背后发生接触是不正常的篮球动作,后面的队员常对此接触负责任,因为就他与球和对方队员来说  相似文献   

17.
规则问答     
乌鲁木齐市第六中学苗健:①防守无球进攻队员时,用推、拉、顶、撞等动作不让对方正常接球是否犯规?②比赛时,队员或教练对裁判不礼貌,不服从判决,在场外大喊大叫,遇到这种情况,裁判该如何判罚? 答:①犯规。在比赛中,推、拉、顶、撞等已属于不正常的篮球动作,无论对方队员手中有球还是无球,出现这种动作都应被判为犯规。②这是比赛中一个管理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名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减少比赛犯规行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凯  李庆明 《冰雪运动》2010,32(1):30-34
正确认识比赛中运动员犯规带来的危害,对加强和规范技术动作合理性,强化合理阻截意识,减少比赛中运动员犯规行为,提高比赛的胜出率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世界女子冰球运动员犯规的特征,我国运动员犯规与失分的关系,提出采用强化针对性技战术训练、加强心理训练、学习现代冰球理论、提高抗裁判员失误判罚的能力等措施减少与预防比赛中运动员的犯规行为。  相似文献   

19.
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犯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16支球队31场比赛中犯规动作进行技术统计研究,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犯规特征及规律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在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全部比赛中上、下半场犯规次数相差不大,但下半场裁判员出示的红、黄牌数量远远高于上半场,上、下半场最后15 m in是犯规最多的时间段;现代足球比赛中利用犯规来破坏对方的进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仰泳前滚翻转身技术分析沈伟涛(华东师大体教部)在我国儿童组、少年组及青年组的各级游泳比赛和训练中,仰脉前滚翻转身技术上的错误动作屡见不鲜。据报道,1991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全部比赛的犯规总数为11人次,其中仰泳犯规为8人次,占犯规总数的72%。近两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