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乔治·吉辛的《文苑外史》描写了在十九世纪末英国出版业急剧商业化背景下作家特别是严肃作家的困境。本文从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作家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和作家在社会关系中的异化等三个方面展开,全面的分析了小说中作家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作家迁徙是20世纪40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茅盾、废名等作家因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四处迁徙,是作家个人性迁徙的典型;香港文化人大营救是作家集体性迁徙的典型。作家迁徙呈现出自身特点:作家集体性迁徙与个人性迁徙并存,作家迁徙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作家迁徙促进了抗战文学的繁荣与文学空间的拓展,对抗战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今天,大众传媒改写了文学的生态,对作家这一群体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严酷的生存法则和传媒语境,作家身份开始衰落并出现异化,作家与传媒逐渐携手并进,作家“明星化”成为当下文坛的一道特殊风景。作家被关注依靠的不再仅仅是作品,而是传媒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文学奖的造势就是传媒与文学合谋的典型例证。在作家创作的自由度越来越高,自主性越来越强的信息时代,作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却在趋于淡薄,许多作家更关心的是文字操演的技巧、作品的展示价值和经济收益。作家的主体意识急需重建。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作品中,总是隐约地出现一个孤儿的形象。孤儿是中外作家创作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它们具有多重的含义:有的反映了作家的命运观,有的反映了作家对文化冲突的认识,有的是为了博得世人的同情,有的是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中外作家以其独特的笔法创作了一大批孤儿故事。  相似文献   

5.
先锋派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本文以先锋派作家的创作特征为主线,首先介绍了先锋派作家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的研究意义;接着重点介绍了先锋派作家突出的三个创作特征:叙述形式的新颖性、小说功能的多样性、文学语言的实验性;最后介绍了转变中的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并认为"先锋精神"存在于"先锋派作家创作特征"之中。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河流     
白桦 《语文新圃》2010,(3):20-21
作家和作家的作品是分不开的,因为作家的作品无可避免地充满了自己的生命体验。我今天想谈的就是我的文学和生命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作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压抑着作家的灵魂使其处于难堪的局面.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阻挠才使得作家进一步思考生活、探索人生.从而激发作家进行创作的欲望.因此,不同类型的体验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作家,给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8.
青岛的文学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高峰景象,形成了教育界的作家群落。一批作家云集青岛大中小学教育领域,各类文学体裁佳作连篇。青岛的风土人情、学校师生生活成为创作素材,一些作家的创作生命在青岛得以升华。青岛教师作家队伍的壮大和文学创作的繁荣缘于青岛优越的地缘优势、兴盛的城市文化产业,教育的重视与普及为教师作家创造了生存的栖息地,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创办构筑起教师作家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9.
"作家细读"是作家传记的着力点,甚至是其目的.传记作者通过"作家细读",对作家生平中有意义的但被历史叙述有意或无意遮蔽、擦除的"琐事"、"心事"的深度解读,从而揭示作家隐秘的心灵纹理以及情感脉络.注重作家细读的作家传记无疑构成了对文学史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文学具有社会性,作家庄具有社会责任感。在市场经济君临一切的今天,一些不严肃的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了,究其根源是作家精神品格的浊化。在创作过程中表现为主题与题材的俗化和作家文字辞采功力的有意弱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陈毅元帅的战争诗词是20世纪生动形象的革命战争史,又是壮美深沉的民族精英心灵史:在审美上既重风骨,又富意境;在形式上古近体并重,且创作颇丰。陈毅其人品性高洁,风骨凛然,其诗亦然,是20世纪传统诗词当之无愧的大家。  相似文献   

12.
诠释学作为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以前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到了20世纪,诠释学由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诠释学的哲学转向与世界意义的多元化转向并行。随着古典诠释学向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转换,诠释学不再仅是对经典文本的诠释而具有多元化的意义,从而为自己找到广阔的诠释空间,因此在诠释学的视野下比较诗学也具有更加开放的被诠释可能。以诠释学为背景,进一步探讨比较诗学在学理意义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便会发现:比较诗学之“比较”不是工具论意义上的一种手段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为比较诗学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诱导性与强制性的叙事本,实质上左右了观众对影片意义的理解方式,同时为影片的全部意义提供一个潜在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对观众接受、体验方式的角色定位是电影制作极为重要的环节。电影观众便成为一个由电影的制作、观看与观看情境共同建构的电影叙事体系中的角色,一个我们可以潜入其中“窥视”影片内容的“假想替身”。不论是作为“窥视”、“先知”还是“认同”,观众都已经成为电影叙事本中的一部分,观众都被建构为叙事的主体并与影片的作共同“生产”影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研究,在理论上可弥补我国对政府投资项目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上防范政府投资项目风险,减少政府投资项目损失。在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特有的特点,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详细分析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质量风险、债务风险、效益风险和政治风险。管理政府投资项目风险重点在于加强干部教育和完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先秦汉语动词作主语、宾语跟名词作主语、宾语是不同的,先秦汉语动词作主语、宾语有四种不同情形:动词作主语、宾语;动词作主语、宾语后活用为名词;动词作主语、宾语时兼有名词性质;动词跟作主语、宾语的词是不同的单位。因此,先秦汉语动词的活用和兼类就少一些。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家教指南》2016,(6):58-70
敦煌地区的莫高窟和榆林窟盛唐至五代洞窟壁画,以及藏经洞出土绢画、版画、纸本画中,出现一些携抱童子的男性图像。通过比较犍陀罗、龟兹相关图像,认为这种特异图像为旷野鬼夜叉。继而检阅有关佛教文献,得知原本啖食童子的旷野鬼夜叉,被释迦佛降伏后皈依佛教。敦煌地区的旷野鬼夜叉图像表明,在当地夜叉已转变成庇护童子的善神。敦煌旷野鬼夜叉图像是在西域龟兹、于阗等地佛教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在敦煌发展过程中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7.
《乡徙》中女主人公由一个把生存需要看成人生第一要义的人,由一个丧失了自主性与自觉性的“异化”的人,成长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人,具有精神独立性的、努力进行自我拯救的人,作品的这种展示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作品在对这一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精神剖析上存在着价值判断的偏差,仿佛下岗不是对人以往拥有的各种社会权力的无情剥夺,而是救赎、启蒙精神氓众的治世良方,因此不能不说作者对弱势群体精神世界的如此解读是遗憾的。  相似文献   

18.
读诗论札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字的艺术。本文从"诗"字构成之义谈及:诗者,言也;诗者,寺也;诗者,持也;诗者,思也;诗者,私也。以及与"诗"音的"狮、师、蓍、施、尸"等字相关意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原本之意。  相似文献   

19.
Teaching practitioners in all education sectors commonly face expectations to engage in ‘learner-focused’ teaching, although the term is defined and interpreted in a myriad of ways. In higher education, some studies have examined links between learner-focused teaching and academic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which investigates the ways in which practitioner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 areas conceive of, and report,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eaching. For 344 lecturers in a polytechnic in Singapore, data from th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Inventory indicated that these lecturers, as a group, reporte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eacher-focu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Further, lecturers teaching a subject in a ‘hard’ discipline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a teacher-focused approach to teaching for that subject. Conversely, those lecturers teaching a subject in a ‘soft’ discipline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a learner-focused approach.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staff development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教师为读者对象的教学类期刊订数普遍滑坡,而<小学教学设计>2008年的邮局订数却再次跃上新高,成为同类刊物的佼佼者.<小学教学设计>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在于有明确的编辑思想,面对变化的期刊市场,面对动态中的小学教学改革,能始终瞄准定位,以变应变,变中出新,以新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