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利用Gaussian 03W程序,在LANL2DZ基组,对三羰基茂卤钼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进行了全结构优化复合物体系的构型,振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物体系的结构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单点计算,结果表明,钼原子位于环戊二烯环上形成半夹心结构。复合物的键角、键长、Wiberg键级、原子电荷和体系能及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分析表明,钼原子与环戊二烯之间通过p-π和d-π作用形成"氢键",环戊二烯碳上的p电子向钼原子的d轨道转移,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LanL2DZ方法,对三羰基氯苯钼的构型进行优化,复合物的键参数、原子电荷、前线分子轨道及能量表明Mo…C6H5Cl靠p-π作用结合,羰基氧和金属原子的电荷向羰基碳和苯环碳转移,Mo…C之间形成类“氢键”,特征振动显示在219.9 cm-1为金属在苯环上作来回振动吸收,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3.
一、有机物结构中的数量关系1.有机物分子中的价键数规律:碳(IVA族)原子形成4个价键,形式有-C-,-C=或-C≡;氮(VA族)原子形成3个价键(除-NO2中的N外),即N≡,-N=或-N-;氧、硫(VIA族)原子一般满足2个价键,O≡或-O-;卤素(VIIA族)原子一般形成1个价键,即-X;氢原子形成1个价键。2.不饱和度“赘”的计算。①CnHm的不饱和度:赘=(2n+2-m)/2;②CnHmOw的不饱和度:赘=(2n+2-m)/2(即O的介入不引起赘的变化);③CnHmNw的不饱和度:可把N看作C,但比C少结合1个H,如C2H5O2N,赘=(2×3+1-5)/2=1或将分子式变式为C2H5O2(CH),则赘=(2×3+2-6)/2=…  相似文献   

4.
采用从头计算理论,对C2H2中的π键与HX(X=F,C1,Br,I)形成的典型X-H…π键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复合物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各体系的结合能和BSSE,并对计算结果在几何结构、电荷分布及静电势和能量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2H2…HX(X=F,Cl,Br,I)复合物体系随着卤素原子序数的递增,键长等参数都出现了周期性增加,复合物的结合能在整体上呈现减小的总趋势,与之对应的X-H…π相互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5.
Cr(CO)6是典型的羰基配合物。其构型为正八面体,成键时Cr原子采取矿d^2sp^3杂化,CO分子与Cr原子之间以σ—配键结合。CO提供的是5σ分子轨道中的一对电子,Cr原子的dxy轨道(有孤对电子)与CO分子的2π反键轨道重要形成π—配键。由于这种π—配键的形成所产生协同效应,是Cr(CO)6稳定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BX3(X=H,F,Cl)与C‖C之间通过p-π作用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各复合物中BX3均位于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于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BH3与C‖C的作用是由π键中的电子通过向B的空p轨道转移而形成,但BF3和BCl3与C‖C的作用只是通过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复合物的形成使分子的振动光谱随作用的强弱而出现一定的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7.
例1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较多;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较多。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D2A B.C2B C.C2A D.D2B解析本题考查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特点及与能量的关系。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A形成稳定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较多,说明A的非金属性强于B。同理,C形成稳定离子时吸收的能量较少,说明C的金属性强于D。再根据A、B得到2个电子,C、D失去1个电子均达稳定结构,可知C、A最有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  相似文献   

8.
有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酯,分子结构通常可表示为R-(C=O)-O-R’,其中-(C=O)-O-是酯的官能团,称为酯键,在一定条件下,酯键中的碳氧单键可以断裂:-(C=O)-O-R’,断裂后的烷氧基-OR’能够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二苯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二苯醚的苯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对二苯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体系能量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二苯醚的亲电取代反应.二苯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5.258 03a.u.(3 299.466 4 kcal.mol-1)]很大,O23-C1单键不可自由旋转.当C1-O23-C7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534.885 08a.u]最低,为最稳定的优势构象.二苯醚中苯氧基表现为吸电基,它的作用使邻、间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少,使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对位反应的途径最有利,苯氧基主要表现为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10.
价键理论对CO分子结构的解释是粗浅的,它只侧重于电子配对成键,忽略了各原子对分子的贡献,不能令人满意,并振论对CO分子结构的解释也显出许多不足之处,分子轨道理论对CO分子中C、O原子端电子是哪对α电子及成键的又是哪对α电子并没有详细的加以解释,本文从羰基配合物的稳定性入手,  相似文献   

11.
正1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哪一种更快?有些同学认为:乙烯分子中存在"C=C",而乙炔分子中存在"C≡C",乙炔比乙烯更不饱和,应该更容易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其实不然.反应的快慢取决于不饱和键断键的快慢,而不取决于不饱和键的多少,"C=C"(键长1.33×10~(-10)m)比"C≡C"(键长1.20×10~(-10)m)更容易断裂,故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更快.由于双键中的不稳定键较三键中的不稳定键更易断裂,由此,如果一个分子中同时存在双键和三  相似文献   

12.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上对间二氮杂苯与水形成1:1,1:2和1:3复合物的氢键结构进行几何优化和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复合物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所有稳定复合物结构中形成一个N…H-O氢键并终止于O…H-C氢键的氢键水链构型最稳定。氢键的形成使复合物中水分子H-O键振动频率减小(红移)。NBO分析表明,最稳定的1:1,1:2和1:3复合物发生分子间电荷转移总量分别为0.0266e,0.03298e和0.03786e。同时,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TD-B3LYP/6-31++G^**水平计算了间二氮杂苯单体及其氢键复合物的第一^1(n,π^*)激发态的垂直激发能。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研究了苯甲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甲醚的甲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甲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甲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甲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ΔE=0.006 31 a.u。当C1-O8—C7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344.429 48 a.u]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甲醚中甲氧基虽然表现为吸电基,但它的作用使邻、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成为亲电取代反应中心,在邻、对位碳原子上较容易被亲电试剂进攻,甲氧基为邻、对位定位基。亲电试剂Me+与苯甲醚反应形成的各种碳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差异不大,电子效应是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DFT)计算方法,在UB3LYP/6-311 G(3d,2p)水平上优化了后过渡金属正离子乙炔络合物M(C2H2) (M=Co,Ni,Cu)不同自旋态的稳定几何构型,并对此络合物体系的全部振动频率进行了计算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低自旋态络合物能量均比高自旋态络合物能量低.能量较低的高自旋态M 与C2H2在形成络合物时,M 的价电子自旋要发生翻转,形成稳定的低自旋态络合物.根据振动频率值分析过渡金属正离子乙炔络合物M(C2H2) 中的最弱键是M-C键.不同的过渡金属正离子M 在不同的自旋态络合物中活化了乙炔的C-C三键和C-H键.  相似文献   

15.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BX3(X=H,F,Cl)与C=C之间通过p-π作用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各复合物中BX3均位于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于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BH3与C=C的作用是由π键中的电子通过向B的空p轨道转移而形成,但BF3和BCl3与C=C的作用只是通过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复合物的形成使分子的振动光谱随作用的强弱而出现一定的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16.
CO与过渡金属可以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叫羰基配合物,CO的分子结构式为C≡O,在与金属配合的过程中,C端和O端都具备提供配位电子到金属的空的价轨道中而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的条件,究竟发生在哪一端呢? 要回答此问题,得从CO分子结构上加以讨论。CO的分子轨道是由C的原子轨道和  相似文献   

17.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8.
氢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当氢原子与其它原子进行反应时,可形成一系列的氢化物,有离子型氢化物,共价型氢化物,过渡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其化学键也可分为多种,有离子键、共价键、缺电子多中心氢桥键,还有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等等。第一,共价单键。这种化学键存在于多种化合物之中。当氢原子与C、N、O、S、P、卤素等非金属组成化合物时,氢原子以共价单键和另一种原子结合,因此又叫共价型氢化物,如H2O、NH3等。还有一种氢化物是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H ,当H 接近其它原子时,能使其它原子变形,形成配位共价键,所以除气态离子束外,H 必定和其它原子或分子结合形成如H3O 、NH4 等离子,再与异号离子结合成分子。第二,离子键。形成这种键时,氢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H-离子,与正离子之间靠静电吸引力结合。但由于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很小,形成负离子的趋势低于卤素,所以只有与电正性高的活泼金属才能形成盐型氢化物和复合型氢化物。如NaH、CaH2、LiH和Na[BH4]、Li[AIH4]等。第三,氢键。以氢原子为中心形成的X—H…Y键称为氢键,其中X和Y都是电负性较大,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  相似文献   

19.
1.会熟练写出呼吸作用化学方程式并配平例1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CO2,若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A.231A摩尔B.112A摩尔C.6A摩尔D.3A摩尔解析:根据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可得知:同样消耗1摩尔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摩尔数的3倍。所以答案选D。2.同一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分析例2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的CO2释放量相对值为0.6,而O2的吸收量相对…  相似文献   

20.
含有大π键(亦称为离域π键)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具有大π键的分子称为共轭分子。理论与实践证明,含有大π键的体系比较稳定,因此,分子或原子团中力图形成较多的、较大的(多原子的)大π键。在众多的无机化合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分子或离子为共轭分子,它们的结构不能用经典的结构式表示,只能应用大π键的概念来加以处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判断无机共轭分子结构的一般方法。 1.首先应用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或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将分子中各原于以σ键构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分子骨架;若分子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即中心原子以sp或sp~2杂化轨道键)。则有可能形成大π键;反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