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身体在历经长期被规训、被遗忘的悲剧性历史命运之后,终于成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身体"话语"成了强势话语。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对身体问题的关注不仅应表现为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更应该确立一种全新身体观,并据此反观当下教育中的身体。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肉体享乐盛行的现实背景下,教育必须承担起理性观照身体的重任,使青少年对身体保持一种敬畏。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应该是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鲁洁教授语),对人之身体的关照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自尼采以来,身体从被压制、被遮蔽的历史命运中觉醒,道德教育也在压制、否定身体的道德教育和物化、规训的道德教育后,重新审视自我,开始诉求生命的发展与身体的关照。  相似文献   

3.
身体的“教育学意味”——兼论教育学研究的身体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柏拉图始就存在着对身体的古老敌意,认为灵魂与身体对立且高于身体,因而身体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长期处于缺席状态,于是“身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学问题”被提出来。要回到“身体”,我们首先需要对身体本身进行“思想”,一是何谓“身体”?二是为什么要回到“身体”?回到“身体”,对教育及教育学意味着什么?教育学的身体转向的独特意义在于让身体在教育学中拥有自身的位置,让身体的教育学意义从遮蔽走向敞亮。  相似文献   

4.
批判与反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学在诞生之初就与实践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后的教育学因遗忘了实践哲学而走入了迷惘之境,同时也因实践哲学的复兴而走向新生。面对西方实践哲学的复兴,当下的我们该如何让教育学说中国话?为此,本文在阐述中国哲学和“教育学”的实践特质的基础上,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对中国的教育学进行了批判反思,以为中国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5.
审视教育中的"身体"--兼论教育中的"身体惩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的教育学意蕴并没有引起教育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视,事实上,身体(及其所蕴含的人的生物性)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基础。通过审视身体在教育中的地位与意义,探讨身体诸题(如生命的身体、消费的身体、被规训的身体、身体智慧等)的教育学意蕴,进而探索一种“体”“现”教育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原来,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由我们搞出一套东西,然后交给教师,让他们照着做,这叫理论指导实践。现在,这种自认为科学、专业的教育学受到批判,理论理性被认为必须依据实践理性重新书写。在这里,人们越来越相信,理性的行动能够而且在某些方面必须先于理性的原则。这种实践转向最初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最终在分析教育哲学中,教育理论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浅析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以及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背景下身体的"娜拉现象":一方面,身体由屈从和附属于精神、理性、灵的过去,逐渐苏醒并走向台前,作为一种新的感性资源被重新发掘与认可;一方面,文学创作中对身体资源肉欲与暴力的书写,消费文化中对身体崇拜的无休止炒作,使身体与意义分离,成为空洞的符号,陷入另一种权力与话语编织的规训之中。身体走出了过去的阴霾,身体却陷入了新的迷惘,身体的"娜拉现象"由此而产生。  相似文献   

8.
国民性"被纳入教育学的话语体系,既是教育学学者对相关实践与理论问题的自觉回应,也是对其学术使命的积极担当。教育虽为国民性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条件,但也不应被赋予各种无力承担的"厚望"与"误望"使其沦为"众矢之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本身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国民性之养成的本质乃是主体"文化化"的过程,国民性之改造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自觉"。教育改造或养成国民性虽责无旁贷,亦顺理成章,但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也不应忽视。确证教育之于国民性养成的限度,对审思教育学的学术边界亦具有启示意义,是教育研究、教育学走向成熟的方法论自觉。  相似文献   

9.
透析身体与教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是破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一个视角。我国主流教育学围绕以医学、生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知识所建构的身体观,是学生身体科学化的重要依据。身体的人文性正在消失,其后果是:学生的身体变得缺乏灵性,被众多的规律、规则、规范所裹挟。为了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救赎,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的身体观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10.
解放教育学与教师权威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教育学力求唤起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觉醒,而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形成,二者看似矛盾.随着解放教育学与教师权威的冲突的演变,解放教育学与教师权威必将走向融合,形成解放的教师权威,彼此达到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们时代的教育学教育——以教师的教育学教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的教育。教育学教育的对象涉及师范生、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师、非教育职业的大众。就针对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学教育而言,需要以时代为背景,确立教师立场和实践立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育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激发教育学之趣,引发教育学之需,形成教育学之养,养成教育学之眼,培养教育学之觉等。  相似文献   

12.
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兼论教育学的基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的用处和价值已有多种认识与理解,但由于缺少整体的人类这一标杆,而缺失了面向人类幸福的教育学。与之相比,相关学科都以不同的方式与人类幸福联系在一起,并因此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最有价值的教育学,是与人类幸福息息相关的教育学。具体体现为:是成为人类生活方式或者存在方式的教育学;是能够在对生活的直观中,深度介入人类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意义的教育学;是既能面向人类的幸福,也能直面人类的苦难的教育学。要实现教育学的价值,必须回答教育学视野中的"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以教育学的方式追寻和获得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回顾学科教育学研究近年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目前学科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到目前为止,关于学科教育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的认识模糊不清,分歧明显。学科教育学与相邻学科关系问题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尚不能令人信服。对学科教育学的内容体系的构想,有的过于庞大,且问题明显。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对涉及学科教育学科学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再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多元视角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技术视角的缺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对话难的局面.从人文主义的技术视角来看,教育与技术具有内在一致的品性,且二者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实现"一体两面"的辩证统一.这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分工与对话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尽管民族教育学和教育人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不能相互等同或相互取代,因为两者在词源、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成果、重点考察的对象、研究的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观念和研究目的及研究功能方面均不同,所以不能把两者相混淆或在同一层次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的内容体系是一个长期以来得到人们的关注,但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教育学教材大多存在内容庞杂、贪多求全,缺少深度、逻辑性差,叙述枯燥,语言贫乏等诸多缺点。确立教育学内容体系的主要依据应当是该课程的目的。作为一个未来的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学这门课程主要应达到三个目的,即获得教育的基础知识和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掌握教育的一般艺术。与此相适应,教育学的内容体系应当由教育原理、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等三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的生命之维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当生命被确立为教育学的基础性、核心性概念的时候,就意味着教育学将从对生命的思考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学科视野,形成教育学的概念、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同时也意味着教育学选择了生命作为研究教育现象的切入口,建立起自己思考和研究的视角,即从生命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和阐发教育活动。由此出发,教育学需要确立实践性介入式的理解生命的方式,成为一种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教育学。在批判的维度上,教育学的底蕴是批判教育学,它需要对所有有关生命本身的理论探讨、实践进行系统剖析,明辨其得失;在建构的维度上,教育学的实质是建构性的实践教育学,它追寻的是为教育世界中理想生命的生成,建构出合乎其历史与逻辑的理念和方法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多学科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围绕“学校--教师--社会”各个层面,对师资建设进行整体性理论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从教育学的角度入手,应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双主体”教育理念;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强调“校本管理”,凸现“教师为本”理念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分析,提出提升教师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得形而忘意——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察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研究文本,可以发现教育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需要清理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不同形态的研究路向,即"批判性"研究、移植性研究及教育学科学术的"建设性"研究。这些问题"得形而忘意",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人们对教育研究的学术认同。反思之,我们应确立中国是教育研究应该关注的基点、教育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研究的家、是教育学的生命所在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