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徐渭放风筝     
徐渭是明代文学家,他不但写过《风筝诗》,还爱放风筝。有一年,杨柳垂青时节,屋外大家都在放风筝,徐渭放下了纸笔,也拿着风筝出去了。他来到不远处的静园,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放风筝了,但奇怪的是,大家都挤在静园的一侧。徐渭感到很奇怪,放风筝的人挤在一起,风筝线密密麻麻,随时都可能绞成一团。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到了一首诗,诗的题目是"你到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孩子"。诗中这么写道:放风筝的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孩子,就是堆雪人的孩子,放风筝的孩子,就是粘知了的孩子,放风筝的孩子,就是捉萤火虫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放风筝     
放风筝啰!放风筝啰!星期天,一群欢快的孩子,带着自己的风筝来到了新世纪广场放风筝。我也很想放风筝,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风筝     
放风筝,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项活动。但在城里放风筝,没有在农村放风筝那么顺畅尽兴,往往受到多方面的牵扯和阻碍。作者详细描写了城里放风筝的具体情形,并抒发了自己的深刻感受。你放过风筝吗?如果以"放风筝"为题写篇作文,你准备怎么写?  相似文献   

5.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二月忙着走亲戚,三月忙着开学,这都四月了,再不放风筝你就out了!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会在清明节放风筝,在上面写上灾病,将风筝放飞后把线剪断,祈求疾病离开。发展至今,放风筝已经逐渐变成了一项运动,一种娱乐方式,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符号。不信推开窗看,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正在天空中竞相翱翔,别提有多漂亮了!春意盎然,阳  相似文献   

6.
放风筝     
“放风筝去喽!放风筝去喽!”,星期三那天,阳光灿烂,趁着这个好天气,我们全班同学要去放风筝了。 来到操场上,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各自早已准备好的风筝。  相似文献   

7.
古贝 《家长》2012,(5):45-45
5月,春风拂面,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不妨挑个晴朗的日子,拉着孩子的小手,到户外运动运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放风筝。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放风筝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放风筝     
王浩宇 《辅导员》2009,(13):51-51
星期天,我和好朋友思明到学校的操场去放风筝。 我们到了操场,放风筝的人真多呀!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试飞,有的在组装风筝,还有的在检查风筝有没有故障。  相似文献   

9.
好不容易才盼到了放假的日子,我迫不及待地拿着已经买了多时的风筝到广场去一展风采。双休日爸爸也放假,于是爸爸也加入了放风筝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放风筝     
秋天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可是在一些地方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你能在图中找出不适合放风筝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11.
让孩子玩吧!     
芮彭年 《中国德育》2008,(11):67-70
一名孩子写道:“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到人民广场去放风筝,我兴奋极了。当我们乘车到人民广场时,广场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放风筝了。我拿出‘老鹰’风筝,拉着线把,爸爸将风筝高高举起,站得远远的,等到风一吹,爸爸马上松掉风筝,我拉着线把就跑,风筝慢慢地飞了起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的风筝越飞越高,不一会儿,线快用完了。  相似文献   

12.
放飞孩子     
草长莺飞,春暖花开,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周末我和女儿来到河滨公园放风筝。  相似文献   

13.
下午第三堂课女儿班里组织学生放风筝,出于对女儿的关心,我到操场上看女儿放风筝.  相似文献   

14.
放风筝     
我叫爸爸放风筝,爸爸教我放风筝。我叫爸爸放,爸爸教我放。  相似文献   

15.
[案例] 《放风筝》是我任教二年级看图说话课用的一幅画.画的是三个小朋友在湖边的草地上快乐地放风筝。上这一课前.我特意去买了一个风筝,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放风筝,让他们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感受。  相似文献   

16.
放飞     
又是一年芳草绿,学校一年一度的放风筝活动来临了。清明前的一天,天空蓝湛湛的,太阳红艳艳的,风儿轻悄悄的,同学们风筝还在手中,心儿已经飞远了。  相似文献   

17.
周末带孩子放风筝,当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时,人们的喝彩声接连不断,放风筝的人更是眉飞色舞……作为一名教师,这样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课堂教学也能有如此场面,那该多好呀!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与放风筝有着共性。一、由放风筝探析师生关系的建立风筝能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展示风采,主要是凭借那根线和人的引导,风筝、人、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和谐。师生关系就像放风筝:学生是风筝,教师是放风筝的人,那根连接人和风筝之间的线就是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如何放风筝,这是间接学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自己去放飞一只风筝,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是学生亲身经历,在放风筝过程中感受到放风筝的快乐,体验到放风筝的技巧。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层面,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层面,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放风筝     
偶见街上小儿放风筝,拖着一根棉线满街跑,嬉戏为欢,状乃至乐。那所谓放风筝,不过是竹蔑架上糊一点纸,一尺见方,顶多底下缀着一些纸穗,其结果往往是绕挂在街旁的电线上。常因此想起我小时候在北平放风筝的情形。我对放风筝有特殊的癖好,从孩提时起直到三四十岁,遇有机会从没有放  相似文献   

20.
放风筝     
刘洋  张中群 《红领巾》2007,(10):52-54
春天到了,嫩草已经吐绿,那毛茸茸的嫩草多么令人欢喜。天气变暖和了,灿烂的太阳抚摩着大地。孩子们脱下了厚厚的外衣,去操场上放风筝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