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忠江 《钓鱼》2009,(19):13-15
一、钓具组合不合理。一些钓友在多数为鲫鱼等小型鱼而没有或少有大鱼的池塘垂钓时,仍用长竿、粗线、大钩、大漂、重坠。使用短竿、细线、小钩、小漂、轻坠的钓友于他们同池垂钓,获鱼是他们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而他们却收获甚微。问他们为什么用这样的钓组,回答说是十白碰上大鱼,这样的钓组有把握。试想,用钓大鱼的钓组,进行钓鲫,高温季节生口鱼咬钩猛时还可勉强使用,如在早春、晚秋温度低时使用,由于长竿线粗、漂大、钩大、坠重,钓点离钓者又远,鱼吃口很轻,用轻口漂尚不容易看清吃钩信号,粗大的钓组恐怕连信号都看不到,怎么能钓到鱼呢?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钓鱼》2006,(14):23-24
一、确定鱼层的基本方法 在到达一个钓场后。要找准鱼所处的水层,必须首先明确你所垂钓的目标鱼,然后根据目标鱼的密度、天气状况以及水情确定应该垂钓的水层。比如我们将鲢鱼作为对象鱼,这种鱼本身就生活在水的中层,如果气温较高,气压正常,鱼的密度还可以。水深2米左右,我们一开始就将钓棚设定在水的中下层(比如1.5米),  相似文献   

3.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莱州湾畔,每年的8-11月,是垂钓痴鱼(学名虾虎鱼)的黄金季节。在最佳的垂钓日子里,沿海垂钓者络绎不绝,估计至少也有数百人之多。在垂钓过程中,挂钩、丢坠、断线的事故频频发生。有一次我到三山岛老港钓痴鱼,因不了解海底状况,一连丢了6挂钩坠,一挂新买的钓线也所剩无几。算起来虽仅是10元左右的损失,却使垂钓的乐趣大打折扣。其他钓友,也常有类似的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增强海等垂钓的诱鱼效果,我将海丰坠改进为诱鱼坠。其方法是:在坠上用钻打两个孔,一直打通(通心坠应避开穿线孔),直径3-5毫米。再找一块海绵,用剪刀剪成小块,其大小以塞进坠的孔内掉不出来为宜。垂钓时,根据季节、鱼种不同和水域情况,将海绵前上不同的诱鱼刑(各种鱼饵添加剂或食用香符、曲酒等),再将海绵塞进坠的孔内。在上鱼、换饵收竿时重新换上一块蘸有诱色剂的海绵。经过垂钓实践效果明显,特别是用串构或散约垂钓效果更佳。海竿垂钓诱鱼坠@刘奎柱!河北献县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12)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  相似文献   

7.
谈乐而又愁     
我们几位钓友都酷爱钓鱼。凑到一起,无疑也尽谈论垂钓的好处和乐趣。但是一谈到钓处,又都不约而愁。按说,我们这地处黄、淮的地域,沟、河、汪、塘、库到处可见,垂钓天地广阔,有水必有鱼,何愁之有?但我们这里用药毒鱼、炸鱼、电鱼等灭绝鱼源的行为到处可见。所有的塘、库和大部分沟及部分河段都护着养鱼不让钓。没护养鱼的水面鱼已基本绝迹,所以我们钓友谈乐而又愁。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09,(3):22-23
早期的台钓钓技以底钓为主,对中上层的接口信号认识不够,没有被纳入技战术范围。日常休闲垂钓中,除偶尔有翘嘴鲌一类的上层鱼接钩,出现明显的黑漂和大移漂信号能钓到鱼以外,对中途截钩的鱼讯多半是视而不见的。  相似文献   

9.
风云悬坠钓     
不知从何时起,某个东瀛哥儿为钓琵琶鲫,即我们所说的高背鲫,因此鲫习性似鲢,居半水而泳层不定,故悬坠双钩索钓之,此乃悬坠钓法之雏形。尔后传至台湾,又经诸多玩家改进完善,得以演化成今日之悬坠钓法,主要是悬坠钓底层鱼,并规范其动作,装备及配组力求精致,特别是在垂钓理论上大有突破,一改过去静态守鱼为动态引钓,以此钓鱼技法施于淡水手竿垂钓,即大显霸王征兆,所向披靡。80年代末,又由台湾钓人引人推广,悬坠钓法在大陆迅速发展(故俗称为“台湾钓法”),普及之广,传播之快,一如江浪,更似春潮,一时间,中华钓坛沸沸扬…  相似文献   

10.
刘定龙 《钓鱼》2010,(11):14-15
钩、竿、线、标、坠、饵等钓鱼的六种武器中,坠的讲究似乎不多。当我们梳理一下坠子在垂钓中的作用,便会惊奇地发现,坠子居然处在“一票否决”的地位。坠子在垂钓中大体有以下几个功用:参与抛投竿,使抛投方便;绷紧坠和浮标或竿尖之间的钓线,使鱼摄食后浮标、竿尖或手感能得到鱼讯:定位钩饵,使饵料不脱离鱼钩;  相似文献   

11.
海河 《中国钓鱼》2007,(10):29-29
现在退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钓鱼人的队伍也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垂钓方法也越来越多,鱼也越钓越刁滑。要想多钓鱼,钓好鱼就必须多动脑筋想办法了。通过一年多的垂钓试验证明一种用星漂单钩双坠(专钓草隙草洞)和双  相似文献   

12.
邹思全 《垂钓》2006,6(3):7-7
传统钓法凝聚了中国几千年钓鱼文化之精华,久传不衰,至今仍有许多钓友使用。它的装备简单,投入少见效快,垂钓时可随心所欲地选择钓点,哪儿有鱼搬哪儿去,机动性很大,深得工薪阶层和广大农村钓友的青睐。而当年“台钓”刚传笔我国的时候,尽管其先进的设备、精湛技术和商品饵料的应用都让我们大开眼界,不过其昂贵的设备投资也让许多钓鱼人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3.
钱邦伦 《钓鱼》2005,(13):36-36
在江河垂钓,由于江底高低不平,险滩急流多,石缝多,水下情况复杂,给江钓带来许多困难,容易造成断线、丢钩、失坠、跑鱼等现象。笔者在多年的江钓实践中,不断探索,改传统铅坠为石坠,不用成本较高,对自然保护不利的铅、锡材料,而是就地取材.用鹅卵石(铅坠)。鱼吃饵吞钩时,让石坠自然脱落,以减轻钓线的负荷与损伤,避免鱼脱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钓鱼》2007,(7S):23-25
(三)风。毋容质疑,风对垂钓的影响非常直接,适宜的风力、风向会使鱼吃食欲望增加,对钓鱼非常有利,而夏季无风或秋冬季凛冽的寒风会造成鱼集体停口。归纳起来,风对垂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清 《中国钓鱼》2006,(6):30-30
在水库钓鲢、鳙时大多数钓友都采用“定位浮钓”的方法,在我们毕节地区更是盛行。在垂钓过程中,由于不断抛竿投饵,定位通心坠一次次地在主线上上下滑动,不断对主线进行磨损,时间一长,受磨损的渔线在抛竿时会出现“放炮”或一旦钓着大鲢、鳙就有可能断线跑鱼,造成损失和遗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人通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最后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李德顺 《钓鱼》2005,(3):15-15
未钓之前先找底,不见底来鱼无踪。 饵料松软似棉絮,鱼儿吃的更轻松。 千万不要汤面饼,又粘又硬咬不动。 垂钓大鱼饵对路,逮小鱼儿要加腥。 二力平衡是原则,平衡打破是鱼情。 调五钓三抓钝口,鱼漂上送多半空。 风大浪高钓重铅,水面如镜就钓灵。 调钓灵钝依鱼情,灵活运用靠悟性。 有口无鱼吃得凶,调高钓高钩不空。 鱼多口杂钓跑铅,有鱼猾口孔雀翎。 钓换练饵就得软,速钓鱼饵雾化好。 小钩细线要灵巧,这样才能钓得底。 抛竿准确求落点,水下鱼儿才集中。 看准鱼讯就扬竿,前推上扬竿成弓。 钓无定法自运用,勤学苦练方成功。 斗智…  相似文献   

17.
在江河垂钓,由于江底高低不平,多乱石枯树及沉底杂物,加上滩险流急,给垂钓带来许多附难,容易发牛丢钩失坠、断线跑鱼等令人遗憾之事。在这些地方,若使用铅坠,不仅成本高,而且丢失铅坠多,还会污染水体,不如用石块做坠(沉头)。鱼吃饵吞钩,让坠石自然脱落,既可减轻钓线的损伤,避免鱼儿逃脱,又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泥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滩水域的一种小型鱼类,头大嘴大身体圆滑,个体大多在10~150余克之间,肉质细嫩鲜美,只有一根总骨,是高档水产品之一,市场售价每500克在12~20元之间。浙江的马中湾水库是一个临近大海的滩涂水库,库中就生长着数量极多的野生泥鱼。悬坠钓泥鱼是我们期盼几个月的一次休闲活动。10月的一天,我与另外两位钓友骑车直达钓场西北角。这里曾是各路高手垂钓梭鱼、鲤鱼、草鱼的主战场。随着大型鱼类的不断钓获,留存的大鱼越来越少,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鲫鱼和大量的野生泥鱼。而“竞技派”和“野战派”两大队伍的钓手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9.
刘定龙 《垂钓》2009,(10):32-33
矶竿,原用于海边矶石上垂钓,凭借其抛竿放线优势和手竿的长度特点,能在复杂的海边礁石上将鱼直接提上来。近年来,矶竿多用于淡水钓,被称作“手海两用竿”。  相似文献   

20.
为响应中国钓鱼人“2000年保护鱼和水资源──为爱行动”,我不但在每次垂钓后,收拾干净自己的钓位,而且在回家前,从鱼护中拿出一尾鱼放归大自然。从7—9月约90天的垂钓中,平均每次放归50克以下小鱼10g。进入10月的秋季黄金季节,钓鱼较多,平均每次放 归12尾以上。仅10月18、19、20日3 天,在高桥沟垂钓中每天放归22尾 小鱼。其中有小鲤鱼、小草鱼、小鲶 鱼、小 虎鱼和小马鲢棒鱼等。 我在放流的同时,观念上也有 了转变。过去钓上这些小鱼,很生 气,不是用脚踩死,就是把它抛在干 滩上晒死。而现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