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钓法在野钓中的特点是采用粗线卧底钓,较大的浮漂加硬饵。优点是抗风、流能力较强,对付大鱼有成效,缺点是在不同自然条件下要适合钓所有的鱼种,钓组的灵敏度就显得不够了。尤其在水体较肥、闷热、气压低等自然条件下垂钓,因鱼吃饵动作很  相似文献   

2.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5):32-32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情况,下拉的角度可能因鱼不同  相似文献   

3.
李哲 《钓鱼》2005,(7):31-31
悬坠钓在速钓鲫鱼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条件。自上世纪80年代悬坠钓的兴起,对传统钓鱼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悬坠钓的影响下,传统钓借助悬坠钓合理科学的用饵和钓组的优势,把更科学的内涵融进到传统钓中,七星漂双钩钓法、星漂沉底钓法、包食钓法,这些都是悬坠与传统结合的产物,现代传统钓。当然,我们在肯定悬坠钓对传统钓影响的同时,也看到悬坠钓在不断地吸取着传统钓的优势,如打窝诱鱼的运用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任志新 《钓鱼》2006,(3):36-36
在自然水域钓鱼,使用商品饵的悬坠钓法要不要参照竞技用饵的法则即既重视饵的腥香品质又注意饵的各种状态?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竞技比赛为了多钓鱼,不得不寻找一种非常适合鱼胃口的饵料,为此钓手们才会潜心研究试配各种各样的“小药”。而自然水域之鱼大都不挑食,腥的、香的、清淡的都会开口。而对饵的状态,野钓应作为重点来看待。否则商品饵开袋即用,导致饵的状态随意性很大,钓鱼效果时好时坏的原因中就多了一条用饵不当。而且这种原因往往十分隐蔽,不容易发现,需要在钓组相同、钓法一样,钓位相邻,钓点无差异的条件下,在与高手…  相似文献   

5.
慈非 《钓鱼》2004,(15):30-30
动态钓法一般是指钩饵在鱼的活动区域缓慢自然下落或人为拉线使饵产生动感,以促使鱼儿捕食的一种钓法。一般用于鱼活动能力弱、食欲不振的场合,与普通悬坠钓法相比,可在鱼讯不佳的情况下提高鱼的咬钩频率,从而提高钓获量。然而笔者在近日的一次休闲野钓时,运用动态钓法的初衷却是被特殊鱼情所迫而采取的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6.
衣善新 《钓鱼》2005,(4):37-37
国际钓法是指世界淡水鱼锦标赛规定使用的钓具组合方法。国际钓法与我国台湾钓法同属于悬坠钓法,国际钓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用悬空坠,二是用单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国际钓法允许钓组在钩前有一个小坠落底,小坠的重量不能超过大坠重量的10%,有小坠的国际钓法钓组又与我国的传统钓法相似,在探讨国际钓法钓组灵敏度的时候,有无小坠钓组的灵敏度情况要区别分析。本文主要探讨国际钓法钓组在静水中的饵钩位移引起的钓组反应。  相似文献   

7.
何书云 《钓鱼》2004,(16):21-21
细线、小漂、小钩饵是传统的钓鲫钓组保证灵敏度的物质条件,这一经验已为广大钓友所认可。那么,在悬坠钓钓系中情况又怎样呢?本文对钩饵大小对鱼讯下坉的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8.
王中兴 《垂钓》2004,(4):25-25
广大钓友都喜欢到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垂钓,但由于很多自然水域水厂“鱼稀,且小杂鱼众多,要想取得好的钓绩确实不易。近几年来,我通过对抛竿炸弹钩钓、手竿台钓、手竿传统钓等钓法进行比较,从中悟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竿炸弹钩钓法。该钓法融合了炸弹钩饵团大、诱鱼快、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6,(23):45-45
上次向太家讲解了“全游动”的钓法及注意点。 这次,向太家介绍可以用全游动钓组瞄准的钓点,和盗饵鱼对策的基本的技巧。 全游动钓法的基本要点是,不管怎么说要使钓饵和诱饵同调,同步。但是即使是在同一个礁滩上也存在着盗饵鱼多的地方和钓点少的地方,因此不要只拘泥于同一个场所,而是尽可能把钓组投向更多的钓点,寻找容易钓到鱼的场所,这也是提高钓果的一个诀窍吧。  相似文献   

10.
张铨 《钓鱼》2004,(23):19-19
一、沉底坠钓组灵敏度低但鱼的吞饵障碍最小 鱼漂等的浮力和坠子等的重力之间建立二力平衡关系时,钓组具有很高的灵敏性。立漂或星漂的悬坠钓组就是处于二力平衡状态。野钓中使用沉底钓组较多,这种钓组重力和浮力不相等,重力远远大于浮力。卧底的坠子的重力与地面支持力相互作用。因此,沉底坠钓组灵敏度显然较低。但是,由于坠卧底,子线弯曲松驰,鱼开始触饵吞饵时不受到坠子阻力也不受到鱼漂上浮力的作用,因此吞饵障碍最小,  相似文献   

11.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12.
李懿 《钓鱼》2007,(5X):35-36
海竿一点式钓鱼:就是将多支抛竿,以塔形的分布打在同一个钓点里。这种钓法主要用于鱼头稀疏,鱼头个体较大,水深面广鱼少的自然水域,多竿多饵多以利快速聚鱼。此种钓法要求钓者需要有较高的抛投技巧,钓饵的落点,以不超过1个平方米的范围内,一旦钓点发窝,就会频频上鱼。此外一点式钓鱼讲究用饵。它要求钓者不要怜惜钓饵。  相似文献   

13.
远方 《钓鱼》2007,(1X):39-40
秋天是钓黑岩鱼的佳期。说到黑岩鱼。流行的钓法有浮漂假饵钓等各种各样的有趣钓法。但大家知道一种在白天大量上鱼的钓法吗?这就是“撒饵钓法”。喜欢钓黑岩鱼者今天可以听听广岛首届一指的名人——中村幸春先生的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1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2):20-21
寻鱼层悬钓:是一种从下层往上引的诱鱼速钓技术。垂钓者在施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1 当你在正常搓饵或拉饵底钓时发现,鱼标在立稳下沉时就出现停顿、上升的漂讯或是上钩中鱼率高的现象,这都是鱼儿离底截食的反应。2当你在实施正常的底钓时,由于误将鱼儿诱集水底大多或是遇到从未被钓过的鱼儿对饵的哄抢等,造成在抢食的过程中,将钩饵推来拱去,搅得窝底浑浊不堪,只见漂动不见上鱼。遇到上面这两种惰况,你就得采取寻鱼层悬钓战术。及时将鱼标下移3-5厘米,缩短水线使双钩饵离底,避开底层浑浊区,寻找鱼儿吃食最佳的水层,这样既解决了漂讯乱的问题,又提高了上鱼速度。如果还出现鱼标未沉到位就有讯号,你仍须继续下移鱼标,直至寻到能连续不断上鱼的水层。这种由下往上的纵向诱鱼悬钓技术,是最常规的钓法,也是多数钓手喜欢采用的一种较为稳妥的诱鱼速钓方法。钓手能始终了解鱼层的高度及走向,并能主动根据其变化而随之应对。  相似文献   

15.
配组钓法     
张炎冰 《钓鱼》2009,(9):17-17
传统手竿钓鱼以一线一钩为主,操作两步走,先用手抛或借助工具将诱饵投到钓点,估计鱼诱来后再在钩上挂饵垂钓,由此而有诱饵粗、钓饵精的习惯。日本人合二为一,配合着坠下两钩和浮标,上钩用雾化饵诱鱼,下钩用另一种饵,主钓。这种上钩主诱,下钩主钓,各司其职而又紧密配合的钓鱼方法称为配组钓法。  相似文献   

16.
平时我们主钓的对象鱼,除鲫鱼外还有鲤、草、鳊、青等。这些淡水鱼,有其共同的基本生活特性:①都是以吸食或吞食的方式将饵食吸、吞进嘴里;②在吃钩时叉卜分机敏,一旦感到有异物时,就会即刻吐饵游走;③视力偏弱,但对白、红、黄色又很敏感;④对活食包括人为造成的活动着的饵食摄食欲望强烈。所以,如能准确掌握鱼的这些基本特性,在装配传统钓钓组时,设法尽量提高钓组的灵敏度,减少鱼咬钩时的阻力和异物,并再在钓组中增加一些敏感色彩,定会使鱼及早发现食物并顺畅吸食大胆吞饵,从而提高钓获率。  相似文献   

17.
于银富  王焕顺 《垂钓》2001,(1):47-47
在传统钓法中,钓者往往都是先打窝再垂钓,有的钓者还使用粘蘸饵,形成了立体鱼窝。鱼情好的话,整个鱼窝的中下层水域都有鱼在游动索饵。如果我们仍按“沉丝待鱼”的千年陈规老技,钓获量定然不丰。轻提、巧拖则是“主动出击”、“送货上门”、“服务到位”的钓鱼法,这种钓法使钓饵在提拖的过程中,死饵变“活饵”,活饵更活。即利用晃动、  相似文献   

18.
拟饵钓技巧     
庞在虎 《钓鱼》2005,(18):42-42
拟饵是用于钓取肉食性且有掠食行为的鱼类,如大口黑鲈、红梢、鳜鱼、鳃鱼、翘嘴红鲇等。使用拟饵钓鱼不是所有的拟饵都能奏效,它的前提是拟饵的大小、形状、颜色必须符合所钓对象鱼的食性。施钓的时间符合被钓对象鱼的习性。虽然用拟饵钓对象鱼较为宽泛,但也必须注意季节和用饵。如果你在钓鳃鱼时用了蚂蚱型拟饵,设想,你一天的努力都可能白费。尽管鳃鱼有掠食行为,但它还是有视觉。换言之,拟饵只有必备了饵的具像,对应了鱼的食性和有掠食行为的鱼,你才有可能钓获。因此,选择拟饵的前提与技巧,就是拟饵使用是否对路。  相似文献   

19.
夏雨龙 《钓鱼》2008,(17):34-34
用拉饵的方法垂钓宜遵从“三适”。常见的适宜于用拉饵的方法垂钓的水体是多小鲫鱼的肥水体。拉饵垂钓的最大优点是诱钓合一,能有针对性地配制各种腥香饵料,能因地制宜地钓底钓浮,上饵速率快、扬竿频率高、中鱼几率大。而小鲫鱼的特点是好集群、摄食积极,虽为底栖鱼但有时也会上浮,  相似文献   

20.
杨元成 《垂钓》2002,2(3):64-64
河南张树成钓友:豆饼钩是广大垂钓者喜欢的一种传统钓法。它的优点是兼有诱、钓两个效果,且不用勤换饵,钓上的鱼个头大。但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发窝子时间长豆饼钩发窝要受水温、水流等因素的限制,一般要1小时~2小时才能见效。并且钓组上的钩没法固定,抛钩时脑线容易缠在一起。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