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开明颇有作为的封建皇帝,“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出现,不仅与其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相关,而且与其依法治国的思想密不可分,“贞观之治”是其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2.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的最大亮点是贞观之治,纵观贞观之治,高效清廉的吏治是其"组织保证",民本思想又是贞观吏治和贞观之治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贞观之风,至今歌咏”。公元627年—公元649年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被称为“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治世的楷模,其政治之清明也一致为后世所仰慕。唐太宗之所以能取得“贞观之治”局面,根本一点就是以一种符  相似文献   

4.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皇帝之一。他既是唐王朝的开创者、巩固者和治理者,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究其“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李世民的用人政策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引入以史为镜的思路。针对现在的青少年对历史知之甚少的现状,以魏惩对唐太宗的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的忠谏,达到“贞观之治”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例,说明振兴中华必须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此高等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应当有机地溶进历史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李南亮 《新高考》2010,(5):77-77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是我国封建时代—位杰出的地主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从627年到649年在位,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使得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改善等,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史称“贞观之治”,从而奠定了盛唐伟业的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政治远见和励精图治的皇帝。他非常重视人才 ,实行开明的人才政策 ,并制定和实行选贤任能的原则 ,为实现“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唐太宗选贤任能的思想和原则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在当前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唐代是辉煌灿烂的一页,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贞观之治”(627—649年)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树立了一座丰碑。贞观之治历经23年;特别是前10年的卓越成就便建起一代盛世,为唐朝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政治远见和励精图治的皇帝.他非常重视人才,实行开明的人才政策,并制定和实行选贤任能的原则,为实现"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唐太宗选贤任能的思想和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进步的作用,在当前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李世民借鉴隋亡的历史教训,制定了“以德治国”的兴国方略,他正确定位君民主关系,兴儒学、重民本、清政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从而出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贞观之治。历史中国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借鉴大唐王朝兴盛的经验,对我们正确理解党中央的“以德治国”方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永华 《陕西教育》2008,(10):92-92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太平盛世——短短的23年,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迅速发展,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代。唐太宗李世民被公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好皇帝。“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的英明帝王”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他的最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教学评析何玉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九年义务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课。这节课介绍的是李渊建立唐朝经唐太宗、武则天到唐玄宗这段历史,年代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人物多,篇幅长并配有七、八幅图画。教学好这节课就...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他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使国家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唐朝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唐太宗也与唐朝盛世辉煌同时名垂青史。隋唐历史,特别是唐朝前期的历史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大题型都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内容等都曾涉及,就占分比例来说,只要有主观题出…  相似文献   

14.
翟宇 《中学文科》2007,(12):134-13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岳麓版比年级下册。对唐朝的历史从第二课开始,就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一“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展示了一代王朝的强盛时代。进而介绍唐朝的民族关系、外交关系和隋唐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中,不知道编者为什么没有把“安史之乱”载入教科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贞观之治     
《红蜻蜓》2024,(15):14-19
<正>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任用贤臣、广开言路,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在《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就是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要把正道呈现给人们。那么,唐太宗是怎样成功地造就了这段太平盛世呢?  相似文献   

16.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封建社会在他统治的二十三年时间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其人格魅力也是被后世研究者所关注的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唐太宗所创作的诗歌内容,分析他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7.
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的关系,是自宋代至今日未解决的一大历史疑案。我对王通生平事迹、学术思想、贞观之治的文化品质,经过全盘考查之后,始有信心来解决这一历史疑案。 首先考查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在本质即文化精神上有无一致性。隋末王通(584—617)河汾之学的思想史意义,是重新发明晚周原始儒学,突破汉代董仲舒以来夹杂法家、神学因素的儒学传统。在与本文论题紧密相关的范围内,王通的主要贡献是,第一,重新发明原始儒学人性本善、人性普遍平等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人性思想乃是政治思想的基础。《中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曾经出现了"贞观之治"这样历史上典型的社会和谐时期。这与以李世民为代表的统治者实行正确的执政国策具有密切关系。《贞观政要》是唐太宗实施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富国强民、经邦济世的政治智慧。对当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王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是一段负有盛名的封建治世,史称“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盛世的出现,首先是大势所趋,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造的结果,也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开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贞观年间,唐太宗与大臣们就如何治国安邦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一系列政治原则和统治思想,有力地促成了“贞观之治”。概要而言,贞观之治的政治精髓  相似文献   

20.
周立新 《新高考》2006,(5):60-63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及著名君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封建王朝的盛世;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政治改革。明确本专题的重点:每一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以及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难点:归纳有关中国古代的政治改革和治乱兴衰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