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才换财     
以才换财蒲江据报载:1992年11月,华东工学院博士生古宏晨及其合作者的“超微粒核磁粉制备技术”与上海油墨厂以200万元成交。古宏晨一下成了首都众多报纸、电台、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明星,也一下跨入了百万富翁之列。类似的报导使人深思,以“才”换“财”已成时...  相似文献   

2.
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的“中国硅谷”,已建起上海漕河泾、浦东张江、南京浦口以及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等七个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基本形成“乙”字形高科技产业带。这个产业带已投入开发资金上百亿元,有近千个高科技项目进入区内,多数项目涉及国家重点发展的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航空航天和光纤通讯等高新技术。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科技实力雄厚的地区。这里拥有科研机构一千多所、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四百多所、科技  相似文献   

3.
一个经济实力雄厚、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医药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创制新药的能力却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这是我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隐痛。这种状况深深地触动了不少在生物医药领域前行的科研工作者,这其中就包括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的王任小研究员。王任小研究员目前为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是机械工业部直属的以制造业自动化技术为主的多专业综合性研究所。自1954年创建以来,该所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综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2):146-150
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在南京的科研单位,先后成立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社会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地理研究所、土壤研究所等单位.1969年撤销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1978年11月,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派出机构.设立的研究所历经变迁,现中国科学院在南京地区有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天文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在上海的科研机构,是在接管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在沪的9个机构的基础上,经过调整、扩充和新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即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958年10月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1963年10月改为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1970年7月分院撤销,直至1977年11月重新恢复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建制。上海地区科研机构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0-1956年,科学院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研究机构的调整和扩充,先后在上海扩建、新建了11个研究所;第二阶段从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必将引领时代的进步,随着5G通信、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高科技应用,人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想象。在这些高科技应用的背后,涉及到一项重要的技术——毫米波相关技术,尤其是硅基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这项技术,对大多数局外人而言晦涩难懂甚至高深莫测。在全球的微电子专家都在努力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之际,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彤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田彤是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  相似文献   

8.
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飞  陈洁  郑菁菁 《科研管理》2005,26(2):113-119,82
核心技术竞争力对于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未来成长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核心技术竞争力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形成的牵引张力和阻碍力,最后阐述了核心技术竞争力成因研究对上海和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摘     
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我国第一台小型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我国第一台小型超级计算机3月1日在上海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一重大科技成果标志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研究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它对于促进我国巨型计算机的性能向小型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型超级计算机自八十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就以其巨型计算机的性能和小型计算机的价格,以及在众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受到计算机界和应用领域的极大关注。电子工业部华东计算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10(4):300-303
研究所只有办得有特色,才能有作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本文从组织高水平科研队伍、创办高科技产业、进行创新、技术和人才转移几个方面回顾了上海技术物理所的工作,提出了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建立适合所情的、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于1999年7月3日正式成立,它是在上海地区中国科学院八个生命科学研究所(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脑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研究中心(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根据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各所生命科学研究的现有基础和优势,初步确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  相似文献   

1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是深圳一支独秀,其高科技产业的产值、比重、发展速度等优势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面旗帜.北京、上海尽管在科技资源上占有优势,但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落后于深圳,然而最近几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北京、上海利用自己的人才、技术和其他科研条件的优势,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布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方超:自己干     
方95年从西安交大物理电子技术系毕业后最先去的是华东电子研究所(原电子部38所),搞雷达天馈系统研究.当时所里的条件有限,技术设备比较落后,有幸的是,方碰上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师傅,他给了方很多磨练的机会.方回忆说:"有项目的时候,我就认真去研究,你去做了也总能攻掉不少课题."在华东电子研究所的三年磨练,使方更加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14.
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由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和上海昆虫研究所于 2 0 0 0年 4月 30日整合而成 ,是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原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生理研究室 ,1 944年 5月 1日创建于四川重庆北碚 ,1 953年 1月 2 3日该室从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分离 ,单独建所。上海昆虫研究所成立于 1 959年 ,其组织基础和学术继承则可追溯到原中央研究院上海动植物研究所和上海震旦博物馆。总体目标和任务 力图在植物的重要生命过程及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现代农业生物…  相似文献   

15.
正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TD)坐落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长城科技园内。公司由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秦山核电有限公司、武汉元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共同投资组建,融入了发起单位在核动力技术服务领域的原有优势资产、市场以及管理运作优势,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核动力运行技术服务专业化高科技公  相似文献   

16.
江绵恒 ,男 ,研究员 ,1 95 1年 4月出生于上海市 ,祖籍江苏扬州。 1 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 ,1 982年 4月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后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从事科研工作。 1 986年 8月赴美留学 ,1 991年 6月在美国费城Drexel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 HP公司工作 ,学习国外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经验 ,1 993年 1月回国。江绵恒赴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进行了高温超导体输运过程的研究 ,对 Bi系超导体的隧道效应工作有深入的探索。回国后 ,主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在他的参与、推动和促进下 ,以上海冶金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0,(8):7-7
<正>朱道本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成员。曾任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65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68年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化学系研究生毕业。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CSCPRC)联合筹备组织的中美双边神经科学会议,于1986年6月7日至11日在上海召开.中美双方50多位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美方派出了10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团长是斯坦福大学药理学教授A·哥尔德斯坦(A.Goldstein).中国科学院的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脑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派了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军  相似文献   

19.
封松林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3):225-227,240
2001年8月,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正式更名,拉开了新时期跨越发展新的一幕。上海微系统所原名上海冶金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技术科学综合性研究所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该所总是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适时调整方向和定位。该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曾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冶金陶瓷研究所。1958年、1959年先后分出组建了长沙矿冶研究院、昆明贵金属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此后,又先后更名为冶金研究所、上海冶金研究所。新中国成立以…  相似文献   

20.
专利展示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2):116-128
大阻尼减震支架专利号:ZL201020103615.4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创建于1969年12月,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上海卫星技术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卫星的总体设计、总装和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同时,还承担卫星结构和热控设计,以及部分仪器单机的研制工作,是具备多个型号卫星研究能力的综合性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