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等网络(P2P)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其流量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宽带资源,对互联网构成了威胁,而P4P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宽带资源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P2P技术的概念,阐述了P2P技术在课程直播、实时讨论答疑、文件共享和协同工作等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P2P网络的飞速发展,P2P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当今IT技术领域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P2P模式的技术,对网络通信和安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述了3D连连看的功能需求,重点论述了其设计流程和数据模型,并利用ActionScript3.0语言结合P2P与PV3D技术,实现了能在随意旋转的3D方块中进行同面或异面连接,以及网络环境下多人赛战的3D连连看游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基于JXTA纯P2P模式的网络游戏系统的一种方案,并解决了其具体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根据纯P2P模式的特征和游戏系统的通信要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GAME令牌的网络管理方案,最后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P2P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P2P的概念,详细阐述了P2P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技术发展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对大规模在线游戏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通过利用游戏用户的计算机剩余处理能力,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规模扩大问题,而且可以自动调整,适应游戏规模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P2P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P2P技术发展历程及主要应用方向,分析了P2P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P2P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以来,Napster为代表的P2P软件的迅速兴盛,导致P2P技术迅猛发展并打破了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互联网格局,同时在版权领域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侵权与反侵权的较量.本文在详细解读P2P技术的基础上,从与P2P技术有关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自应负的版权侵权责任等方面,对P2P技术带来的版权侵权问题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高速的发展,网络安全也被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网络服务、网络交易等领域的安全问题,使得数字签名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引入了门限密码的思想来设计基于P2P环境的分布式数字签名平台,整体采用有可信中心的安全增强的基于椭圆曲线门限数字签名方案。实验证明该系统具备高密钥安全性和高系统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P2P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针对日益流行的P2P网络传输技术,介绍了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资源共享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网络通讯底层的模块设计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开始衍生出一种新的模式——P2P网络借贷,其中,以宜信模式为主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在网络借贷中已成为最主要的模式之一。进化博弈分析显示,健全的信用和法律体系对于P2P网络借贷尤为重要。加快P2P网贷平台建设,需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网贷公司自身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并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网贷利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P2P技术的定义、结技术构和应用等特点,分析了流量检测技术、流量控制技术以及管理解决方案,从P2P缓存技术的原理入和体系结构的分析入手,提出了控制管理的总体策略和P2P流量本地化,分析了Peer选择优化,最后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P2P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其所引发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有必要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健全保护对策,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促进网络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P2P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及创作提供了便利,但这一技术引发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问题也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于这一问题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本文对中国和美国在该方面的立法及司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差异,并总结产生此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P2P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2P是一种新的Internet应用模式,与C/S相比,它弱化、甚至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在许多方面弥补C/S模式的不足。近几年P2P技术发展很快,出现多种P2P关键技术和应用产品。在企业应用中,P2P表现出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等联网(P2P)技术对于未来网络世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用户利用P2P技术上网,可以充分享用互联网的边缘资源;P2P重返“非中心化”将使互联网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引起了众多的安全与管理争议。IPV6上的P2P模式能最终解决网络上的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P2P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新兴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P2P技术的特点与类型,提出了使用P2P技术对远程网络教育系统模型的改进,并建立一种新的远程网络教育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