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乐勤 《今日科苑》2007,(16):221-221
我厂所用铜合金材料多为黄铜和青铜,但其分析化验工作量不大,而有时来样化验又很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考虑到我室环境、人员和设备条件,即不能分工太细,又要及时拿出数据,解决有关部门的急需,特试验制定了在同一个试样中Sn、Cu、Pb、Fe、En五元素连续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电镀黄铜生产线收线机组的结构及原理,根据客户的要求优化设计收线机组,使设备性能满足客户要求。设备技术参数如下:钢丝直径范围:φ0.8~φ2.2mm;DV值:75mm.m/min;牵引卷筒直径φ300mm;工字轮满盘重量0.5t。  相似文献   

3.
姜建文 《大众科技》2010,(1):131-132,91
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无铅易切削黄铜的成份配比。试验结果表明,Bi使被切削物体内部塑变领域减少,从而减少切削阻力,使切削变的更容易;Si对黄铜的机械性能、耐蚀、铸造性能有很大提高。稀土的加入使其他元素在分布上呈点状,使晶粒细化,增强其他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主要研究黄铜缓蚀剂AMT(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黄铜复配物在黄铜表面的钝化处理。处理之前,最好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优化,为了避免氮氧化物带来的危害,实验中酸洗液将使用硝酸钠来取代硝酸;对BTA(笨并三氮唑),AMT这种单一溶液,本文作者用空气挂片方式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情况下对铜片进行处理得出的效果做了试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钝化时间、钝化温度、溶液浓度对钝化成膜与膜层耐腐蚀性的不同影响,以此做出详细报告;本文研究的钝化液主要以AMT,BTA为成分,分别讨论乙醇、PH值、钨酸钠这三项值不同量对结果的影响,由此得到最佳钝化液组成成分。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可以得出最简单的黄铜钝化处理工艺,解决了当前被禁止使用铬酸盐处理的情况,而吉林省文化科技研究所提出的钝化工艺有着非常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4)
对铜阀门中的黄铜热锻工艺和青铜覆膜砂工艺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解说。  相似文献   

6.
刘妍 《金秋科苑》2013,(10):70-72
最近在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中,首次出现了在19世纪(1840年至1900年)人类视野中的新鲜事物的照片。以下是精选展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十张科学照片,以便追寻科学发展史的踪迹。1.黄铜电位记录器工业社会里人们在利用电能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电,一般人只知道电能最初来源于闪电。舒纳乌斯正是通过如图所示的黄铜电线电位记录器把这种强大的、  相似文献   

7.
任妍利 《大众科技》2010,(2):118-119
介绍了“350mm连续辊底式热处理机列”的装置流程、辅助设备和主体设备的生产工艺,阐述了紫铜、黄铜、铍青铜产品分别在该机列软化退火、成品退火、淬火上的生产工艺特点,并与“井式电炉”比较,得出了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矿产与人类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能够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日益丰富,从最早期简单地使用石块到冶炼黄铜、青铜、钢铁,直到现代社会广泛开发利用原子能,每一阶段都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和人们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350㎜连续辊底式热处理机列"的装置流程、辅助设备和主体设备的生产工艺,阐述了紫铜、黄铜、铍青铜产品分别在该机列软化退火、成品退火、淬火上的生产工艺特点,并与"井式电炉"比较,得出了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0.
获得高质量的钎焊接头关键在于制订合理的钎焊工艺,以及选择与母材相匹配的钎悍间隙、钎料、钎剂和钎焊方法.螺纹钎焊接头必须严格控制螺纹加工精度和钎料镀层厚度,保证合适的间隙和填缝钎料量,以保证接头强度.采用以H62黄铜镀层为钎料这一钎焊新工艺是实现碳钢螺纹接头钎焊的有效途径,对生产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在新型制造工艺的影响下,有了很多进步,船舶制造技术不仅仅会被应用于船舶的主体建设过程中,同时船体的一些零部件设计工作也需要依靠船舶制造技术,船用污水泵是船舶的一个重要构件,主要攻击那能是对船体之中的污水进行输送,同时还能对清水进行输送,常见的船舶污水泵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齿轮泵、螺旋泵以及离心泵三种,这三种污水泵可以对船舶之中的不同介质进行输送,其流量也有所不同。在制造船用污水泵的时候,需要充分考量污水泵遭受的耐腐蚀问题,硅黄铜是一种可以使污水泵更好地应对腐蚀问题的材料,本文对这种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干热岩开发的有效深入,干热岩换热器关键材料的使用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模拟干热岩地下水环境,在不同条件下对纯铜及铜合金的综合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进一步进行干热岩换热器材料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光学显微镜和SEM可以看出紫铜和镍铜仅有轻微腐蚀,而黄铜腐蚀严重;全元素分析表明紫铜和镍铜中O元素含量略有增加,表面形成有效钝化膜;拉伸测试表明紫铜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在腐蚀后有轻微降低;电化学测试进一步表明,紫铜阻抗弧度变化较小,耐腐蚀性能较好。研究结果为干热岩换热器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市上出售的金属匙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镀金属的。有读者来信问,使用镀金属匙会中毒吗? 大家知道,日常用的汤匙经常要和水、盐、弱酸、弱碱性食物接触,为了防止匙被腐蚀,通常用两种材料制造。一种是耐腐蚀性较好、有一定强度的纯银、黄铜、不锈钢等制成,然而这种匙价格较贵重,所以使用不广泛。另一种是在匙表面加保护层的办法来防蚀,如镀金属、氧化膜处理、涂搪瓷等。匙上镀的金属有锡、银、青铜和铬等。锡是银白色的金属,在潮湿空气中不易氧化,也不易失掉光泽,它在水、食物和各种果汁中有高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7,(8):102-102
在IT行业工作的杰史·范·斯拉特一直想从身边找点创造性的消遣。结果终于发现,原来电脑键盘就是最好的选择,作为一名热衷于将现代元素与维多利亚时代元素相结合的美学爱好者.斯拉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一个1989年生产的IBMM型键盘改造成了带有黄铜镶边的艺术品此外,他也没有放过包括键帽上的罗马数字标记在内的任何一个细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系列“令人惊奇”的纳米塑料。纳米塑料中所添加的“纳米”,是我国丰产的一种天然纳米材料—蒙脱土。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漆宗能率领的小组 ,利用插层复合技术 ,将我国丰产的这类天然粘土矿物均匀分散到聚合物中 ,从而形成纳米塑料。检测结果表明 ,纳米塑料呈现出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 ,强度高 ,耐热性好 ,比重较低。同时 ,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 ,纳米塑料显示出良好的透明度和较高的光泽度。部分材料的耐磨性是黄铜的 2 7倍、钢铁的 7倍。据悉 ,由于氧气透气率低 ,部分纳米塑料还…  相似文献   

16.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16):52-53
正秦汉时代婚宴吃什么?秦汉时代的婚宴主要有猪、鱼和兔子。婚宴上的猪只有白煮一种吃法。将猪砍成两半,这种半片猪叫"胖"。把左右"胖"扔进鼎里煮,猪蹄子要砍下扔掉。猪肺和脊骨是真正给新人吃  相似文献   

17.
自牛奶中提出的干酪素(Casein)和一种酪酸的盐混合物,可以用来保护锌、铁、铜、铝之类的金属,避免空气中的腐蚀,这是美国标准局宣布的。方法很是简单,先把金属浸入干酪素、或者蛋白素、或者动物胶的溶液中,取出干燥以后再浸入一种酸化的铬酸盐的溶液中。酸化的铬酸盐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铬酸,或者是锌、铁、镍的重铬酸盐。蛋白素的里层受到铬酸盐的渗浸,二者硬化以后,便不为空气所侵蚀了。在战时普通的碳钢(Carbon steel)被大量利用作为铜、黄铜、铝及不锈钢的代替品。碳钢的表面原是涂锌,而由于锌之有构成腐蚀产物的倾向,便引起了在锌上面  相似文献   

18.
彭文 《百科知识》2003,(7):17-18
麻省理工学院移动机器人实验室里有一个“蚂蚁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台面上,一群小小的“蚂蚁”在爬来爬去寻找食物,它们相互交往,行为与蚂蚁无异,一切都没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这些蚂蚁是用金属和塑料做成的,它们不是用腿爬行,而是由电动轮子驱动。每个机器蚂蚁装有一个微处理器,其程序是模仿蚂蚁群体中的真蚂蚁的行为编制的。这些机器蚂蚁被分派了任务——诸如寻找食物(由黄铜标记作为食物)或者玩捉迷藏等游戏。真蚂蚁通过复杂的社会交互作用和协作实现目标,机器蚂蚁则利用红外光束共享行动计划和信息,模仿真蚂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云贵地区传统炼锌工艺考察与中国炼锌历史的再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较详细地描述了云贵地区现存的传统炼锌工艺,并根据两次实地考察的结果和有关文献的考证,指出:(1)中国的传统炼锌工艺与印度的传统炼锌工艺不同,两者不仅在反应罐的开口朝向上不同,而且在反应物的配料和炼炉的设计上都大不相同,很难说有传带关系。(2)锌在我国古代的正名叫“窝铅(yuan)”,而不是“倭铅”;“倭铅”之称是古代锌、铅混称而从铅的名称中转借过来的,其本意并非指锌。(3)中国古代的传统炼锌技术大约起于明万历年间(16世纪),它是从传统的炉甘石点化黄铜工艺中发展出来的,虽然时间较晚,但有其独自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针对美国PCB公司生产的W138A型水下压力传感器在标定过程中难以分解的难题,设计了一套传感器标定套件分解装置,由外六方挤压螺母、双半环挤压支撑垫、内圆衬筒、六方外筒组成,所有零件采用黄铜材料。其工作机制是通过将带有未分解密封环的水中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电缆端沿六方外筒的螺纹端穿过外筒的测量电缆通道孔。在传感器电气石敏感元件端将双半环挤压支撑垫的凹槽部分与传感器密封头端面配合。将双半环内圆衬筒包裹密封环及双半环挤压支撑垫并轴向放入六方外筒的内部空心中。将外六方挤压螺母穿过传感器电气石敏感元件端,旋入六方外筒。通过六方螺母的轴向运动,双半环挤压支撑垫受力挤压传感器密封头端面,传感器受力产生轴向运动,致使传感器与密封环沿轴向产生相对运动,实现传感器的分解。应用这种装置后,传感器校准后可从密封环中顺利分解,避免了传感器分解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