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隋盛胜的名字出现在新世纪第一届中国男排的行列中,相信没有多少人会了解这个采自辽宁的小伙子。因为入选国家队──这虽然是隋盛胜也是所有运动员心中最懂憬的目标之一,但他连自己也没想到这一理想的买现竟然来得这么快。得知了自己入选国家排球队的消息时,隋盛胜还在训练场上,一名采采访的记者告诉了他。惊讶而突然的消息专隋盛胜不敢相信这是夏的,连连追问记者“是不是在开玩笑”,“别骗我”。画到第二天,他连揉了好几遍眼睛,看到报纸上公布的国家男排队员大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才确定自己夏的成了 国家队的一员。后采,隋盛…  相似文献   

2.
1981年世界杯后,中国男排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在亚洲却难同日本、韩国等队抗衡。1997年,中国男排在第9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上夺得冠军,队员打出了水平,找回了自信,但中国男排在1998年,第14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又被世界诸强挤出了前14名,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男排同世界强队间的差距是明显的,中国男排向世界排坛更高层次迈进,就要尽快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首次入选国家队的余国华是原国家队选手、曾任中国男排主教练余有为的独子 ,父子俩都是副攻手。当记者问他是不是子承父业时 ,余国华说 :“我爸爸计算了一下 ,我27岁了 ,他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只有4年。爸爸第一次看见我 ,我已经1岁零4个月了。”转了一圈还是打了排球虽然父母都曾是排球运动员 ,身体又特别壮 ,可余国华小时候身体却很瘦弱。上小学一年级时 ,父亲把他送去学游泳 ,二年级又把他送到足球学校 ,他从踢球又改成守门员。练了3年 ,老师认为他门守得不错 ,爸爸只为了让他吃点苦 ,并对他说 :“小时候不吃苦 ,长大了就很难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刚进入新世纪的2001年,21岁的辽宁男排小将隋盛胜就收到了入选国家队的通知。于是,从陌生到熟悉,观众和球迷也就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时至今日,当年还有些腼腆的毛头小伙子已成长为辽宁男排的队长和场上核心。回顾这几年的经历,隋盛胜不禁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5.
提起周建安,只要是熟悉一点中国排球的人就不会不知道他。作为拥有中国男排"四朝元老"和当今中国甲级排球俱乐部最年轻主教练双重头衔的周建安,已当之无愧地在中国排球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排球的一片真情和痴心,可谓历经风雨,愈久弥坚。当同龄的伙伴还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童年快乐的时候,周建安却早早决定7自己未来人生的方向。以当时优秀的学习成绩,他可以在求学的道路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走下去;超群的身体素质和灵活的头脑、,也可以让他在别的运动如篮球中一显身手。然而,不知是寞冥中命运之神的安…  相似文献   

6.
资讯     
男排教父辞世无人超越辉煌11月18日,中国排球名宿戴廷斌因病辞世。由于中国男排始终未闯进过世界三强,排球圈外了解戴廷斌的人并不多,其实这位名宿曾率领中国男排长时间称霸亚洲,戴廷斌时代的中国男排被公认为国际排坛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劲旅,其对男排国家队的贡献至今无人超越,他称得上是中国男排的"教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排从不缺乏优秀的副攻手,但是,当看到郭鹏入选新一届国家队时,还是颇让人感到惊讶。其实,这位来自八一队的年轻人尽管名气不大,却已经有了四、五年联赛的经验。在2004-2005年全国男排联赛拦网排名榜上,他曾多次排在首位。而早在2001年,郭鹏刚调入八一队不久,主教练陈刚就断定他潜力很大,日后必有作为。  相似文献   

8.
1991年,中国辽宁男子排球队中又增加了一名年轻的队员,他的名字就叫李铁鸣。虽然,他的个子在排球队员中不算很高,但步伐灵活,一传稳定,在进攻时更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气势。因此,队友们都称他叫“铁蛋”。李铁鸣很快在队中站稳了脚跟,取得了主力位置。经过数年的锻炼后,他的表现赢得了国家队主教练的青睐。从此,中国男排的队伍中出现了李铁鸣的身影。在此期间,由于排球规则的改变,自由人的出现让李铁鸣顺理成章的成为中国男排的第一位自由人。伴随着中国男排的东征西讨,李铁鸣和队友们一起经历了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哀伤。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排球职业化联赛进行到第五年度时,姗姗来迟的中国男排联赛首位外援──来自俄罗斯的主攻手尤拉最终落户济南,加盟山东济钢男排俱乐部。为了这一刻,中国排坛已期待太久太久。 来自俄罗斯排球超级联赛石油人队的尤拉今年28岁,但已有10年的职业排球生涯。他身高1,97米,是一名主攻手。他的长相酷似世界乒坛名将塞弗,曾入选过俄罗斯国青队。1997年,他曾到伊朗的一家俱乐部打过一个赛季。其特点是发球和防守均衡,进攻力量大,原地弹跳能达到85厘米 。据尤拉自己介绍,他在队中打过二传、接应二传和主攻等位置,技术比…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男排在近几年的国际大赛中,连续“走麦城”,第24届奥运会预选赛最关键的一场角逐,又以1比3败给意大利队,饮恨洛桑。国人为之扼腕叹息。此时此刻,广大球迷不免会追忆起中国男排以往的辉煌战绩,更不会忘却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为此作出卓越贡献的一批退役国手。原中国男排副队长、世界著名二传手,现任上海男子排球队主教练的沈富麟,便是他们当中的一位佼佼者。今年三十四岁的沈富麟,在排球场上整整打了二十年。那年,沈富麟只有十五岁。有一天,他所在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男排50年的历史表明,必须根据排球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世界排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排球运动员的具体特点,来设计与制定球队的训练方向和发展战略,并付诸实践,贯彻执行,才有可能向世界先进水平冲击,重振中国男排的昔日雄风。  相似文献   

12.
早就想为张翔写点什么了,尤其是在去年十一月的一天,我骤然发现张翔还弛骋在排球场上的时候。记得1997年9月中国男排在卡塔尔夺得第九届亚洲男排锦标赛冠军,那是亚洲冠军奖杯失掉18年之后的第一次回归。与日本队打决赛的那天,我在电视机前,为中国队的每一次失分而忐忑,为他们的每一次得分而欢呼,当中国队最终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真的是为我们的男排而骄傲!二十六岁的张翔,当时正是他运动生涯的黄金时期,正如媒体所说的,“他是汪嘉伟统帅的中国男排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爱上了排球,也记住了张翔。  相似文献   

13.
杨老虎出山记杨玛随便到训练局国家队大本营走走就会发现,以34岁的高龄还当一名不挂任何头衔的普通运动员还真是凤毛麟角。而中国男排却有这么一位“麟角”,他就是绰号“杨老虎”的杨立群。三提问襟怀坦露杨立群曾是我国排球界风云一时,受观众喜爱的人物。从1984...  相似文献   

14.
平平淡淡见真情──记中国男排队长、主二传周建安马丽作为中国男排的唯一“三朝元老”级运动员,周建安对排球的那份感情和对排球运动的那种执着追求,是十分令人感动的。虽然他也苦笑着自嘲“时运不济”,“胜利女神”似乎也吝啬着青睐的眼光,可我还是要写他,一位哲人...  相似文献   

15.
李铁鸣原为辽宁男排主攻手,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男排。后来,他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自由人,曾获得过亚洲最佳自由人称号。2001至2002年赛季,他曾加盟德国一支排球俱乐部队,成为该队夺得德国联赛和德国杯赛冠军的主力选手。去年,他考入日本筑波大学攻读排球教练学硕士学位。本刊应读者要求,特约李铁鸣详细介绍本赛季日本全国排球联赛情况。  相似文献   

16.
奥运会落选赛后, 29岁的张翔坦言:我就要离开国家队了。平时少言寡语战时却充满激情的张翔,此时却是一脸平静。他认为,吐故纳新是一支运动队发展的基本规律,很正常,但中国男排未获得奥运会资格是终生的遗憾。张翔在中国男排的日子里,经历过大喜大悲,如今划上了句号,但总觉还不够圆满。 一条硬汉子变蔫了   张翔是中国男排唯一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的选手,被誉为“亚洲第一扣球手”,也是第一位加盟日本排球俱乐部队的现役国手,还是第一位被意大利俱乐部队相中并出高薪邀请加盟的我国男排选手。在中国男排重新登上亚洲冠军宝…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全国排球联赛是排球运动员国内重要的练兵场。而2004-2005步步高全国排球联赛更是即将进行的十运会排球比赛的最后预演。中国女排的奥运夺冠和中国男排的无缘奥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都在期盼中国男排能给国人一个惊喜。虽然,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男排无需担心得不到入场券,但人们希望中国男排在家门口的比赛中能走得更远一些,而不是仅仅亮一下相。实际上,本届联赛不仅第一次有了外教的加入,还有第一支非职业化的大学生队参赛。其过程不仅具有曲折性,而结果则更富有戏剧性,特别是首尾之战,竟然演绎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8.
交友驿站     
杨圈男联系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富民路30号2号楼3幢201号邮编:300182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最关注的明星是新入选国家队的二传手唐焕军。我愿他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男排的优良传统,和全体队员一起艰苦拼搏,让中国男排早日挤身世界一流强队。本人愿与广大球迷结识,以球会友。张建国男联系地址:陕西省榆林地区公路勘察设计院。邮编:719000我是一个多年订阅《中国排球》的老读者和多年中国排球的老球迷。我非常愿意和俱乐部的其他成员建立联系。只要是对中国排球事业关心关注的球迷朋友皆可。黎钊女联系地址:广西玉林师专政史系政教98班…  相似文献   

19.
“跟他在一块特解乏!”中国男排酷哥隋盛胜的这句话听起来怎么都不像在形容一个人,似乎他说的是一张按摩床、一盘精彩的DVD,或者一首舒缓浪漫的乐曲…… 一旁的陆飞笑眯了眼睛,惬意地领受着表扬,毫无疑问的,这话他爱听。哪怕当上队里的喜剧明星原本不是他的本意,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他其实是很想扮酷的,穿黑色的风衣,与生人见面时努力维持不动声色的表情,还有——留一个与年龄不符的古旧发型。不幸的是本意永远不是“本色”的对手,想做周润发的他紧赶慢赶还是当了周星驰。 和星爷一样,他也是真正的实力派喜剧明星,星爷以一部《少林足球》挽救了灯火淅微的香港电影市场,“大飞”也会拍拍你的肩膀:“姐姐,中国男排的未来,你就放心吧!”  相似文献   

20.
张翔,中国排球一个时期的代名词。少年成名,驰骋排坛,有亚洲第一攻手之称,也是当选为我国十佳运动员中唯一的男排运动员。然十年征战,曾经坎坷,却最终泪洒赛场。20世纪末期的那场奥运会落选赛,为他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张翔和中国男排再次与奥运会擦肩而过,心灰意冷的张翔决定退出排坛。然而,自己的朋友兼队友——也是中国男排名将朱刚的猝死,让四川男排的元气和士气大伤。在这种情况下,张翔留了下来,决心在四川男排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出征九运会。此时,四川男排正值青黄不接,几员老将——张翔、张利明、沈大伟包括已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