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与n的概念和关系汤泽生本文拟就作物育种学、遗传学等课程中x与n的概念和关系,谈点个人的看法。x(染色体组)x系指染色体组。什么是染色体组呢?有人认为是含有配子的染色体数或含有配子的全套染色体。如大麦体细胞的染色体为7对、共14条,经减数分裂后,配子...  相似文献   

2.
真核类生物都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来完成个体的发育和繁殖后代的。有丝分裂可使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准确无误地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保证了生物遗传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数分裂使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当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产生合子后,合子的染色体数又恢复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周而复始,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3.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也就是说 ,配子和配子未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体都是单倍体。但是 ,根据单倍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 ,单倍体又可分为 :①一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②二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③三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含有 3个或 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等等单倍体的类型@卢俊荣$山东省东明县第二中学!274509  相似文献   

4.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同学常把单倍体和一倍体混为一谈,认为单倍体就是一倍体.其实,单倍体不等于一倍体,它俩是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可以说“单倍体包括一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而一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只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在自然界里,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二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用2n表示.性细胞是单倍体,可用n表示.这样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故为一倍体.但单倍体的来源不同,它含有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高等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但不同生物进行减数的时期不一样,通常可分为这样几种:①配子减数分裂,如哺乳动物产生配子的方法,特点是通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精子和卵细胞。②孢子减数分裂,如被子植物进行的方式,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由孢子产生精子和卵细胞。③合子减数分裂,如低等植物进行的一种方式,通常由合子开始进行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6.
本刊在1996年第二期刊登了“也说减数分裂”一文。文中说雄蜂是单倍体,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不进行减数分裂。我认为该提法不妥。应该说,雄蜂在配子形成时,进行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首先,雄蜂在形成配子时,包括一次染色体复制和两次细胞分裂,这符合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式。所不同的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只形成单极组捶体,从而使所有染色体移向一极,染色体是不分裂的,数目也就不减半(仍旧是16条),接着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只产生两个精子,每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其次,从结果看,二倍体细胞通过减数分…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生物课本中一直把单倍体说成是高度不育的。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应依不同情况而定。 一、单倍体 单倍体是指: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因此可知单倍体并不等于含一个染色体组,它可以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含多个染色体组,这可依原物种是几倍而定,如玉米(二倍体)的单倍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六倍)体)的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陆地棉(四倍体)的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由于自然界的高等生物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单个的精子或卵子往往自行死亡。因此单倍体在自然界的出现率是极低的。只有在人工条件下,通过花粉培养等方式才能很容易地得到单倍体。  相似文献   

8.
浅谈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基本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与全部以有丝分裂为基础的无性生殖不同 ,雌雄两个体各自产生一个单倍体配子 ,两者结合成合子 ,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生殖通过等位基因的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以及连锁基因的交换重组等过程为动物带来了巨大的遗传多样性 ,既提高了亲本生殖成功的机会 ,又有利于后代的生存。多数动物都以雌雄两种互朴的性别形式存在 ,那么 ,性别是怎样决定的呢 ?1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自 2 0世纪初发现某些生物体细胞内除含有成对的常染色体外 ,还有一对随性别不同组成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形成过程基本相似,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原种或杂种所形成未减数配子(即配子内保持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染色体数)的受精结合;其二,原种或杂种的合子染色体数加倍。多倍体不仅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通过上述途径人为地创造多倍体。据估计,多倍体的自然发生主要是通过第一条途径.而人工创造多倍体则主要是通过第二条途径。1未征国配子的结合与多倍体的形成由未减数配子彼此受精结合成为多倍体的情形,可以举萝卜与甘蓝的属间杂种多倍体为例。萝卜(ZX=RR=18=9H)和甘蓝(ZX=BB—18=9H)。杂交的FI是…  相似文献   

10.
单倍体辨析     
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运用是高中《生物》第五章中的一个知识难点。因“单”有“一”之意,学生往往容易将单倍体认为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为加深学生对单倍体概念的认识,笔者是从下面3个方面来进行辨析的。1.从概念上辨析教材中指出: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在辨析该概念时,我启发学生:为什么不说单倍体是“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呢?这是因为,像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但像四倍体、六倍体等生物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二个、三个等染色体组,所以单倍体的体…  相似文献   

11.
<正> 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种族繁衍的基础。 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大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是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就是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是动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必然过程,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相似文献   

12.
有的教师在讲到多倍体形成时,提出基因型YyRr的个体加信后,形成的YYyyRRrr为纯合体,本人想就此问题予以澄清。我们知道所谓纯合体是由两个含有相同的配子形成的合子(或由合子形成的个体)叫纯合体。由两个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形成的合于(或由合子形成的个体)叫杂合体。因此,基因型Yy为杂合体,YyRr同样为杂合体。Yy是一对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当Yy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已经复制,而细胞质不分裂,就形成了四倍体YYyy。此四倍体仍然有Yy等位基因存在,故仍然是杂合体。遗传学上将这种含两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叫二显体…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省人民出版社的初中《生物》第三册“真菌”一节中,提到“酵母萌发育到一定阶段时,进行有性生殖。一个酵母菌的细胞里形成几个饱子(通常四个)。每个抱子可发育成一个新个体。”那么,酵母菌的有性生殖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具体地讲,当酵母菌发育到一定阶段,两个性别不同的细胞(均为单倍体)接近,各伸出一个小突起而互相接触,接触处的细胞壁溶解,两个细胞内的细胞质通过形成的管道融合(称质配).然后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融合而形成二倍体核(称核配),此时融合细胞成为二倍体。很多酵母菌的二倍体细胞都可以进行多代的营养…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道高考选择题:假定某一个体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其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的精子类型有:(A)3种(B)6种(C)8种(D)9种这道题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要点,民在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学生画图解很快地算出形成精子类型为8种。但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46条,其配子中染色体不同组合类型有(A)46’(B)23’(C)2“(D)2”对这道题如果画图解就无法算出配子的类型,只有用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来做这道题,才能很快…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有一个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用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桶内彩球代表雌雄配子。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通过模拟实验能深刻理解等住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体验孟德尔的假设。但这仅仅是模拟了一对等住基因分离形成配子及配子随机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课本(1990年版)第201页提到“与正常的植株相比,单倍体植物长得弱小,而且是高度不孕的。”对这段话可作如下简单分析说明。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可以来自正常的二倍体植物,也可以来自多倍体植物,来源不同,可育频度也有所不同。第一,来自二倍体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没有相对应的染色体与之进行联合,所以只能随机分配到配子中去。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全组染色体都进入一个配子中形成可孕配子;几乎  相似文献   

17.
答:课本上说,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这个概念意味着:①单倍体个体来源于同物种配子的单性繁殖;②判断一个个体是否单倍体,与细胞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无关。如对体细胞染色体数为56的八倍体小黑麦来说[普通小麦与黑麦的杂交  相似文献   

18.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现行部编高中生物教材的基础知识。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现仅谈谈两者的异同和联系。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生物都有生长和生殖的特性,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长和生殖,是通过细胞的不同分裂方式来进行的。有丝分裂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经过无数次的分裂和分化,身体细胞的数目和种类不断增多,生物便由小长大,生物的有性生殖,需要先形成配子,而配子的形成,要先在生殖器官中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这两种分裂方式,除了染色体的数目是否要减少一半之外,还存在着某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个体发育大致分为配子形成期、合子期、胚胎期、胎儿期以及出生后各期等,每个时期产生的染色体变异所致的遗传效应不尽相同。一般在配子形成期或合于期(在受精后的24小时内)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将导致整个个体各体细胞都带有变异的染色体,即形成各种常见的染色体病,例单体型、三体型等;在胚胎早期——卵裂及桑塔胚期(约在受精后3~4天内)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将导致某一个体发育为含有不同百分比的核型的嵌合体的染色体病患者。如果是三个胚层的分化过程中某一胚层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将会涉及由此胚层发育而来的有关器官系统。胎儿…  相似文献   

20.
<正> 1 实验原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杂合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离,产生两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当带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会使得由这一对基因所决定的相对性状在下一代呈现3:1的分离比例。而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