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庆  左成 《体育科学研究》2005,9(4):21-23,28
阐述厦门体育旅游各种自然资源,让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大自然和后天人为所提供的各种条件进行体育锻炼,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旅游中增进身、心健康。倡导以“自然、和谐、健康”为主体,从体育旅游的主题精神出发。依靠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自然资源和财富,有机地和体育锻炼结合在一起。以这个主题指导厦门乃至来厦门旅游观光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健身旅游对促进人们的和谐发展(身体和心理)、社会进步和经济的腾飞有着深远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厦门的自然风景优势、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侨台优势、气候的优势、人才的优势、以及交通优势等等。  相似文献   

2.
对开发体育健身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各类专项旅游如学艺旅游、猎奇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项目因此而得到开发.体育健身旅游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逐渐兴起的。本从开发体育健身旅游的优势及市场的分析出发,并从体育健身的价值进行思考,对开发体育健身旅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展体育健身游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体育与旅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健身游”是2001年我国旅游业的宣传主题。我国拥有发展体育健身游有利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有望使这一新兴项目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又一拳头产品,前提条件是各有关部门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休闲、旅游(包括体育旅游)和健身等领域的专门研究已有许多,但在三者的结合、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以及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休闲与体育旅游互动关系方面的研究仍不多见。对于在人们良性休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体育旅游发展的联系与关系、体育旅游能在社会休闲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体育旅游和对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从体育与旅游是现代社会的休闲方式,体育的文化内涵给旅游增添色彩和体育活动丰富着旅游人文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中部崛起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鄂西地区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已由自然观光、山水旅游开始向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转变。若能将经济与旅游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对鄂西的经济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宜昌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提出以政府牵头,建设区域性休闲体育旅游中心城市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与休闲体育旅游;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加大资金投入与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建设"环首都健身休闲圈"打造全民健身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首都健身休闲圈”,是为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一种地缘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设想,它对于富有地方特色的首都和环首都周边地区体育休闲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品牌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环首都健身休闲圈”的概念、意义、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武陵源风景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优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考察分析等方法,对武陵源景区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作为旅游胜地的武陵源风景区在开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上有着良好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及产品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在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要突出旅游资源和多民族特色,科学地选择开发项目,精心设计产品形象,加大宣传与促销,以及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8.
为积极响应全面健身的号召,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地方体育旅游业发展,该文对安康龙舟、安塞腰鼓、陇州社火、黄龙垂钓等4项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上述4项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已形成“体育文化+”的开发路径,以及2种开发类型、3种推动模式。最后从依托自然条件、民俗文化、体育赛事等方面,对陕西省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路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绿色经济发展为主的普洱市体育旅游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研发现当今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是多方多面的,人们已经是不再乐于传统模式的旅游,而是开始趋向于形式多样、趣味与运动相结合的健康旅游方式,把体育运动融于到旅游的过程中。在运动的过程增强体魄具有无穷的魅力,已经是一种新式的旅游方式。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断需求的今天,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以及大众体育的发展,休闲体育占体育组成形式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对于体育和旅游休闲的爱好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他们一直所期待的休闲方式。本文概括了体育旅游结合休闲体育对体育旅游的开发做出的一些具体分析。再结合普洱市发展现状,对体育旅游开展的实际情况作出对策分析,引用体育旅游的相关开发理论找出普洱市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一些优势与问题,把绿色经济作为市政府经济支柱发展方向的普洱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在探究影响我国健身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动力机制构建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健身体育旅游目的地促销策略;鼓励大型上市企业和社会投资健身体育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场馆资源的后续效应,拓宽健身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空间;建立国家休闲健身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和构建健身体育旅游景区竞争力指标体系,策略: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消费将成为居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健身产业也将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对西安城市居民健身消费的调查,研究城市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现状以及消费特点,有利于宏观了解和掌握体育健身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促进西安市体育健身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是厦门经济特区二次创业的好时机,其经济的繁荣必然影响和带动厦门经济特区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工作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特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因此,笔者对特区体育工作进行研究,提出21世纪初,发展厦门经济特区体育工作的切人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展望厦门经济特区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厦门为例,对体育服务业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厦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服务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关系。在"美丽厦门"的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和把握这一互动关系,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厦门体育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体育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的新趋势,回归自然并与自然浑然一体是很多人的生活目标,海岛生存生态体育旅游是集体验、探险、旅游观光、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新兴海洋体育旅游的形式,是休闲运动的新内容,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力量。充分利用海岛资源,旨在为开发〈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提供一些海洋体育开发的依据,为实现海岛生存与体育旅游联动可持续的开发提出生态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韩晓鸣  范敏  潘明荣 《体育科技》2010,31(3):17-20,24
作为体育与旅游这两个快速增长行业的交融,体育旅游蕴藏着巨大地潜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浙江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进行分析,找出浙江体育旅游的优势和不足,希望能从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使浙江体育旅游成为消费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点,刺激浙江旅游市场、拉动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对社区体育工作几个关系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推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社区体育和社区建设,社区其它工作,职工体育,学校体育的关系,把社区群众自发健身引导向针对性键身。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的传播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太极拳以其独有的健身、修身、防身价值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推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应坚持以健康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观,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自身所具有的健康、娱乐价值功能,为人类提供和谐健康的体育运动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8.
大型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城市的发展。马拉松赛事不仅是参与人数较多、比赛路程较长的运动项目,还可以很好的介绍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并且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潜力。本文通过对厦门马拉松赛事对厦门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解读;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证,以期马拉松赛对城市的影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其他城市成功举办马拉松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探讨了Hash这一新兴的娱乐休闲运动,它有着体育项目的强身健体的功能,但它同时又抛弃了体育比赛中的竞争和功利现象。旨在向国人推介Hash这一新兴的真正意义上的娱乐休闲体育项目,为旅游休闲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