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本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五方面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的基本主张作了概述,对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和对待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反思,集中反映在语文教育之中,由此而产生了一些后现代语文教育观。如后现代文学教育观,反对科学主义观,反对模式化、整体化,强调多元化的语文观,提倡人文精神教育观,而这些观点,对语文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但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呈现在教育研究中形成后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与后现代教育观产生了某些理论与实践中的契合与背离,后现代教育观与素质教育在内涵、教学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上产生了一些契合,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受到了后现代教育观的一些冲击,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在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全面、辩证、理性的看待后现代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有关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基本主张,向现代人类社会所因袭的道德教育传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保的合理成分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五方面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的基本主张作了概述,对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待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形势十分喜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上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贯彻新的教育思想.因此,树立开放式的教育观,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环境,创建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管理模式,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的社会,是我国教育界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教育观是在对现代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现代教育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后现代教育观则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和开放性。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开放性、要贴近大学生生活等。  相似文献   

8.
"告别理性":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为心理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介绍后现代心理教育思潮的基本主张,归纳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教育观,探讨建构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多元化与本土化的新理念.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是建构心理教育范式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后现代科学观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其主要观点,着重分析了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对后现代科学观应持有的辨证态度。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教育观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教育观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主张偶然性、开放性、平等性,其特征为创造性地发展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众多启示。本文结合后现代教育观的特征,有助于拓宽我们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视野并重新审视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从而为更好地推进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Post‐Fordism and globalisation are interrelated contemporary featur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are reflexively engaged with post‐Fordism and globalisation and this raises issues for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alike. Drawing on recent work by the author (Evans 1995a, 1995b)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 individual, social and educational issues concerned with globalisation,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emerging post‐Fordist forms and practices of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o the cross‐cultural context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人文主义都作了严厉的批判。本文分别以尼采、海德格尔、利奥塔和德里达等为例 ,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对人文主义批判在本质上的不同 ,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人文主义的批判是后现代主义永远无法超越的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是与现代性问题相伴生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甚至还是一个“普遍敏感性的历史时期”。但其纠结与离散,从来就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人类生活实践伴生始终的问题,只不过是随着资本逻辑的强化而从关于世界本源和道德伦理的幕后窜到了资本运动的前台,并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进程而打斗愈烈。本文意欲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义含混和审美颠覆,通过再现其展开方式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途径和它内在的无法避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urgent and radical questions and problems which postmodernism poses for educational studies in general,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First, it outlines and interrelates the legacies of modernism in social and cultural theory. Next, it describes the reactionary anti‐modernism of the Right, and contrasts this with traditionalism. It is argued that the curr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 of education is largely anti‐modernist, not traditionalist. The stirrings of radical doubts about modernism are describ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antimodernism of the Right. A salient theme to this point is the variety of concep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wer. Mature postmodernism is characterised centrally in terms of a reconceptualisation of that relationship. The metamorphosis of the concept of the self in postmodernism is described and related to new problems about ethics and a newly emerging importance for the aesthetic. Finally, the paper argues that while the fundamental issues for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re unchanged ‐problems about instrumentalism and various issues of autonomy ‐ these are radically recast in postmodernism, and present new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随着远程开放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开放教育主体的变化,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不规范,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在此形势下,如何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实施,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是开放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是当代科学实在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方法论趋向.它虽然仍高举着科学理性的大旗,但却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在科学主义的精神中引入人文主义的精神,把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科学看作是一致的,从而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推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许多思想、观念对教育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及方法等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远程教育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为人们寻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有效的途径。介绍了远程教育的概念以及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远程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自它产生之日起,其影响遍及了各个领域,教学论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而发生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论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教学论,目前也存在一些弊端。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传统教学论发生了向实践教学论的转向。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主旨,以及与现代主义不同的特点,有利于教学论新局面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化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设计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