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电视法制节目的概述和电视法制节目主持的现状 电视法制节目的含义及由来.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载体,借助电视的制作和表现手段,以宣传法制为主题,以法制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密切联系为切人点的各种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让人们提高法制观念及意识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电视媒体的优势是法律教育及引导,使其人们可以认识到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我国法制教育的主要宣传平台是电视法制节目,本文主要以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台为例,对电视法制节目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以实现普及法律的目的,采用多种形式来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为法制社会建设的推进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法制天地”是常州电视台和常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的一个法制宣传栏目。该节目以服务常州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普法和依法治市为重点,紧扣社会热点,以事释法,贴近生活,向全市人民广泛宣传法律知识。自1995年1月开播以来,已播出300多期。据央视—索福瑞公司调查,该节目目前在常州地区收视率长期保持在25%左右,是常州电视台自办节目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作品曾多次在江苏省法制新闻及江苏省电视社教节目评选中获奖。该栏目还获得江苏省首届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法制栏目《法律与道德》,揭开了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序幕。1999年,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为标志,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在经历了开创期和发展期以后,进入到一个空前的繁荣期。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电视法制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其社  相似文献   

5.
电视栏目类型化,能明确地告诉观众你的节目类型是什么。以电视法制节目为例,此类型栏目由于涉及了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的行为、伦理与法制,通常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和关注的焦点,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报道形态,被称为“电视法制节目”。《目击者》是江西电视台五套的一档法制专栏节目。自2003年8月开播以来,该栏目迅速成长为该频道的名牌栏目,在江西地区观众中,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从开播后头4个月的南昌地区收视率数据中得到了反映: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开播头两个月,栏目收视率表现平平,由于栏目开播几乎未做前期宣传,观…  相似文献   

6.
电视法制节目,是指以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及普法为内容的电视节目。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之相应的是近年来各级电视台拍摄法制题材电视节目的热度也在逐渐升温,我们注意到,电视法制节目的数量和比例较以往明显增多,有的节目还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拟从现时的电视法制节目出发,对其略作探析。一、电视法制节目的现状综观各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在荧屏上,一是固定法制题材以专栏形式播出的节目,也就是栏目化的电视法制节目,如中央台的《社会经纬》,山东台的…  相似文献   

7.
正节目的价值理念彰显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传播所要实现的社会功能。二十多年来,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以传播法律知识和增强国民法制意识为目的,始终把法治、道德、社会作为核心内容,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每一个脚步都记录并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并在当前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水平和影响。一、电视法制节目传播价值理念的演进过程由于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从诞生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人们对电视法制栏目的认识逐步加深。电视法制栏目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促进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民生的法律意识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电视法制栏目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瓶颈期,法制栏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法制节目走入低俗化的误区从而导致法制栏目背离了原有的精神实质和创办节目的基本宗旨。本文将对从泛法制化角度谈电视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对策,做出简要分析,旨在更好地提高电视法制栏目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诞生的标志是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开播,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法制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极具社会影响力和独特价值的电视节目类型。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目前全国开办法制节目的卫星频道有33个,各地的电视法制栏目有六七十个,法制类电视节目以专题类节目10%的播出量占据了19%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0.
电视法制节目以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快捷传播信息,以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为己任,那么如何更好地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电视法制节目,给老百姓以有效的法制熏陶,这就给电视法制节目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那就是电视法制节目如何出精品。  相似文献   

11.
杨慧 《声屏世界》2011,(11):47-48
电视法制节目一直以天然的内容优势在电视媒体中保有相当的竞争力。CSM数据显示,法制节目播出量占专题节目的10.3%。收视率比重却占专题类节目收视率的19%。另据统计。央视舆论监督栏目《新闻调查》一个年度涉及法律题材内容的节目大约占到了总选题的70%以上。也就是说,今天的法制节目已经不再是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而是整个媒介平台上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吕晓燕 《大观周刊》2012,(51):56-57
随着中国法治社会的不断推进,全民法治观念的不断提升,法制新闻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从社会新闻中独立出来。在短短二三十年的发展中.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表现形态上,法制新闻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电视法制节目在多样化的内容和形态背后.却暗舍一种“泛娱乐化”的倾向:不断以喧嚣刺激观众眼球,使得本应严肃的题材成了茶余饭后仅供消遣的八卦。既然已有多样化的题材.就应该寻求多样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一味地向综艺类法制节目看齐。在此背景下.本文以BTV-3午间时段《法治进行时》为例,剖析该栏目在娱乐大潮中如何坚守法制节目的严肃性,同时又能保持高收视率:剖析栏目在探索电视法制节目新闻化发展进程中贡献的积极力量,以期能对其他类节目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尚小虎 《东南传播》2010,(2):109-111
如今的电视法制节目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电视文类被提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00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栏目,20家电视台的法制栏目达到了日播。电视法制栏目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但是,在法制节目增多的同时,如何使其与时俱进地发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本文就法制节目的形式以及内容创新的问题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电视法制节目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社会生活的矛盾纠纷、案件,进行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应该说,法制节目既有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又有专题节目的深度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地方电视台开办了法制节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视台也通过开办"巴州警界"栏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巴州警界"栏目是巴州公安局、巴州电视台联办的一档电视法制专题栏目。为了增强节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90年代,尤其是1999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开播前后,我国电视法制栏目火遍了大江南北.以《今日说法》为代表的电视法制节目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方面确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当前,电视法制节目,特别是地方台的电视法制节目已呈现出“风光不再”的颓势.  相似文献   

16.
杨慧 《声屏世界》2009,(10):31-32
在电视产业已经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的今天,创新无疑是电视法制节目生存的立足之本,也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杭州电视台《警界41》栏目创办15年来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不断创新所带来的栏目优势效应。1994年7月,以震惊全国的《3.31千岛湖特大杀人抢劫案侦破纪实》为首期节目,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公安电视专栏的《警界41》一经推出,就以深度报道法制事件、积极阐述法理法规、  相似文献   

17.
杨慧 《视听纵横》2002,(5):106-107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恢复与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开始壮大起来,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法制栏目的电视台已超过150个,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也逾百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走势。在如今社会对法律有着迫切需求,法制节目备受关注的时刻,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理性地思考我们该如何说“法”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8.
杨力 《新闻前哨》2001,(9):21-22
自从中央电视台推出法制栏目《今日说法》以后,国内各级电视媒体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法制栏目,有些电视台甚至开办了专业的法制频道。这些法制栏目和法制频道,都以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开展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为主要宗旨,为国家法制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电视法制节目的这种“繁荣”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栏目定位及形式表现出趋同性,有特色的栏目太少。法制栏目“克隆”现象严重,地方台和中央台之间、省级电视台之间、市级台和省级台之间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外景拍摄报道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9.
电视法制节目是向公众阐释法律事件始末、宣传正确法制思想、普及法律知识、实现法制教育的节目形式。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公众法律意识显著提升,并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对电视法制节目的内容、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电视媒体市场化运营发展的影响下,电视法制节目的普法服务功能被削弱,内容泛化、形式娱乐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电视法制节目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电视法制节目亟需找准自身的定位,积极承担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社会责任。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创作及报道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究强化电视法制节目普法服务功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郑丽萍 《现代传播》2006,(3):163-165
20世纪80年代,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出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迅速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现在已经成为大众收视的一个热点。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1家电视台开办了法制专业频道,法制栏目多达近百个。电视法制节目已经成为增长最快、影响力最大的节目类型之一。电视法制节目已走过青涩,走向成熟与深化的阶段。一、全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主要形式及特点电视法制节目从起步到现在,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邀请法律界人士在演播室搞法律知识讲座,照本宣科,图解法律;第二个阶段是纪实性、庭审式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