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当全球性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并已经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流派。那么,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是应该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呢?通过对诺顿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及墨迪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得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条更好的可选择道路。  相似文献   

2.
探讨人类中心主义,应在价值论的论域下讨论。长期以来,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难是一种误读。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相比,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更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的选择。这种合理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现实建构路径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形态、非人类中心主义对其的诘难,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后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具有不可超越性。  相似文献   

4.
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动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包括宇宙人类中心主义、神学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认为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中心主义所引起的,对此,笔者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读,不可简单、泛化地诉诸“人类”,而应紧密结合二元论思维来把握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定内涵,并立足于把握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文化的深层逻辑,立足于透视特定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的固有局限。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是解读的关键所在,紧紧抓住这个关键点,有助于准确把握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根源和实质。非人类中心论把人类中心主义理解为“物种利己主义”,人类中心论把人类中心主义界定为“人类整体主义”,都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6.
当代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们开始反思近代以来人类活动方式(以人对自然全面控制与利用为标志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在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两种观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其争论的焦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以及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根源的不同理解,并由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观点:走入人类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扬弃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7.
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质分别进行了剖析,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指明西方环境伦理学由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质分别进行了剖析,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指明西方环境伦理学由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的恶化,使得"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话题重新出现.由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误解,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可是本文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本文从"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的角度出发来证明人类中心主义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主体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道主义的深入人心和主体主义的彰显代表着人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自然主义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是世俗化的西方社会的宗教替代品。人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主体主义在逻辑上密切相关,主体主义是人道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人类中心主义激励了人类对自然的盘剥和榨取,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说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无涉,是因为未识破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