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激烈竞争,比赛的胜负在某种上取决于心理因素。散打运动员赛前大多数存在过分激动、过分紧张、过分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比赛胜负有直接影响。如何在比赛前做好心理准备,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此,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沈阳体育学院散打运动员赛前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紧张、激动、盲目自信)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赛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以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董辉  李宁 《体育世界》2014,(4):57-58,56
对参加2012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31名运动员以问卷方式进行心理测验,分析优秀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1)男性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明显高于女性散打运动员,积极情绪明显低于女性散打运动员,并存在不同程度显著性差异。2)成绩优秀组散打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最低,成绩较差组最高,不同成绩组别在紧张、慌乱、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消极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3)紧张和情绪体力耗竭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非常显著预测作用。结论:比赛成功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优于不成功的运动员,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与运动成绩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访谈法、现场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参加传统武术套路比赛的初赛运动员心理状态及其产生的赛场效果进行研究,提出对初赛运动员比赛中易出现的过度兴奋、紧张应激、淡漠消极、盲目自信等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从而为传统武术初赛运动员积累赛场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2005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男运动员赛时心理状态为研究内容,从参赛的192名男运动员中抽出60名运动员进行赛时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参赛时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竞赛局势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在激烈的散打比赛中,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心理潜力,以便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5.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散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散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情绪状态进行分析,对赛前的心理准备与赛前心理训练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注重平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经逐步成为所有教练员的共识,在平时训练中加入心理训练,将对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训练比赛周期中,心理因素随着比赛的接近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的表现形式、影响赛前心理状况的因素、赛前心理状态的测试手段、干预措施以及赛前心理状态调整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参加K-1比赛的录像研究分析,对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竞技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中的的优势和不足,并试图找出原因,以期为以后中国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乃至成为K-1比赛的王者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促进我国武术散打的更新和完善、更快地与世界搏击运动接轨。  相似文献   

9.
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进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散打比赛中常见的运动心理状态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对散打运动特点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散打专项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 ,为训练和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散打比赛是同场格斗对抗性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理、智能都有很高要求.在基层训练中,很多教练过分重视技术和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运动员智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技术和体能同等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和智能往往容易左右比赛的胜负.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散打运动特点、散打运动智能的构成、运动智能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性、散打运动智能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散打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散打理论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及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探讨,为散打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多年的散打训练实践和散打应战中的观察 ,以及与教练、运动员的访问分析 ,根据运动心理学原理 ,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的训练 ,以及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3.
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构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散打运动项目特征为切入点,在对陕西省散打队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成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指标是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和单一的心理因素研究较多,其中也涉及到动机、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但多数研究不系统。在坚持注重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全面发展其心理素质,系统的将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散打运动当中,对提高运动员成绩及促进运动员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并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散打运动员比赛中的几种不良心理现象及产生原因,并制订了一些克服不良心理现象的方法,为基层教练员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少儿阶段的体育训练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少儿散打爱好者更加科学地掌握散打这项体育运动项目,文章通过对少儿散打训练中的基本功及心理、生理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少儿散打基本功训练的特点,为提高少儿散打的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揭示焦虑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用于指导训练和比赛。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认知焦虑低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焦虑逐渐下降;运动水平的不同认知焦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大量的阐述假动作在武术散打实战中运用成功的大量文献,从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等方面,对假动作在散打实战中运用的基本手段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训练建议,以供广大散打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是指导和促进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文件,竞赛规则每一条款的修订都对散打运动的技战术以及裁判员法产生巨大的影响。竞赛规则中最新添加的"先后倒地"申请复议条款,以及电脑监控现场公开回放都会对裁判员的执裁过程产生技术操作和心理的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赛前多维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随比赛的深入进行焦虑水平下降,状态自信心的水平不断升高。躯体状态焦虑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时,成绩较好。状态自信心越高,比赛成绩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