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是发挥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的基石。评价统计工作质量最主要的标尺就是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如果统计数据失真,必然会对企业经济发展规划产生误导,使各级管理部门无法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同时也影响统计部门声誉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2.
统计数据是人们判断、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重要依据,是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行监督和调控、进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有效工具。因此,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对国家、各级政府、各部门进行科学的决策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的现象日渐严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参与,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的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4.
政府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是公共管理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统计加入GDDS,政府统计工作必然而且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本文首先对“数据质量”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本着“效率、公平、科学”的原则,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基础上,对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及其若干发展趋势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初探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统计数据质量的阐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三个方面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初探,意在帮助有关部门、统计工作者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6.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最基本环节,统计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调查的质量。房价、收入、失业率、国家和地方GDP公众对中国统计数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乃至国家公布的各种各种统计数据让公众眼花缭乱,统计局数据、专业部门数据、地方数据并存,一些数据甚至"打架",这样对企业、政府的公信度带来极大的挑战。我国原有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已明显无法适应目前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统计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试着提出改革措施,使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闫佳彤  黄书培  李文龙 《资源科学》2022,44(8):1723-1734
节能降碳技术的推广涉及政府和企业等多方主体博弈。为探究“双碳目标”下各级政府与高耗能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本文构建了高耗能企业、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探讨了三方主体在节能降碳工作中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①在影响企业是否选择使用节能技术的众多因素中,节能降碳技术的使用成本和降碳效率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②在使用碳税政策促进企业降碳的过程中,补贴设置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政策效果产生消极影响;③提高地方政府对碳税收入的共享比例可以保障其对当地企业的监管力度;④主体选择某种策略的初始概率不会影响博弈的结果。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首先,应围绕使用成本和降碳效率两个关键因素,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力度;其次,征收碳税的同时应分行业进行差异性补贴发放;最后,因地制宜地保障地方政府对碳税收入的共享比例。  相似文献   

8.
统计表格信息集中,简洁明了。本文给出一份统计数据的表格,要求理解表中内容,根据数据特征找出数量之间的规律,进行计算或推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Web的浙江省海岸带统计数据报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  周斌  丁丽霞  王人潮 《科技通报》2006,22(4):500-505
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是沿海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以浙江省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对象。使用Micmsoft~SQL Server~数据库、Micmsoft~SQL Server~Reporting Senrices网络数据报表等技术设计了浙江省海岸带统计数据报表信息系统。该系统综合了浙江省海岸带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耕地、土壤资源以及海涂围垦等统计数据,通过Web浏览器和数据订阅等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浙江省海岸带地区多角度、多时态的统计信息。系统可以为各级海岸带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海岸资源提供技术保障。文章还探讨了建设海岸带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实现海岸带资源管理的动态化、实时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劳资统计是企业内部各项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劳资统计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报表指标和格式,全面、系统、准确、及时地搜集、整理劳动力和劳动工资方面的数量、构成及其与各方面相联系的基本统计数据,为国家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要完成这种全国统一需要的基本统计任务并不是轻而易举的,由于企业规模的大小、经济性质、隶属关系的不同,其完成基本统计任务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尽相同。就劳动工资统计而言,既要履行基层单位劳资统计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1.
王晶晶 《现代情报》2016,36(8):32-36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断创新,高校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统计数据质量评估问题,综合若干国家统计部门与国际组织的统计质量,确立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统计数据质量维度测评体系。基于该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研究的测量问项基本可以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并进行用户重要性认知的满意度检验和不同数据以来程度的用户满意度检验。本文构建的质量维度及测评量表的设计是较为合理的,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娟  李玉海 《现代情报》2019,39(1):93-102
[目的/意义]政府开放数据质量是影响人们获取利用开放数据的重要因素,研究政府开放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对优化政府开放数据质量,促进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实现政府开放数据宗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有限理性的政府开放数据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复制动态模型,分析在不同的数据质量监管状态下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以及实现政府开放数据质量控制的均衡条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高于一定阈值的监管激励能够有效控制政府开放数据质量,建立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数据质量过滤机制,降低提供优质数据的额外成本以及完善数据发布机制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尤其是统计入世后,这更加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现状、改进的主要障碍,并进一步研究了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重大工程项目中政府、社会资本与社会公众三个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博弈及其行为分析。将前景理论引入三方演化博弈分析过程,构建出不完全信息对称有限理性假设下的感知收益矩阵。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社会资本、公众三方在利益驱动下的博弈策略选择机理。结合演化博弈结果的仿真数据分析,提出政府建立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奖惩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以促使各方在项目预期目标与最终目标上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统计信息的有用性及统计信息价值的大小.关于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在过去、现在以至将来都是社会各界议论统计工作的中心话题,针对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雷井生  林莎 《科研管理》2013,34(6):138-145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统计套利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统计套利策略是将统计方法运用于证券市场的重要工具,基于高频数据的统计套利策略可以满足机构投资者套利需求,同时引进一种全新更加有效的投资方式。论文将常用统计套利策略进行改进,设计出新的统计套利策略并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各频率数据进行套利的交易次数都显著减少,平均单次收益率则成倍增加,达到了获取最大单次收益及降低交易频率的目的。在新统计套利策略下,运用6个频率数据进行套利均能取得很好的绩效,并且样本内的盈利性对于样本外的盈利性预测性明显增强。说明在高频数据下,统计套利策略运用于我国股票市场上是有效性的,并且新统计套利策略显著优于常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政府投资工程质量监管效率,降低道德风险,在提出质量飞检模式的基础上,将系统动力学和演化博弈动态复制理念相结合,针对飞检单位、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三方博弈行为建立了SD演化博弈模型并反映了三方主体相互影响路径,分析表明不存在演化稳定均衡点。同时通过SD演化博弈对最优飞检率进行仿真,结果显示最优飞检率和飞检样本总量并无关联,且在该飞检率下承包商的履约程度可达最大值。最后从飞检时间的随机性和不备性、组织构成、内容等方面对质量飞检模式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统计主体的利益出发,采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设计一个包含造假者与治假者两方的博弈模型,对各统计主体在提供统计数据中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并需找到有效治假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Master Data Management (MDM) is an approach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hared master data across organizations. In the public sector, MDM initiatives have been developed; however, the adoption among local government remains slow and there has been little interest in MDM adoption in extant research. Building on a 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TOE) framework, a conceptual model which highlights a set of potential determinant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MDM by local government was developed. To validate the model,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survey from 224 responses from Malaysian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 units. Using SEM-PLS, the study confirmed that data quality and data governance are two determinants of MDM adoption specific to the context of Malaysian local government, and four other determinants – complexity, top management support,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and citizen demand – are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DM adoption by local government. Surprisingly, three determinants – relative advantage, data security, and government policy – are found to have non-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to the adoption of MDM by local government. In addition, top management support is revealed to be a cornerstone of MDM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in local government. The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theoretical, contextu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of MDM and IT adoption in the context of loc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