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防水层卷材为研究对象,对70℃条件下受持续荷载作用后Pvc防水卷材拉伸性能的变化进行了实验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70℃高温条件下,初始伸长率越大,持续荷载对PVC防水卷材拉伸性能的影响越大。初始伸长率为57.4%时,卷材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超过70%,平均拉伸强度上升了71.8%。(2)在70℃高温条件下,持续时间在1~7d范围内,持续时间对PVC防水卷材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比研究了添加不同添加量镧处理后A356铝合金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镧对A356铝合全晶粒细化效果不明显,但对二次枝晶间距有一定影响,当添加量达到0.35%时使合金的二次枝晶间距减小至17.41um.镧对A356铝合金的变质作用比较明显,当镧添加量≥0.05%时,硅颗粒呈部分变质形态.镧对合金中气孔影响很大,合金微观组织中气孔很少.  相似文献   

3.
基于Haake转矩流变仪,分别将α和β成核剂熔混到等规聚丙烯中以改变其结晶形态.用偏光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疲劳作用前后α晶和β晶相互转变及其结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α成核剂在降低球晶尺寸和增加结晶度同时,在晶胞内产生了内应力,在疲劳初期,结晶应力消除、拉伸强度增加,继续疲劳时,结晶度和拉伸强度都下降,疲劳后,β含量相对增加.当β成核剂用量较少时,β晶含量增加,拉伸强度降低;在β晶结晶度适中时,疲劳并不改变晶胞结构与结晶度,表现较好的耐疲劳性;结晶度较高时,疲劳降低了结晶度,但拉伸强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5.
先将β成核剂TMB-5制成母粒,再用于改性聚丙烯(PP).研究结果表明TMB-5的加入对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影响小,但聚丙烯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TMB-5用量为0.1%时,聚丙烯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7.6kJ/m^2.TMB-5的加入可以提高聚丙烯的耐磨性能,TMB-5用量为0.3%时,聚丙烯的耐磨性能最佳.差示扫描量热(DSC)、广角X衍射(XRD)的研究表明:TMB-5对聚丙烯的结晶不仅具有明显的成核作用,而且部分改变了聚丙烯的晶型.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中的重要实验项目。在分析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新的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教学方案。在学生完成塑料增韧配方设计实验的前提下,结合实验配方对增韧塑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冲击强度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出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随增韧剂的变化规律,进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塑料增韧机理,掌握塑料增韧配方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7.
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X-衍射表明壳聚糖和氧化石墨烯之间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仅为0.6 wt%时,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64.4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到38.8%,与壳聚糖基体相比,分别提高了101%和61.7%。  相似文献   

8.
低模量高伸长率室温硫化水性硅酮密封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硅氧烷乳液为基料, 加入适量的交联剂、增粘剂、催化剂、填料制备了低模量高伸长率室温硫化水性硅酮密封胶, 该密封胶的哑铃型拉伸试样和H 型粘接拉伸试样的模量(100 %定伸应力) 小于014MPa , 哑铃型试样断裂伸长率达1000 %以上, H 型粘接拉伸试样(对玻璃、铝材和石材) 断裂伸长率大于500 % , 并显示为胶内聚破坏.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以二甲酚橙 (XO)为显色剂 ,在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CPB)存在下 ,应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镧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PH =8.6的NH3.H2 O -NH4 Cl的缓冲溶液中 ,其最大吸收峰为 6 13nm ,负峰为 4 5 5nm ,正负峰的吸光度绝对值之和与镧的浓度线性相关。镧的质量浓度在 0 - 2 5ug/ 5 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 13,4 55高达 1.71× 10 5L .mol- 1.cm- 1。是单波长分光光度法 (ε6 10 =1.0 2×10 5)的 1.6 7倍。该方法已用于活性炭负载催化剂中镧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辐照技术对玉米淀粉进行了间歇式交联改性,对CaCO3进行了表面亲油性处理,再将交联改性的玉米淀粉、聚乙烯醇(PVA)、甘油及其它助剂经混炼、压片得到交联淀粉/聚乙烯醇(C-CS/PVA)可降解树脂,对其进行了CaCO3增强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拉伸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硬脂酸和月桂酸钠可成功对CaCO3进行表面有机改性,其表面亲油化度可达55.6%;淀粉交联改性后仍能保持分散及表面形貌,粒径为520μm;当淀粉用量为30份时C-CS/PVA可降解树脂的拉伸强度约为20MPa,断裂伸长率为233%,略低于行业标准;使用改性纳米CaCO3对C-CS/PVA可降解树脂增强,其拉伸强度可提高到22.5MPa,断裂伸长率由233%提升至350%,增强增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退火温度对超低碳钢冷轧薄板进行退火不同时间,然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后的薄板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与退火工艺有关。在不同温度退火相同时间,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延伸率开始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而后下降;低于700℃退火,强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延伸率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增高。高于700℃(包括700℃)退火,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开始退火时间延长而迅速降低,而后趋于稳定。延伸率开始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纳米粒子二元复配填充改性及冷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_2O_3/CaCO_3/PTFE三元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填充显著提高了PTFE的摩擦磨损性能、硬度、抗蠕变性能及拉伸强度,降低了断裂伸长率。当Al2O3质量分数为20%、CaCO_3质量分数为10%时,PTFE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3.
以对苯乙烯磺酸钠改性硝酸根型镁铝水滑石,将其与丁苯橡胶(SBR)混炼,制备水滑石/橡胶复合材料。用硫化仪、万能测试仪及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随着水滑石含量的增加,SBR/水滑石复合材料的焦烧时间变化幅度不大,最大小扭矩之差逐渐减小,且经过有机修饰的水滑石变化幅度更大。其次,加入水滑石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水滑石含量为3~5%时最佳;同时水滑石的加入也提高了橡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用流延法制备了甘油含量一定不同温度水热处理的热塑性豆类淀粉膜材料,采用粘度、X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水热处理对豆类淀粉热塑性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粘度测试显示水热处理后豆类淀粉溶液的粘度增大;X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扫描电镜(SEM)显示,豆类淀粉经过水热处理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力学性能测试表明,110℃水热处理过的淀粉膜(甘油含量为30%)的拉伸强度为11.78MPa,断裂伸长率为27.24%,与相同甘油含量非水热处理的豆类淀粉膜相比.其拉伸强度提高了5.75MPa,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32%。  相似文献   

15.
应用XRD和催化活性评价手段,考察了助剂对CH_4与CO_2重整制合成气的负载型Ni催化剂的重整活性和其抗积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O在Υ-Al_2O_3表面上最大分散量随MgO、La_2O_3助剂的添加不同程度地增大,助剂能影响负载型Ni催化剂的催化性能,MgO、La_2O_3的添加对改善Ni催化剂的重整活性和抗积炭性能有明显效果,并与助剂的种类、添加次序有关。La_2O_3助剂的突出作用表现在维持Ni为低价还原态和促进CO_2转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elongation at break, modulus of elasticity, Shore D hardness, melt flow rate (MFR), and electrical and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composites with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matrix reinforced with Al 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Measurements of the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performed up to a reinforcing component concentration of 30% volume Al powder and compared with mathematical models from the literature. The obtained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experimental data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oretical data.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 powder content,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discontinuities in the polymer structure,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 content. The composit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allowed the formation of a random distribution of metallic particles in the polymer matrix volume for system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Al (HDPE-Al). There was a cluster formation of Al particles at higher Al contents in the polymer matrix. Electrical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values of HDPE-Al composites were higher than pure HDPE values.  相似文献   

17.
实验了一种测试食品级丁苯橡胶干胶中残留苯乙烯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二硫化碳作溶剂,将干胶溶解后,用甲醇凝聚溶于二硫化碳中的丁苯橡胶及聚合物,有效地分离苯乙烯单体和丁苯橡胶,以α-甲基苯乙烯做内标物,用FFAP毛细管柱对二硫化碳中的有机单体进行色谱分离,用内标法计算残留苯乙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淀粉与添加剂的混合物经挤出改性后可制得热塑性淀粉.研究了热塑性淀粉材料的生物降解性、流变特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丙三醇和尿素均可降低材料的抗张强度,提高断裂身长率.因为前者起增塑剂的作用,而后者可破坏大分子间的作用力.热塑性淀粉融体在低剪切速率下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热塑性淀粉的生物降解程度略高于原淀粉.经挤出塑化后,淀粉的分子量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