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滚滚洪流中,最为我国教育界称道的外国改革家,莫过于苏联的赞科夫和美国的布鲁纳,而保加利亚的洛柴诺夫及其暗示教学,人们却重视不够,甚至鲜为人知。认真研究暗示教学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会有许多启发。一、暗示教学简介暗示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柴诺夫创立的。这种教学理论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音乐理论等多种学科的基础上,对于研究开发人类潜能、加速学习进程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又叫暗示速成教学法。最初,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保加利亚、苏联、奥地利、法国、加拿大等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正蓬勃地开展着暗示学研究。暗示学又谓暗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暗示手段与暗示效果以及暗示手段如何引起暗示效果的规律性。暗示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的潜力。1971年保加利亚洛柴洛夫博士发表了《暗示学》一书,从理论上揭示了暗示的奥秘,并为人类把暗示主动地应用于教育和医疗事  相似文献   

3.
鲍亚民 《学语文》2004,(11):74-76
有一年,一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台湾南部一个极偏远的小城去行医,他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地人的病,没有向他收一分钱。那山地人回到家,砍了一捆柴,步行了整整三天,来到城里,把柴放在医生脚下。山地人生活的地方极其偏僻,他不知道,在现代生活里,几乎已经没了柴烧的项目,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成了白费。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位医生后来在向别人复述他的故事时总是动情地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来没有收过这么贵重的礼物。”一捆柴,只是一些荒山中枯树的老枝,由于感谢的至诚,却使它成为那位医生永不磨灭的光荣记忆。  相似文献   

4.
有一年,一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台湾南部一个极偏远的小城去行医,他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地人的病,没有向他收一分钱。那山地人回到家,砍了一捆柴,步行了整整三天,来到城里,把柴放在医生脚下。山地人生活的地方极其偏僻,他不知道,在现代生活里,几乎已经没了柴烧的项目,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成了白费。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位医生后来在向别人复述他的故事时总是动情地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来没有收过这么贵重的礼物。”一捆柴,只是一些荒山中枯树的老枝,由于感谢的至诚,却使它成为那位医生永不磨灭的光荣记忆。  相似文献   

5.
暗示教育法本是一种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洛柴诺夫首创。其基本原理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巧秒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用艺术、权威、榜样的力量,充分挖掘心理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舒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这种方法,近年来在欧美被广泛流传和采用,我国也有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运用。而且,其基本原理不仅被运用到教学领域中,同时也被运用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 19世纪后期,当冯特宣布心理学家不能在实验室对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思维等)进行研究时,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以自己做被试,进行了在心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对记忆问题的研究。 艾宾浩斯从1879年对记忆开始研究,于1885年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论记忆》。他在实验中一个创造性的贡献是首次编制并使用  相似文献   

7.
1大于300     
前苏联的鲍格丹诺夫是一名孤儿。一天,鲍格丹诺夫坐在台阶上,目光久久地注视着一个方向,一名射击教练发现了他,便认为他有射击方面的天赋,决定要亲自去培养他。但很快教练便失望了,原来那天鲍格丹诺夫目光久久注视着一个方向,并不是精力专注,而是失魂落魄,是在发呆。但教练不想放弃对鲍格丹诺夫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让两组受试者听完全相同的一段语音材料,并报告所听内容。听之前,对两组受试者分别作了不同的暗示。受试者都按照给予他们的暗示去理解语音材料的内容。听完后,两组受试者报告了他们所听到的内容,结果大相径庭。这则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心理暗示在人们感知和理解语音信息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和同事们也作过一个小试验:在元旦联欢会上,十几个人口耳交接,悄悄传递一句话。甲悄声对乙说一句话,请他将这句话悄悄告诉丙,丙又告诉丁。经过十多个人口耳相传后,最后又传回给甲。他原本说的话和最终传…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应当提倡暗示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应当提倡暗示教学法熊致新一、暗示教学法的产生及其影响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从1955年开始经过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暗示超常记忆力的存在”,并逐步建立起了他的暗示学理论和暗示教学法。1966年,洛扎诺夫在成人的外语教学中率先使...  相似文献   

10.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记忆和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那么,在高考备考中,怎样合理应用记忆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让两组受试者听完全相同的一段语音材料,并报告所听内容。听之前,对两组受试者分别作了不同的暗示。受试者都按照给予他们的暗示去理解语音材料的内容。听完后,两组受试者报告了他们所听到的内容,结果大相径庭。这则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心理暗示在人们感知和理解语音信息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暗示教学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乔治·洛扎诺夫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首创。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始于1965年,最初由洛扎诺夫领导,在保加利亚成立了一个暗示教学小组,并进行了一天教一千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他们又在16所学校对5000多名学生进行实验并获...  相似文献   

13.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只要对一个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期望,那么他就会发展得更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学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擅长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柴尔德"两次革命论"的哲学基础与理论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了“新石器时代革命论”和“城市革命论”,他认为前者是文明起源的开始,后者是文明形成的标志。“两次革命论”构成了柴尔德文明起源理论的完整框架。柴尔德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起源论有继承和发展,表现在唯物史观、社会分工理论以及对阶级的认识上。但由于历史局限和他自身的理论局限,柴尔德的理论也存在以下不足:时代的局限性、研究区域的有限性、研究不够系统以及将“城市”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不确切等。柴尔德的哲学基础具有两面性,他在辩证法方面做得很好,但对唯物史观坚持不够。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于记忆的思考已经历了几千年。在心理学史上,Ebbinghuas是第一个使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记忆的。他的研究产生了积极而有建设性的影响,并导致80年后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Bardett认为记忆研究应着眼于研究有意义的东西而导致随后的研究自传体记忆的热潮。Ebbinghuas和Bartlett的工作对记忆的研究的影响同样大,我们认为他们是记忆研究的两个传统。  相似文献   

16.
鲍格丹诺夫出生不久,便被父母抛弃了,后来他被人收养,并有了鲍格丹诺夫这个名字,意思是"上帝赐予的"。或许,上帝特别关照得不到父爱和母爱的鲍格丹诺夫,他遇到了一位射击教练。教练发现鲍格丹诺夫坐在台阶上,目光久久地注视着一个方向,便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暗示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委婉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产生影响,让人按照其他的方法来获取一些信息。暗示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常运用积极的暗示可以让一个人坚韧不拔,战胜困难与挫折,更加乐观豁达地成长。本文就是从生活环境暗示、表扬心理暗示、肢体语言暗示三个方面描述了在后进生积极暗示有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暗示效应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此,先借助两则小故事来理解"暗示效应"。故事一:很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大学生评价两段作品,告诉他们说,第一段作品是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写的,第二段作品是一个普通作家写的。(其实这两段都是狄更斯的作品。)结果大学生对两段作品作了悬殊的评价:第一段作品获得了慷慨的赞扬,第二段作品却受到了苛刻的挑剔。故事二:苏联天才演员N·H·毕甫佐夫平时老是口吃,但是每当  相似文献   

19.
儿童,由于他们知识经验少,对外界缺乏判断力、思考力,所以外面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极容易囫囵吞枣地接受影响。这种影响很多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成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成人的暗示作用。罗森塔尔效应揭示了期待暗示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每个人每天都处在不同的暗示之中,人的行为在暗示中形成、发展,儿童形成什么样的言行、品德,很大程度上是受受到的暗示作用而形成的。成人对儿童的积极暗示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一、暗示的心理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对他…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暗示法的内容暗示法又叫启发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卢赞诺夫首创。暗示法教学论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治疗学的有关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系统运用暗示,联想的力量,通过听音乐、想象、智力、体力、练习等综合方式,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神毫不紧张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它能在较短时间使学生学到较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记得牢,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学新方法,这种方法曾在保加利亚的16所学校的五千名学生中实验,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