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衡山,作为五岳之一的天下名山,不仅是我国历代著名的游览胜地,更是佛道二教的“灵山圣迹”和“洞天福地”。最早植根于南岳的宗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从西域传入的佛教到晋朝后期才开  相似文献   

2.
佛教里有六道,即天、神、人、地狱、畜牲、饿鬼。道教里也有六道,即知道、明道、悟道、修道、行道、传道。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之道,当属道家之道,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也应该有道家的六道。  相似文献   

3.
道家与道教     
笔者在带领学生依据《历史学习》“跟我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在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遇到了“道家非道教”这句话,便设置了一道“道家与道教的区别”的问题进行了提问,结果未有一位同学能回答上来。而教材中的介绍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笔者就查阅资料,得知道家与道教的区别大致如下:一、道家与道教产生的时代不同道家学派是春秋末期至战国中期我国奴隶制崩溃和封建社会确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学派。道家学派以谈“道”见称,“道”是其学派体系的最高范畴,后来人们就称这个学派为道家。道教的初创时期是在东汉明帝的时代。东汉末年,神…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对色彩有丰富的认识,从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礼仪赋予了各种颜色不同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中华色彩文化。武当山在其建筑、神像、道仙的服饰、修道场所等色彩的运用上,有其鲜明的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体现,也显示出道教名山的奇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的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是“正一派”道教的祖庭,所以,龙虎山自西晋以来就成了道教的中心。正是由于龙虎山天师道在道教中的显赫地位,因而天师道音乐一直被尊为“正一”派的正宗道乐。作者分析了产生天师道音乐的宗教、历史、社会等背景,并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及对道人的结构与素质的剖析等方面论述了天师道音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从战国一直到西汉,墨、道、神仙三家各自归属明确,彼此之间互不关联。而随着早期道教人物的出现与道教组织的兴起,墨、道、神仙三家界限分明的状况被逐步打破。东汉末年,道家首先与神仙家合流,二者渐次并为道教。此时,墨家学派的部分技术、思想与这一团体的组织形式亦被早期道教组织所借用,原彼此无涉的墨、道两家开始产生相应关联。到东晋时,墨子被葛洪神化为地仙,正式融入进道教,成为道教人物。墨家、道家、道教三者之间的总体关系以东汉末期为界点,呈现出由分离到逐渐融合的发展状态。三家融合最终于东晋葛洪之后完成,表现为道教兼收墨、道两家。  相似文献   

7.
楚巫、道家、道教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关联,荆楚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孕育三者的天然母体。荆楚之"巫"具备种种地域特征,是荆楚地域最为活跃的宗教因素,为早期道教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荆楚巫术与黄老静养之旨集合在道教"修道成仙"的旗帜下,相互融合、渗透,给早期道教抹上了浓厚的荆楚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8.
在南岳衡山风景区入口处大石牌坊檐下, 有一大型汉白玉横额, 额中图形甚为怪异, 人多困惑不识, 其实这正是形乃朱雀的南岳山徽。朱雀又称 “朱鸟”, 本为南方七宿之名, 后为道教奉为南方之神, 又将其与南岳联系起来, 作为 “五岳真形图”中的南岳之形, 遂成为公认的南岳山徽。其中具有奥妙的中华文化学、民族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正> 天静宫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道教之祖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道教宫观之一。它位于涡阳县城北涡河北岸,南临武家河(古之谷水,又称雉水)。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奉敕修建过。天静宫在唐宋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建筑  相似文献   

10.
“道家”一词的起源,时间下限当在汉文帝继位之前,时间上限难以确考,最晚也应当在战国末期,基本含义应当是“道术之家”或者关于某种“道”的专门学问、技艺等,对象指向存在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西汉时期主要是指后世所称道家学派或治术及黄老等;至晚在东汉初年又可以指称“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快速发展,对道家学派形成一种覆盖态势,但是“道家”观念在道教群体内部并非流行概念。相反自东汉晚期开始,佛教群体亦大量使用“道家”一词,用以作为佛教自称,外道代称,在佛、道二教论争的语境中亦使用“道家”指称道教。而最晚在汉魏之际,“道家”一词的主要对象指向都已经形成,隋唐以后逐渐成为世俗学者及儒、释二教对道教的专称而沿用至今,但是其他用例并未废止。  相似文献   

11.
《老子想尔注》是早期道教派别五斗米道注老而成的宗教经典。通过梳理文本,认为道教重要的清静教义,已经在《老子想尔注》中有明确和丰富的阐述。它承续了道家哲学范畴"清静"寡欲不争的含义,但又作了宗教性的发挥,即发展成集宗教尊神太上老君之"道意",宗教戒律之"道诫",宗教修持方法之"道术"三涵义于一体的教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道教"一词属于公共词汇,基本含义乃是"教化之道""道德教化""关于‘道’的教导、教义""‘道’之教说"等,"教派"含义并不明确,宗教性比较淡薄,词性为名词或动词,其具体的对象指谓存在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战国时期墨家用来指称儒家,元明时期又可以指称理学,东汉后期的汉译佛经中用以指称佛教自身、佛教教条、佛教所称外道。东汉后期的道书中开始出现"道教"用例,但是难以信据。南北朝时期在世俗文献及佛道论争的文献中开始出现"道教"与"佛教"对举的用例,但是"道教"一词并非宗教道教的专称。隋唐以后的道书及世俗文献、儒释文献中开始倾向于将"道教"一词作为宗教道教之称,但是亦非宗教道教专称,其他义项及用例并未废止。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大约形成于东汉顺帝年间(126—144),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早在道教产生之前,我国已存在着各种原始宗教习俗。夏商周三代,卜筮流行,崇祀鬼神。战国时,神仙方士自成一家,将长生术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开始有了较系统的鬼神理论。汉初,黄老思想大兴,崇尚道术之士将老子作为祖师崇拜。东汉初,佛教传入,其组织形式、仪式、戒规为中国本土宗教所借鉴,于是中国道教就在古老的宗教习  相似文献   

14.
设想一 补充老庄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的材料 道家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在创业过程中就利用道教“老君当治”的图腾及老君显灵。预告李唐王朝的成立;在建国之初,为了稳定人心,巩固政治,  相似文献   

15.
南岳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南岳衡山,既是举世闻名的宗教圣地,也是千百年来的文化名山;既是军事上的天然防卫要塞,也是古今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角度看,以哲学、思想理论为主导的老庄道家创立于前(先秦),以宗教信仰为主旨的道教建立于后(东汉以降),随之而来的是道家与道教的融合、涵化、整合、熔铸,亦道家亦道教,亦道教亦道家。因此,从整体上说,作为思想学术的老庄道家与作为宗教信仰的道教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章分析了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的生死观与道教“我命在我”的长生成仙说,说明了在生死观上道教对道家思想的援引和衍化。  相似文献   

17.
李百川的《绿野仙踪》在中国小说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特色鲜明、成就较高的作品。全书以冷于冰求仙访道的历程为框架,比较全面地描写了修道成仙的具体过程,使全书具有比较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道成仙的修炼方术;二、修道成仙的伦理要求;三、修道成仙的宗教考验。  相似文献   

18.
论武当武术中的玄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是武当道教崇拜、信仰的核心内容,影响着武当道教的所有活动。玄武的动物原形及长寿之法,成为武当道士武术活动的重要模拟对象,同时也使武当武术这种活动表现出玄武崇拜的宗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西昆酬唱集》是真宗崇道时期馆阁诗人唱和所结之诗集.然而历代从道家、道教角度对此集的研究却是罕有其人.参与唱和的诗人大都参与了真宗崇道的活动,部分诗人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集中诗歌大量使用了道家、道教之典故与意象,使全集充满了神仙道术色彩.无论是诗人行为还是诗作内容,整部《西昆酬唱集》都与“道家、道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历代封建帝王继位以后,均或多或少地推行一系列有利于道教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北宋,由于王朝初建,人心思安,士大夫们因势利导、崇儒奉道,把道家思想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法宝,宋代成了我国历史上道教发展的关键时期。道教对北宋时期的时局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