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知识林     
理论文章长短搭配读着不累 2月24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在《观察与思考》、《书刊评介》、《理论信息》、《群众抒群言》4个栏目里刊文10篇。特别是《群众抒群言》栏目里刊登的6篇百字短文,内容实在,简明扼要,可以看出,是编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精心选编而成的,阅读零珠碎玉式的短文,如饮玉液琼浆,甘之如饴,对编辑的敬业精神顿生敬意。  相似文献   

2.
2月24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在《观察与思考》、《书刊评介》、《理论信息》、《群众抒群言》4个栏目里刊文10篇。特别是《群众抒群言》栏目里刊登的6篇百字短文,内容实在,简明扼要,可以看出,是编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精心选编而成的,阅读零珠碎玉式的短文,如饮玉液琼浆,甘之如饴,对编辑的敬业精神顿生敬意。可是,在一些党报《理论》版上,长文较多,有的甚至一篇占去半个多版,一个版面只登三两篇文章。不是说长文不好,也不是说长文不能发,如果真正站在广大读者的角度想问题,完全可以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错开日期刊发就是一个常见的解决此类…  相似文献   

3.
95年3月31日《人民日报》在第九版“读者之友”刊出了“人民日报版面设置及分管部门一览表”。该表就贵报的部门、版名、出版时间、版次及主要内容或栏目甚至电话号码都一锅端给了读者。当我们这两位有着该报10多年“报龄”的读者一看见“它”,就立不可待的用剪刀将“它”剪下,公正地粘贴在各自的报刊剪贴本上,并大叫了一声《人民月报》对读者真是“绝”了。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是党的至关重要的宣传工具,是党的喉舌,同时又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媒介桥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它起着举足轻重不可代替的作用。新闻媒体如何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从1980年1月起,在第一版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今日谈》,专门发表小言论。这个栏目,由于地位显著,反映现实及时,篇幅短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些读者每天拿到报纸后,首先就要读读这个栏目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报纸也相继开辟了类似的栏目。一年多来,《今日谈》已经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我都看了,有些还反复地读过。现在我想谈谈一些读后感。《今日谈》中的一些文章,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新鲜。李大钊同志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今》,其中有几句话:“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  相似文献   

5.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6.
报纸理论宣传是党的整个理论宣传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任务中,报纸理论宣传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 办好一张报纸固然不能没有新闻,因为新闻是报纸的重要内容。但是,报纸如果没有社论、评论和理论文章等理论宣传,则报纸就会成为没有“灵魂”、没有方向的报纸,并且会对报纸、对读者带来重大损失。对此,毛泽东同志生前是十分重视的。他曾经明确指出:“《人民日报》要重视理论工作”,“要注意发表学术性文章,发表历史、哲学和其他的学术文章”。后来,当他看到《人民日报》有所改进以后,又高兴地说:“现在,《人民日报》有看头了,理论上加强了,也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为了突出报纸的思想性、理论性,毛泽东同志还主张重要新闻也要夹叙夹议,当然议论要三言两语,点到为止,不能画蛇添足。可见,搞好报纸的理论宣传,并不是新问题,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是社会主义报纸的一贯作法。  相似文献   

7.
宁夏日报在报纸的一到三版开设了一批反映民意、舆论监督的栏目,以多样的形式和较高的报道质量赢得读者好评。该报在一版开设的固定栏目有《新闻观察》、《百姓事》、《银湖明镜》等。《新闻观察》以千字左右篇幅,剖析社会不同层次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解决问题的新鲜经验。《百姓事》栏目以几百字的篇幅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读者来信》栏目反映了各方面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该报《市场特刊》的“曝光台”,《社会生活》的“热点追踪”,《道德与法制》的“群众呼声”等,均属以积极态度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胡乔木代表党中央分工领导《人民日报》的时候,就提出了办报的方针和任务。他在《人民日报》编委会上,在新闻界的一些集会上,以及同新闻界人土个别谈话的时候,曾反复强调“报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报纸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要报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形势和成就”。胡乔木同时还提出:“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是人民群众说话的地方”,“报纸是群众思想和生活的顾问”,“报纸是报道群众的活动,反映群众的思想情趣、意见、要求和心声”……  相似文献   

9.
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老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方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报社的许多老同志为办好人民日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年华和毕生精力。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值得赞扬和学习。近几年来,人民日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全面准确地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全国报纸中确实起到了排头兵作用。人民日报编委会和全社同志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精心办报,报纸舆论导向正确,内容更丰富了,办出  相似文献   

10.
纪念《人民日报》创刊五十周年人民日报编委会定期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研究报纸宣传工作﹃编前会评报﹄制度是今年人民日报改进报纸宣传的新动作这是总编室值班主任在评报人民日报夜班编辑工作紧张辛苦有序这是四版编辑在组版编辑同激光照...  相似文献   

11.
小言论是报纸版面上的轻骑兵,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小言论以其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读来亲切感人而赢得读者,也得到编辑记者的重视。细心浏览报纸的读者会发现,《人民日报》一至四版开辟了“今日谈”、“长话短说”、“快语”、“漫话”等刊登小言论的阵地,《工人日报》设了“小论谈”,《农民日报》,设了“大家谈”,《中国法制报》开设了“暮鼓晨钟”、“群言众议”,《新华日报》设了“细流集”……  相似文献   

12.
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老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方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报社的许多老同志为办好人民日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年华和毕生精力.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值得赞扬和学习.近几年来,人民日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全面准确地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全国报纸中确实起到了排头兵作用.人民日报编委会和全社同志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精心办报,报纸舆论导向正确,内容更丰富了,办出了新的特色.报社内部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保持了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好势头.中央对人民日报社的工作是满意的.人民日报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信任和威望.希望大家珍惜这种信任和威望,不断改进工作,把报纸办得更好.今天,我想和同志们着重谈谈舆论导向问题.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我曾经讲过四句  相似文献   

13.
报纸理论宣传应重视实践探索刘天俊报纸理论宣传作为报纸宣传的灵魂,理应受到读者的重视。而实际状况并不乐观。不少读者不愿看理论文章,嫌其套话多,新东西少,没嚼头。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在1994年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修班上提出了改变报纸理论宣传中阐释性理论文...  相似文献   

14.
七月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们的心愿》编辑部文章,阐述了人民日报“要在宣传改革的同时,对报纸本身的工作也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是我国新闻界再次吹响改革号角的一个喜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在于:1.重申了1956年改版“致读者”社论的精神,认为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三条改革方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重申“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着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2.认为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是我们办好党报的指针。3.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例如“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  相似文献   

15.
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它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奋斗目标,解释党和政府所采用的一系列推进改革和建设的新举措,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的新经验,讴歌和传播各条战线涌现的先进人物及其崇高精神,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认真研究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疏导和解决在改革中由于利益关系调整而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注意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消极现象等的重要媒体之一,因此报纸尤其是各级党报的指导性和思想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笔者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许多基层通讯员,成天苦于找不到新闻,一旦发现一个动态消息,辛辛苦苦采写投到报社却往往石沉大海。如此几回,便挫伤了这些通讯员的写稿积极性。那么,作为通讯员,如何向报纸投稿才能提高其采用率呢?笔者就多年从事业余新闻采写和专业新闻工作的经历谈一些体会。要提高稿件的采用率,应注意和把握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和要点: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注意近期的宣传要点和报纸开设的栏目,做到有的放矢。党报是党宣传方针、政策、路线的喉舌,是反映经济生活的晴雨表,同时也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7.
为工人阶级树碑代言《铜陵有色报》宣传工人阶级,不单为他们塑像、立传、树碑,还要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激发他们参政议政、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本报十分重视为工人阶级立论,为广大职工群众代言。多年来,从要闻版到副刊版,依次开设“群言”、“职工之家”、“读者之声”以及“职工论坛”、“众议坛”、“五松茶座”等专栏或专题。这些栏目和专题,除一版“群言”外,几乎期期出现,且突出和强调“群  相似文献   

18.
报纸是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能使我们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千世界,看到在似海的人流中比肩接踵,东奔西忙的三百六十行芸芸众生。一年多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推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栏目。它象一面透视社会的显微镜,把千姿百态的人们活生生地表达出来,吸引了不少读者。这个栏目叫做《众生相》。一、《众生相》不同于“人物专访”。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二版是“言论、专访”版,自创刊以来,发过不少好的人物专访。有政治家也有经  相似文献   

19.
我是人民日报的一个老读者,每天都要看人民日报。但是到人民日报社来,同报社的这么多同志见面还是第一次。首先,我向人民日报社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是全国第一大报,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几十年来,人民日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方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报社的许多老同志为办好人民日报献出了自己的宝贵年华和毕生精力。他们的功绩和精神值得赞扬和学习。近几年来,人民日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全面准确地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全国报纸中确实起到了排头兵作用。人民日报编委会和全社同志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精心办报,报纸舆论导向正确,内容更丰富了,办出了新的特色。报社内部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保持了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好势头。中央对人民日报社的工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2月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开辟《每周论坛》栏目,发表千字左右,由个人署名的评论。这样,继《今日谈》之后,个人署名的评论在党中央机关报的一版上,有了一个更大的专栏。《每周论坛》的开辟,为一版评论增加了一个新的档次。这个专栏里的评论,介于评论员文章与《今日谈》小言论之间,篇幅更接近评论员文章。但与评论员文章相比,它的选题范围更为广阔,风格也比较生动活泼一些,作者面要宽得多,主要是群众来稿。它为在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