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业革命:中国的战略意义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吉昌 《中国软科学》2003,(8):138-143,19
以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经济的迅速崛起,成为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服务业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论述了服务业革命的涵义,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中国服务业的战略意义扣发展前景,并讨论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外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转向服务业。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我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因、决定因素、经济效应及各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等方面,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本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从投入、环境、产出三个维度构建了科技服务业指标体系,采用2012—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RA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CRITIC权重法构建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指数,探究科技服务业三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助推效应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各指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的关联性较强,科技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好的助推作用;科技服务业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不断增强,同时综合助推效应指数的变化趋势与投入助推效应指数高度吻合,且投入助推效应指数是促进综合助推效应指数正向增长的核心指标,环境助推效应指数和产出助推效应指数是综合助推效应指数保持稳定变化的基础性指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应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慧卿 《现代情报》2004,24(10):59-60
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的信息产业和服务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信息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为研究背景,在产业集聚愈演愈烈的趋势下,从科技服务业和产业集聚的理论探索入手,深入剖析了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演变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构建了经济新常态下科技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结构模式,进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经济新常态下科技服务业的“三位一体”攻略方案,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科技服务业立体发展的系列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牧区经济,是指牧区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包括牧区中的农业、畜牧业、工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边疆,总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而且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目前,我国牧区经济处于比较落后和不发达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牧区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为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科技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与科技服务业(简称“二者”)的协同发展现状及协同效应如何?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业的演化及二者协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二者协同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12—2019年,30个省份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业发展指数上升趋势明显,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东北地区;二者协同水平持续提升,2012年位于失调落后区间的省份为22个,2019年减少至10个;二者协同状况呈现为“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二者协同发展正向影响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纯技术效率和GDP增长率,而对区域投资效率带来负向影响。本研究对我国评估区域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业、二者协同发展现状,优化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勇 《科协论坛》2007,(9):24-25
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各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竞相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继制造业之后新一轮产业热潮正在形成,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竞争点。这一发展格局的形成,是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各地区、各城市均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将为学会提供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金钰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96-298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生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五十年来,服务业在经合组织各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目前服务部门已经为经合组织各国提供70%以上的就业人数和附加值,而且新增就业几乎全部来自服务部门。为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许多经合组织国家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了服务业,期望服务业发展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