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与天才     
一刚开学的时候,她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学生,其实我们也都是的。只是,她不与我们住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她是一个体训生。一段时间以后,班上的同学都熟了,可她还是那样,从来没有引起人的注意,包括我。谁都没有过问她的体育到底怎样,谁都不了解她是个怎样的人。直到期中考试,直到老师宣  相似文献   

2.
幽默21则     
自我介绍班上转来了一个学生,教师请她自我介绍。“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正当班上同学都觉得她很谦虚时,她接着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相似文献   

3.
陆清是我接待的学生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她是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她与同学一起来到我办公室的时候,眼中有点恹恹的神情。她告诉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一直睡眠不佳,感觉精疲力竭,生活没有目标,觉得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她不愿意和任何人交往,因为她怕自己做不好,总是觉得自己会引起别人厌烦。当她的同学都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时,她甚至会感到莫名的愤怒,但随后又为自己的这种想法不停地自责。她说:“空虚无望的情绪快要把我淹没了。有时候我很想自杀,结束这种没有意义的生活。”陆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  相似文献   

4.
请学会欣赏     
一次和学生聊天时,不知不觉说到了班上新来的学生杜珍。不料顿时像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的地说开了:“她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她学习成绩很差”;“胆子很小……”同学们都嗤之以鼻。“可是她画的画很漂亮!”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晶开口了。我仔细一想,杜珍的确是一个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较差、不与同学共处的学生。但是李晶却发现了她的长处,也给我带来了一丝阳光。于是,我鼓励杜珍多画画,并把她好的作品粘贴在班级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4,(10):20-20
一哥:您好。为什么人们会讲一套做一套?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我觉得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有一个相处了5年的好朋友,我们都是对方的知己,无话不说,一起上学放学,感情好得不得了,在别人看来,就像是亲姐妹一样。但这些都是表面!你知道吗?暗地里,她栽赃我、出卖我。以前,她总是威胁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我以前很胆小,不敢抗拒。现在,我越来越反感了!她偷同学的东西,被我发现了,她不承认。我劝了她很多次,她不听。有一次,她偷了同学的东西,还赖到我头上。我跟她绝交了,但是你知道吗,她把我出卖了。她把我的秘密到处宣扬,我被同学们议论纷纷,我好难过。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当她是最好的朋友啊!我真的觉得这个同学好假……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为什么还有人愿意跟她做朋友?!  相似文献   

6.
杨延 《教育》2008,(3):63-63
自然地面对青春期 在相对开放的学校教育中,新加坡的学生对待青春期问题,大多表现得自然、纯真、无拘无束,甚至对个人的感情问题也不掩饰、不避讳。在新加坡工作期间,笔者曾为执教的某班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的同学》。批改作文时,笔者发现好几个学生都写了心中对异性的向往。其中,一个叫松俊的男孩,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的那个同学是个女的,她很美。坐在那里,她的脸很美。回答老师的问题,她的声音很美。我很爱看她,我觉得她很美,想做她的朋友。她就是我班的惠盈。”  相似文献   

7.
杨延 《上海教育》2007,(1A):50-50
在相对开放的学校教育中。新加坡的学生对待青春期问题,大多表现得自然、纯真、无拘无束,甚至对个人的感情问题也不掩饰、不避讳。在新加坡工作期间,笔曾为执教的中一班出了这样一个作题目——《我的同学》。批改作时,笔发现好几个学生都写了心中对异性的向往。其中。一个叫松俊的男孩,他的作有些特别,在作中,松俊这样写道:“我的那个同学是个女的。她很美。坐在那里,她的脸很美。回答老师的问题,她的声音很美。我很爱看她,我觉得她很美,想做她的朋友。她就是我班的惠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未来领袖     
班里同学都说她好,她也获得过什么“未来领袖”的称号,但说实话,刚开始我并不很了解她,只是随大流地也说她好。现现跟我说她人好。那次学农,我和她分在同一间寝室。住宿条件很糟糕,灰蒙蒙的墙壁、破旧的草席不说,最让人不堪忍受的是窗框周围一窝一窝的虫子。  相似文献   

9.
用爱导航     
郇丽芳 《辽宁教育》2013,(3X):77-78
<正>接手班主任工作时,有很多教师提醒我应该留心班上一位叫玫的同学,通过后来的调查了解,我大体了解了这位女生的情况:她家庭经济条件很好,父母办了一个柳编厂,因为是超生的孩子,父母对她很是溺爱,加上生活和学习习惯不良,对学习也不感兴趣,因此其学习成绩一直较差。进入初二后,我发现有一段时间,班上有些学生受她的影响,慢慢地把发型和衣服也变得和她一样,有的还在她的影响下,开始上网聊天……刚开始我很有把握,总觉得做了这么多年的教师,对付一两个学生应该没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发现学生优点,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都是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不同点,然后加以激励。以人为本不在于班主任做了多大的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我班有一位叫丁娇的同学,性格很内向,上课从不举手发言。有一天,同学们进行五分钟说话练习,介绍“十一”活动情况,许多同学说得滔滔不绝。我发现她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坐在那儿,我就请她发言。她说完后,同学们评价说她发言内容清楚,但语句不大连贯,声音有点小。以后上课时,我给她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她惭渐地参加了班里组织的…  相似文献   

11.
卢憓 《广西教育》2014,(44):64-64
正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阅读学生的日记是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既传统又有效的方式。周日傍晚,我到学生宿舍时,发现张美念同学的神色很不好,眼睛又肿又红。张美念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难道她是想念父母了吗?我立刻问她:"你怎么啦?"她摇摇头说:"没什么。"后来,我从她的日记习作中了解到,原来她奶奶有一百多元钱找不到了,认为是她偷的,并对她破口大骂。但是她并没有拿那些钱。当她要来学校时,她奶奶还是很生气,并且不给她路费。别的同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初中时我嫉妒一名女生的学习成绩比我好,于是总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她知道后也说了我的不是,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没想到,这次分班,我和她又分到一个班。我知道自己当年的行为欠妥,今后我该如何面对她?这是一位同学来信诉说的苦恼。其实,同学之  相似文献   

13.
月亮     
<正>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夜幕肆意地吞噬着万物,仿佛要将那一切都渲染上孤寂的黑。我的心,也曾是无边的暗夜。小学时,我总是隐匿在班长的光芒里。无论是办事还是选举,同学和老师总是先想到她。她很优秀,我承认。我们就像日和月,就像光和影。一段时间里,我很迷  相似文献   

14.
出招:思思我很瞧不起班上的一位同学。她长得又难看,成绩也没我好,但却很受老师的重视。国庆汇演、运动会、辩论赛都有她参加,简直是"风光无限"!反正不管她拿多少奖,我就是看不上她。真不知老师为啥把她当个"宝"  相似文献   

15.
老师,我能行     
我班上一位名叫兰兰的学生,在去年校运会时,她主动要求报名参加女子800米赛跑。当时,很多同学们都觉得很意外,连我这个当老师的也感到很吃惊。因为兰兰的右脚残疾,是个平时走路都很吃力的女孩。为了不让别班的师生笑话,同时也为了把800米赛跑的参赛指标让给别的同学,我特意找了兰兰谈话,想让她  相似文献   

16.
记得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后不久,学校一位政治老师对我说:你们一班的同学不懂得花钱.我听了一怔,怎么不懂得花钱?一问,原来是政治老师上经济学课布置了一道如何合理花钱的作业,多数学生没有完成.听完之后,我并未在意,以为这是学生阅历较浅的缘故.直到有一次在与学生交谈时,才发现如何理财在学生中已成问题.我们班里有一位女生,家里每个月给她生活费600元,没几天她就花完了,又不敢向家里再要钱,所以就一次次地向同学借,越借越多,全宿舍的同学都借遍了,多的几百元,少的几十或几元.有的同学被借得连自己都没钱吃饭了,要她还钱时,她还凶巴巴地骂同学,搞得同学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相似文献   

17.
黄艳秋 《班主任》2009,(3):38-38
我班学生小敏,女,16岁,家在农村,学习成绩尚可。入学军训时,小敏晕倒了。我把她送到寝室休息,帮她打水、买药、服药,并轻声安慰她,可她反应很冷淡。同寝室的同学都说她性情比较古怪,与班里很多同学都合不来。  相似文献   

18.
【心理困惑】这是一位高一学生写给心理老师的信:我是个高一学生,前不久由区一所普通初中考入这所全市著名的重点高中。以前在初中时,我的成绩很优秀,学习很有成就感,可奇怪的是进入重点高中实验班(全年级最好的班)的这一段时间非但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很郁闷。我好像和许多同学都合不来,加上成绩也没其他同学好,我感到很痛苦。我很想尽快摆脱眼下这个严重影响学习的"拦路虎",请你们帮帮我好吗?小伟。  相似文献   

19.
<正>让班集体中的每一名同学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优秀班级的核心标志。当班主任关注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并能及时有效地引导时,有助于构建人际和谐的班级氛围。董老师是小学三年级班主任,最近发现班级的“悄悄话信箱”里学生求助的信息越来越多:1.老师,我的好朋友和别人玩儿了,我很伤心,我准备再也不理她了。2.老师,我的好朋友每次考试都比我好,他总是很嘚瑟,我特别生气!  相似文献   

20.
编辑老师: 您好!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特向您请教.事情是这样的,我班有一个女孩,被诊断为中度智障残.平时她对老师和同学都很有礼貌,但就有一个毛病,常常有意无意地把同学的眼镜折断.为此,双方学生家长都有意见.对于这个孩子,我多次说服教育无效,想运用惩罚对她进行教育,又担心会被误认为体罚学生,真是进退两难,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您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