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战线》2015,(5):9
主持人语:媒体网站一直是传统媒体试水新媒体的先锋。从电子版,到新闻网站,再到公司治理体制的现代企业甚至上市公司。媒体网站不仅成为互联网舆论场上的生力军,更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当下,数字化大潮汹涌澎湃,互联网媒体日新月异,上有大型商业门户对各种资源的蚕食,下有垂直类媒体及移动端应用的强势来袭。既要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又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何去何从,媒体网站再一次面临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
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实行民营媒体(商业媒体)与公营媒体并存的体制,也就是所谓的“二元并存制”。①公营媒体即日本放送协会,简称NHK。公营媒体正是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是日本广播电视产业比较独特的现象。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日本公营媒体存在的意义,以期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实行民营媒体(商业媒体)与公营媒体并存的体制,也就是所谓的"二元并存制".①公营媒体即日本放送协会,简称NHK.公营媒体正是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是日本广播电视产业比较独特的现象.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日本公营媒体存在的意义,以期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席猛  何明星 《传媒》2016,(8):55-58
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垮台,阿富汗战后重建十几年来,该国一直奉行对媒体相对宽松的新闻文化政策.政府鼓励独立媒体的发展运营,对其干涉较少.宽松的媒体政策,也造成外国媒体的大量进入与其国内独立媒体的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阿富汗境内有上百家商业电台、电视台和印刷媒体.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及自由之声等西方媒体更是纷纷在阿富汗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办广播、电视、网站及提供各种新媒体服务.这种各家媒体抢滩逐鹿的局面,使得阿富汗媒体市场异常复杂.在阿富汗媒体市场的争夺中,目前美、英等西方媒体占据主动地位,左右着阿富汗民众对地区和全球事务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考察媒体融合,技术逻辑和资本逻辑是最自然的视角,而政治逻辑往往作为一种外部因素来考量。但是,基于中国发展的阶段和社会主义体制,着眼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政治逻辑,正是主导中国媒体融合进程最重要的内在逻辑。以政策为切入点,以政治逻辑考察30年来中国媒体融合进程,才能更深刻把握中国媒体融合的问题、挑战和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6.
媒体脸谱     
观点联合国机构呼吁商业媒体参与艾滋病反歧视工作联合国驻华机构在北京举行的商业媒体艾滋病圆桌会议上呼吁,更多的商业媒体和其他私营企业应该参与到中国艾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公共利益在不同的规制模式下的差异化呈现,剖析公共利益与传媒体制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究商业化运作背景下实现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谢霖琳 《新闻窗》2014,(6):92-93
当电视媒体的记者编辑遇到某个单位损害公共利益,而这家单位又是记者编辑所服务媒体的广告大客户时,是予以披露还是保持沉默?当一些严肃内容的节目收视率不高,而低俗内容的节目却有很高收视率时,是砍掉严肃节目扩大低俗节目容量,还是继续坚守传统主流媒体自己应有的品位?这涉及到一个电视媒体如何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军峰 《传媒》2021,(5):80-83
直播带货经历了从网红直播带货到媒体直播带货的转向.作为公信力平台的媒体直播带货遵循着市场逻辑、社会效益逻辑和媒体融合政策逻辑.因而当前媒体直播带货本质上是在媒体融合深度推进下传统主流媒体与商业平台联合发起的一场助力经济恢复和脱贫攻坚的媒体消费动员与融合创新实践.作为社会公信力平台,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正是公信力平台经济的体现;作为媒体消费动员的手段,它实现了对市场资源的激活与对接;作为媒体融合创新实践,它拓展了媒体业务范围和盈利模式.媒体直播方兴未艾,但也蕴含着风险,未来还需要与MCN机构联合进行商业化运作,融通体制内和体制外资源,各取所长.  相似文献   

10.
媒体宣称自己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并且部分地造成了媒体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角色错位.  相似文献   

11.
7月10日,北京电视台新闻从业人员訾北佳编造的“纸馅包子”出笼了。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国家和媒体以此为口实,大肆攻击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射的是我国的形象和声誉;在国内,消费者产生种种疑虑,降低了国家管理部门的威信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业的介入,大大强化了媒体的商业属性。资本时时在试图影响或操控媒体,以达到自己的品牌传播目的。媒体、包括主流媒体所代表的社会公众利益正逐渐被商业利益所蚕食,媒体的公共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最具颠覆性和革命性意义的,在于它创造了人类传播史上从未有过的草根媒体和无限自由的传播世界,其公共性和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的传播走向,更承载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但是由于自媒体使用者传播个人主义的迷失,也给传播与社会制造出诸多恐惧与焦虑,造成对公共善与个体善的双重伤害。本文主张建立起自媒体传播以"毋伤害"为核心原则的普遍善准则,并通过组织自媒体传播垂范与引导,以及普遍的社会公众媒介素养与自媒体素养教育,唤醒社会公众自媒体使用的自律意识,普及自媒体使用规范,以实现自媒体传播的普遍善。  相似文献   

14.
段丽娜 《新闻界》2012,(6):12-13,17
大众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是能够增加政府透明度,降低民众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能够聚焦政府某些不当的行政行为,对政府机构的决策意见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民众的公共利益。本文分析了媒体舆论对政府决策影响的因素,并对媒体舆论的健康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讨论媒体应坚持的最高公共利益是什么?有观点认为,媒体所应该坚持的最高公益,就是国家利益.任何国家的媒体,都不可能去做违背自己国家的利益去做新闻报道.但实际上,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体,其所应该坚持的最高公共利益,应当是符合整个人类文明和进步趋势的、传达普世价值观的"公益".唯有如此,才能让传媒自身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进而推动人类进步.下面就试以美国媒体对HINI流感的报道态度和中国媒体对打假新闻的处理为例,说明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16.
王晓培 《中国出版》2023,(14):11-17
舆论极化的治理是维护网络空间公共利益的重要一环,也是将互联网这一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最大变量转化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最大增量的关键。为进一步探究社交媒体对舆论极化的影响,文章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平台生态的中观视角,从连接逻辑、情感逻辑、数据逻辑和商业逻辑四个社交媒体的主要逻辑入手,探讨其对舆论极化形成的影响,以补充和丰富极化研究版图,并为探索舆论极化的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供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商业媒体迅速扩张,主流媒体亟须思考如何掌控网络舆论主导权.本文旨在分析今日头条等商业媒体平台成功扩张的模式,探究其对当前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启示.通过对传统媒体再媒介化的反思,提出新型传播平台重构新"联结"的路径,以打通或建构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多元社会互动关系,把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陈治国 《新闻世界》2009,(11):75-76
作为西方社会第四权力的媒体,曾为资产阶级在西方社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建立后,媒体价值取向开始转向。它从为公共利益而论战的价值理性立场转向了以逐利为首要目的工具理性立场。  相似文献   

19.
从苏联时期开始,媒体的职能与属性就被定位在如何协助振兴经济与发展国力.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媒体的定位集中在新闻自由与媒体集团等概念上面,倡导公共媒体与公共利益.本文简要论述俄罗斯媒体理论回归服务国家社会的内因要素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发现俄罗斯媒体仍循着一条既定的规律在运行.  相似文献   

20.
危机需要管理,媒体必须担当.在危机信息传播和干预的过程中,媒体需要承担信息传播及时、真实、正确导向之责任.真实责任需要信息具备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导向责任需要信息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