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该发生的争议覃国胜《广西教育》1995年第五期发表了李谱英老师文章《语文测试评分中的争议》。文章谈到学生作文《假日趣事》在评分中关于“假日”与“趣事”的争议。李老师关于“趣事”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关于“假日”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许会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一方面是老师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先命题,再指导,最后批改、讲评;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缓慢.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经过认真探讨,努力钻研.我总结出一套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做法。  相似文献   

3.
作文自动评分是指使用计算机作为评分员,自主对作文进行评分.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文评分方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评分效率,而且对于控制评分误差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作文自动评分系统研究,有些已经成功地运用到了实际考试中.  相似文献   

4.
徐威 《海外英语》2014,(7):98-99
作文评分的尺度差异在我校期末考试阅卷中一直饱受教师争议,每位教师不同的评分尺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分数,还间接影响试卷评阅质量。为了消除不同教师评分尺度差异,笔者通过对作文得分分析,还原学生真正的水平,指导今后更加客观地评阅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已成不容置疑的定论。然而,在评分(特别是考试、竞赛作文的评分)这个环节上,却时有争议。有人认为评分的依据主要看内容是否切题、具体、有意义;也有人强调“基本功”才是衡量一个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标志。两种观点,孰是孰非?让我们看一看作文教学的现状就会明白。先看学生的写作现状。有人曾从38所小学调出360篇习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写真实生活的为数不到三分之一,而胡编乱造、抄袭模仿(当然不是学习借鉴、艺术加工)却占了绝大多数。这种情况具有一定普遍性,学生为什么不肯写自己熟悉的生…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经常帮孩子修改家庭作文。表面上看来,孩子的作文经家长修改后,文句通顺了,结构严谨了,老师打了高分。其实,这种做法弊端很多。一是家长并不了解每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修改时往往偏离了训练目的;二是家长没有把改的原因告诉孩子,孩子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改;三是由于家长的修  相似文献   

7.
写“下水作文”已经被提倡了许久,一些教师说自己每次作文指导课都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并且大肆宣扬这种做法的好处。笔者以为,“下水作文”并不在于次次都和学生一起写,关键在于注重实效,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把“下水作文”落到实处,做出实效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做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中,小学生背诵作文现象仍然盛行,这是急于求成的做法。本文基于笔者小学作文教学的工作经验,阐述了产生背诵作文现象的原因,揭示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让学生走出"背作文"误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有不少教师由于对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漠视学生生活、轻视学生心理需求、偏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现象。这种只见“学生”不见“人”的做法,将学生视作作文教学的对象,而不是与作文共同成长的生命体。学生无法感受到作文是自己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需要,因而在作文中产生较多负面心理。  相似文献   

10.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高考作文的命题 ,始终受制于这样一对矛盾 ,即既要追求阅卷评分客观公正、公平合理 ,又要尽可能地为考生提供发挥自己才气的空间。命题作文所给的标题 ,从题材上或者从主题上对作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无法为考生提供这种空间 ;而且审题难度大 ,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可能因审题失误而抱恨终生 ,故逐渐淡出高考命题者的视野。随之而起的材料作文 ,由于审题的支撑点较多 ,降低了审题难度 ,又由于依据材料可以制订出较为可操作的评分规则 ,有利于减轻阅卷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而风行一时。但由于作文主题必出自材料 ,材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就作文评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因作文评价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这些评分方法仍存在不少弊端。如传统的分等评分法,方法虽然简便,但由于分等过于“粗线条”,不能对学生作文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如同一篇作文,由于每个教师看法不同,评分也不同,评分的随意性大。目前较盛行的“分格评分法”,虽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评分的随意性,但由于分格太细,评分手续繁杂,使用不方便,费时费工。此外,把一篇作文进行分格,主观上肢解了文章的“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如一篇文章,从整体上看,它是不错的,倘若从部分看,就不一定是一篇  相似文献   

12.
目前教师讲评作文最常见的做法,是挑选班上平时语文成绩拔尖学生的作文,在讲评课上宣读、分析。这些学生的作文语言比较流畅、有文采,错别字少,挑选他们的作文来讲评,当然会起到示范作用,有褒扬勤奋的意义。但是,这种通常的做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命题作文与发展学生的思维□陕西龚少鹏传统命题作文的做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由于运用不当,常常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悖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说文”法改革的起因1.当前作文量大而质差的现状亟待改变。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多写多练当作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法宝,但这种以数量促质量的做法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受学习负担重,作文无米下锅等诸多因素影响,学生对高强度的作文任务普遍采取应付交差的态度,作文质量自然不会高。二是由于教师对单篇作文的投入太少。传统作文教学的循环过程很快,教师布置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课堂作文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写作词汇是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作文教学的宏观调控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明确作文的要求,抓住文题的重难点,把作文写得具体些,较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但稍有不慎,这种做法会把学生导入作文雷同的误区,写出千篇一律的作...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目前在教学中它却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难以拿捏。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往往用四步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老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作文教学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其实这四步教学并不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写作不能白手起家,它需要一定的积累,写作教学应在写作的准备阶段下足功夫,把准“脉搏”,切不可盲目进行。  相似文献   

17.
张航 《作文与考试》2023,(28):12-13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校一位焦姓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他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不仅没一个学生逃课,而且课堂气氛活跃。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在目前教学中它却成为一块软肋,难以拿捏。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有的认为学生作文水平完全靠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还有的则认为完全靠运气,碰到易写的题目就得高分,否则“,待宰”。基于这些认识,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用四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教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是作文教学中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仔细推敲一下,四步教学并末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最关键的一步被忽视了,那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多年来一直强调写记叙文,写内容健康、思想正确的真人真事、好人好事。如写一件小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事……这种做法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其弊端已经开始为人们认识。现在我们的学生怵作文、烦作文、写假话、写套话等问题,不能说与这种多年一贯制的做法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作文一写好后就交给老师,误以为批改不关自己的事。而教师终日埋头在学生的作文堆里,尽管批改得很仔细,出力甚多,学生仅仅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抛到一边。这种教师把学生作文批改全部承包下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费力不讨好。为了改变这种教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