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一命题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也不合于逻辑和事实。一般的、抽象的运动和一般的抽象的静止都是绝对的,个别的、具体的运动和个别的、具体的静止都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1 参照系变换的几个问题(1)描述物体运动可以选用任何参照系(即可以任何物体作参照物),包括惯性参照系和加速参照系.所有物体都有“同样的权利”、“同样的资格”被看作是“静止的”.因此,把一个运动相对某个参照系的描述按照一定的关系变换为相对另个参照系的描述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静止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完整准确地理解静止,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但是,迄今为止,在对静止的本质规定的看法上,认识很不一致。如有的同志认为:静止“是事物的量的逐渐积累过程”,“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有的同志则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笔者认为,上述定义都是不够科学的;静止的科学规定应该是: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及其不变属性。为此,谈点个人看法。静止与运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因而静止的科学含义只有在对运动的科学含义的正确理解中才能确定。恩格斯给运动所作的科学规定是:“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固有属性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  相似文献   

4.
敏锐的观察力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 ,在数学解题中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这样说 ,成功的解题需要“眼观六路”。1 观“动静”运动是绝对的 ,而静止则是相对的 ,解题时需从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中 ,观察出相对静止不变的规律 ,从而方能“动中求静 ,以静制动” ,导致解题的圆满  相似文献   

5.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再现。创作,必须捕捉和描绘生活形象。在实际生活中,“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事物总是不断地由第一种状态转化为第二种状态,而矛盾的斗争则存在于两种状态中,并经过第二种状态而达到矛盾的解决。”(毛泽东《矛盾论》)生活辩证法是艺术辩证法的基础。实际生活中生活形象相对静止和显著变动两种状态的转化,必然反映到文学艺术创作上,构成作品动与静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达到画面形象的动静制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目的的重要一层含义 ,数学新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地强调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内容 ,让学生建立起数学中蕴涵着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否定之否定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拙文通过实例来谈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数学解题中的渗透 .1 “运动”与“静止”唯物辩证法认为 ,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状态中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与静止是对立而统一的辩证关系 .1.1 “运动”问题“静止化”例 1 已知圆 C:( x -2 ) 2 +( y -2 ) 2 =2 5 ,直线 l:( 2 m +1) x +( m +1)…  相似文献   

7.
本刊1990年第3期发表了“静止的定义与分类”一文(以下简称“分类”),这里我想谈点不同的看法。问题的核心是有没有“即时静止”?也就是说,有没有质点只是在某一时刻是静止的,而在前后相邻时刻质点是运动的情况。一、关于静止的定义“静止”的定义与“运动”的定义是紧密相关的,因为“运动”与“静止”是两个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在力学范畴中,“运动”一词就是“机  相似文献   

8.
一、平衡条件及其基本特征通常所说的“平衡”是指受到共点力作用的物体的“平动”运动形式的平衡.而所谓的“平动”运动形式达到平衡状态,又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种特殊状态的共同特征是:描述运动状态的速度保持恒定.考虑到物体受到的外...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思维抽象把其对象局限在相对静止的具体事物上。本文从认识的直接任务,辩证逻辑的对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事物的本质与事物运动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思维抽象的对象不仅包括相对静止的具体事物,而且也应该包括事物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参照物就是在判断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我们常说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就是把这个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比较的结果。具体地讲,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说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1—2题。1.赫拉克利特的观点()A.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肯定了物质的运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存在D.夸大了物质的绝对运动2.克拉底鲁的观点()A.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将会导致不可知论B.正确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肯定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 ,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 ,骆驼照样充满魅力。”据此回…  相似文献   

12.
动点问题是指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入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关系;这类试题是通过点的运动,使图形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这类试题的总体解题思路是化“动”为“静”,关键的一步从相对静止的瞬间,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着,而在运动变化中,常常有着相对“静止”的状态或“不变性”的情形,我们将事物在运动变化中保特的“不变性”称作“守恒”。小学数学中蕴含着许多守恒问题,譬如,五大运算定律在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中是守恒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保证了分数值的不变性,从而在分数形式上可作多种变化,并使约分和通分成为有意义的运算。不管圆变得多大或多小,它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并且社会是以一定的运动形式存在着的。稳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对静止的一种状态。因此,运动的绝对性和稳定的相对性是辩证的统一。我们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来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以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路去科学运作,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就一定能交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两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5.
叶景辉 《课外阅读》2011,(8):181-181
动点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也是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动点问题是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入运动变化观点的。类试题,这类题型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通过点的运动,使图形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函数模型和几何计算来解决问题。总体解题思路是化“动”为“静”,关键是将其转化为相对静止的瞬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动和静是事物状态表现的两个侧面 .一方面动和静在一个参照系统中是相对的 ,可以转化的 .另一方面对于同一事物可以追寻形成静止状态以前的运动过程 ;或者反过来 ,从运动表现中推出事物将会达到的相对静止局面 .因此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可用“动”的观点来处理”静”的数量和形态 ,即以动求静 ;也可用“静”的方法来处理运动过程和事物 ,即以静制动 .数学中的变换法 ,局部固定法 ,几何作图中的交轨法等都是动静转换策略的具体运用 .1 以动求静 避繁就简事物的静止状态只是相对的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在一定的条件下 ,它会向着变…  相似文献   

17.
略论联邦制和联省自治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联省自治”运动,目前史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它是“一种时髦的政治运动”。 一种认为它是“以脱去军阀割据混沌状态达到全国统一”的运动,是“打倒军阀的一个重要武器”。 一种认为它是“辛亥革命寻求政体变革未能完全成功后,而产生的另一个寻求政治立革的行动”,“同样有着强烈的西方取向,……和传统观念的激烈斗争”。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如何在“启发”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复习呢?我们进行了以下几种复习方法的试验: 1.复习初中物理第一册“运动和力”、第二册“分子热运动、热能”等章时,采用了“提纲”复习法。先布置复习提纲,如:“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你自自己是怎样来理解的?”……;“你是怎样来认识物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能举出实例来说明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吗?”……。让学生在课前  相似文献   

19.
周荣阳 《中学教研》2014,(10):32-34
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过程之中,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在数学中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变化和运动的问题,而合理的分析和利用变化中的不变性,让“变”与“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下面结合平面向量几何法的教学实践浅析“变”与“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动和静是事物状态表现的两个侧面,对于同一事物而言,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只能相对地处于静止或运动两种状态中的一种,但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一方面,对于同一事物可以追寻形成静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