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思青 《广东教育》2006,(2):51-51,54
几乎所有教过如何计算时间问题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算时间的诀窍。教师们觉得。计算时间这样的题型只有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才能逐渐有效地掌握,一旦到了教“算时间”的课,教师就先害怕起来,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让学生攻克计算时间的“顽症”,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验,  相似文献   

2.
王翠萍 《上海教育》2004,(7X):26-28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土壤和基础。没有教师的愉快和满意,就没有学生的快乐和幸福,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普通的劳动,他们在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难免心情不愉快,难免有心理障碍的光顾。那么,为了让教师减少心理问题的困扰,教育管理和教师自身应如何作出努力呢?在此,相关专家、学校管理和教师将给出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感悟二三四     
二关心校长要关心教师的生活。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校长抓起工作学习来头头是道,但效果甚微,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忘了教师工作学习的基础是生活,如果生活中问题不断,他怎能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有效果了。因此,校长抓教师工作学习的同时,更应关心教师的生活,要经常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教师的家庭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这样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当然会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且也会怀着一种感恩的心理尽力做好工作。校长要关心教师的内在需求。我们常说的因势利导就是要根据人的内在需求去诱导对方做某事,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校长常常为了…  相似文献   

4.
在平常的闲聊中,在网上的议论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们对生活的抱怨。有的人说,教师的生活太平淡、没有刺激;有的说,教师的生活太机械,没有情调;有的说,教师的生活太繁杂,没有成就感……但是,当你读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这本书以后,你对教师生活的理解,对教育工作的态度,一定会有新的变化。你会发现,你每天生活的校园与课堂.原来可以成为如此美丽的舞台.让你和你的孩子们上演那么精彩的话剧!你会发现,你每天普通的讲课与谈话.原来可以成为如此美丽的诗篇.让你的孩子们终身地铭记和吟诵!  相似文献   

5.
正一、诱导式提问1.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例如,有位教师问:生活中为什么需要合作?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把事情做成功。这是在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热爱生活的学生,让他联想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合作,结果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自己的学习中需要合作;在企业发展中需要合作;  相似文献   

6.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的结束。作为教师来讲,还需要对课进行必要的回顾和反思。这节课,成功与否?教学内容完成如何?教学目标达到要求没有?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过手没有,如此等等。而且,为了让学生把你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有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象向往幸福一样的想着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那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做出非凡的努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作好课后小结是必不可少,这样,才能把课越上越好,让学生更喜欢。  相似文献   

7.
如东县最近提出了“真学”课堂,真学课堂的说法对于高中语文有点牵强,因为语文即生活。纵观近年的课堂模式的改变,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真学课堂。无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学生的表现来说,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何为“真学”?教师怎样真的教,学生怎样真的学,如果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去教,学生为了考试去学,这种真学课堂到最后还是假的真学,因为它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教学目的,学生还是被限制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培养出的学生还只是考试的能手。缺乏生活的语文课堂,其实都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8.
青年名师杨树亚认为:生活中只有语文的语文教师是苦行僧式的教师.生活中没有语文的语文教师是名不副实的语文教师。只有让语文首先融入教师自己的生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9.
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倘若没有激情,学生怎么会对教师的教感兴趣呢?学生没有兴趣,哪来的优异成绩?哪来的优秀人才?可以这样说,有没有激情是教师工作成败的根本所在。教师的激情,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教师有了这样的情感,就可以通过鼓励、激发、诱导等手段使学生思维敏捷,行为果断,勇于创新,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像阳光一样温暖,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这种阳光,让每一个学生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现代教师精神风貌的核心特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校发展归根结底是靠教师。校长们也都深谙一个道理:越是熟练的和有能力的教师越能让校长和其他管理者的工作变得轻松。可是,怎么才能获得一支令人满意的教师队伍呢?引进?不可能。因为多数公办学校没有自  相似文献   

12.
乐燎原 《上海教育》2005,(1B):46-47
从2002年开始,每逢春节,本刊都会特别关注外来教师:关注他们在上海的生存状况,关注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这期,我们关注的是外来教师最关注的也是最难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融入上海教学?突破口哪里?下面是几位外来教师的现身说法和—位上海校长的具体措施,希望对外来教师在上海的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同时,这也是让外地教师了解上海教学的一个独特窗口。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有多久没有感到过工作的快乐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哪些事情让我们不快乐不幸福?我们有没有想办法消除它或者淡化它? 根据相关调查,教师中"职业倦怠"的人数超过80%.在重点中学,也许还不止这个比例.沉重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工作负担,让背负着"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头衔的教师们内心怎么也光辉不起来.计划总结、监督评价,一系列完善的体制让我们不堪重负.在这种沉重之下,倦怠的产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相似文献   

14.
在校长心目中,教师到底是什么?校长应该怎样看待教师,管理教师?笔者认为校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教师“是上帝”,走进教师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者,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所以教师应该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校长要诚心对待教师,热情地服务于教师,就要积极走进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或工作中的困难,为教师消除因生活或工作而产生的不良情绪,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工作。校长走进教师,要了解教师擅长什么,爱好什么。一项研究表明,每个教师都有选择有创造性、挑战性工作的需要,都有…  相似文献   

15.
霍庆 《学子》2012,(9):18-19
一、让心灵诗意的栖居——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系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高效愉悦地干好工作,进而体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给教师的特殊幸福,让自己拥有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幸福的生活。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是一种心灵的成长,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胡丽 《贵州教育》2009,(19):28-29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可我们中的某些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只顾得按自己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让他们背作文。孩子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了,习作的需要更从何谈起?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从表面看,科学精神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似乎没有什么联系,那么为什么要把科学精神作为中小学教师素质的内容?如何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精神?这就需要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把握科学精神与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内在联系,掌握中小学教师科学精神素质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辉煌的职业。”但是,混迹于一群懵懂未开的孩子中.埋头在教材作业里.红笔带走了容颜的红晕.粉笔染白了头上的黑发,辉煌在何处?没有掌声和鲜花,生活与清贫为伍,工作与劳累相伴,辉煌又  相似文献   

19.
当代孩子的生活是快节奏的,如何让孩子在校园里体验学习的快乐?如今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沉重的,怎样让教师挺起胸膛享受职业的幸福?这是每一位校长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对教师进行鼓动性的说教是无效的,只有激发教师内在的动力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做法如下:1.彻底改变用管理学生的办法来管理教师由于大多数管理者都是教师出身,因此,在工作中用管理学生的办法是他们的一种不自觉的习惯。这种习惯一定要改变。要让教师参与对他们自己工作情况的检查、评价和鉴定,为他们提供工作需要的情报和工具。充分合理地利用责任、成就、贡献这些因素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教师参与管理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决策工作,以提高他们的身份、影响和满足感。为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