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  相似文献   

2.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 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  相似文献   

3.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  相似文献   

4.
"儿子,你还小." 我看着面前的女人,她也正回头看我,说了这么一句. 我攥紧了拳头,咬咬牙.是吗?我还小吗? 家里,那个男人又来了.对,那个男人,我本该叫父亲的男人.他又来了,说什么离婚后母亲的财产应该平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多少年来,一切我都目睹了:母亲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无论是买东西、给长辈钱,还是盖房.而母亲自己的房子,是她千辛万苦攒下钱买的.那个我理应叫父亲的男人,什么也没出. 母亲仅有的财产,就是这房子.分一半给他,公平吗?公道吗? 我想说理,却被母亲推进了房子.她头也不回,说:"儿子,你还小." 我,还小? 这句话,我听得太多了.从我只是个孩童,到今天自以为足以保护母亲的少年.  相似文献   

5.
关于男人吹牛,有一经典评价:十个男人九个吹,一个不吹没机会。我第一次听这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当时我的父亲正指着电视里的一位出访的国家领导人对母亲说如果他到了那个位置上也会让母亲跟着他一块儿出去风光风光。其实我父亲熬到退休也只是个科级干部,但吹牛又不上税,过过嘴巴瘾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后来我也引用了这句话,当时我老公正指着某电视剧里的一幢豪华别墅深情地对我说:“我这辈子如果能让你住进这样的房子里也就心满意足了。”我们结婚四年了我还赖在娘家没走,可老公还能有这等豪气,也算不简单了,不过如果这能让他保持一份斗志…  相似文献   

6.
无奈的选择     
“妹妹,我想有一天你会理解我这个做哥哥的选择。”那时,我十二岁,妹妹只有八岁。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名军官。我也不知道这两个生活上有那么大差异的人,是怎样好上的。那一年,父亲有了外遇,跟母亲提出离婚。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当时我和妹妹痛斥父亲,我们真的很恨他,很恨很恨。父亲说:“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我犹豫地看了一下妹妹,她狠狠地掷给父亲一个白眼,说:“鬼才跟你呢!”然后径直跑到母亲身边,帮母亲擦去泪水。我也往母亲那边走了几步,脚却僵住了。我不能,理智告诉我,母亲身体这么弱,如果孤身一人抚…  相似文献   

7.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8.
与母亲约会     
结婚17年了,我妻子想让我陪另一个女人吃晚餐、看电影。她说:"我爱你,但我知道有一个女人也很爱你,并且希望和你再相聚。"我妻子说的这另一个女人是我的母亲。母亲独自生活了20年,但是由于工作和两个孩子的缘故,我很少有时间去看她。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4,(25)
一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 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 你是一个老实人.见面时,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刚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帮衬. 你诚恳地留母亲在家吃口便饭.没让她伸一下手,你就做了四菜一汤,尤其是那道南瓜煲肉丁,让母亲不忍释筷.临走时,你对我母亲说:“以后要是想吃了,就来.我家虽不宽裕,但招待个南瓜还是有的.” 母亲选择你,理由其实算得上自私——她服从并照顾了父亲大半辈子,她想做一回被照顾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一日,某生拿着鲁迅先生的著作去办公室问道:“老师,这句话是不是有问题?”“什么?”“我家后院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还是枣树。”老师答道:“此乃名言。”翌日,该生拿着自己的“著作”去办公室问道:“老师,你看我这句话能不能算名言?”“什么?”“我家有两个姐姐,一个是女的,另一个还是女的。”老师答道:“此乃废话。”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判断准确小明头肿脸青地回到家里,妈妈一见就骂道,叫你不要和隔壁那个好打架的野孩子一起玩,你就是不听。“妈,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我和谁一起玩来着?”小明惊奇地问。很有礼貌儿子随母亲参加一个颁奖大会,见获奖的男人上台领奖时吻谢女主持人时,她仍然是笑眯眯的,儿子问:“妈妈,她为什么那么好笑?”“那是一种礼貌”,妈妈说。“哦,爸爸对我家的女保姆也很礼貌呢”,儿子说。本事真大父子俩在海边散步,父亲一时兴起,对着大海高声朗诵拜伦的诗句:“翻腾吧你这深邃而碧绿的海洋。”儿子对大海仔细看了看,对父亲说,“爸爸,你的本事真大,你一开口,海…  相似文献   

12.
张鹰 《家庭教育》2011,(12):46-46
母亲在弥留之际嘱咐我:“以后要对你爹爹好。”我哽咽着使劲点点头。母亲去世后,我把父亲接到我家,我关爱他,他也关爱着我,一晃十五个年头。如今,父亲已八十有二。  相似文献   

13.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俩不般配。我就想,这月下老人也有办糊涂事的时候。写父母的爱情,是天底下最最不明智的举动了。但我实在太想写他们了,以至于到了想起他们手就痒痒的地步。我把我的这个想法和打算讲给我的大姐听,大姐用那么一种眼神看了我半天,又思忖了半天,问我“:你没病吧?”我也想了半天,确认我没病。于是,我就铺开稿纸,蘸足墨水,大张旗鼓地写我老爹和老娘的爱情——如果婚姻也算爱情的话。母亲24岁那年经姑姑介绍嫁给了父亲,父亲那年27岁。我姥姥喜欢我爸爸是因为他很勤劳,每天给姥姥送煤、搬东西,所以姥姥鼓动妈妈嫁给爸爸。母亲说…  相似文献   

14.
宽容     
班上同学路某的父母离异,他跟母亲生活。每到星期五下午父亲来校看他,就躲起来。久而久之,干脆星期五下午的课也不上了,渐渐地他养成了逃学的习惯。为这事儿我多次找家长谈话,想和他母亲达成共识,正确处理与父亲的关系,一同努力使他改掉逃学的毛病,但不成功。有一个星期五下午,路某又向我请假,说病了要去医院打针,我担心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就认真地说:“请假打针可以,老师下星期一看针眼儿”。没想到,不经心的一句话给我添了不小的麻烦。当天晚上路某的姥姥、妈妈带着他找到我家,情绪激动地嚷到:“你不是要看针眼儿吗?现在…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秘密     
王风英 《家长》2012,(6):47-48
父亲一直以我为荣,喜欢出门也是为了给我拿汇单,顺便在邻里间炫耀一下自己的女儿如何如何出色,在邻里的羡慕的称赞声中,父亲充满了自豪。 父亲刚退休那会儿,母亲总给我打电话抱怨,说父亲像得了自闭症似的,每天在家除了看电视节目就是看报纸,怎么劝都不肯出门。母亲说:“英子,你有空来劝劝你爸。你看咱们小区,那么多的老年人每天聚在大门口有说有笑的,多开心啊!我想让你爸也那样。”  相似文献   

16.
两个人的战役父亲去世后的第四年,一个陌生的男人来到了我家。他在拥挤的房间里环视了半天,最终决定将我那狭小的木板床换成宽敞的席梦思。临睡前,母亲拉着我说:他是个木工,心地善良,为人诚恳。  相似文献   

17.
厨师技校     
正2008年的夏天,考上研究生之后,工作的同学都去工作了,高帅富、白富美也都旅游去了,剩下没钱旅游的我只能在家里赋闲。这时候,老爸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这样个连自己都喂不饱的男人,谁跟你?"这句话醍醐灌顶。在我家一向都是老爸做菜,我和老妈吃,因此男人做菜喂饱媳妇儿和娃在我们家人看来是正常不过的。就这样我也开始主动地为未来媳妇儿学习下厨房了。  相似文献   

18.
厨师技校     
田玉彬 《大学生》2013,(3):33-33
2008年的夏天,考上研究生之后,工怍的同学都去工作了,高帅富、白富美也都旅游去了,剩下没钱旅游的我只能在家里赋闲。这时候,老爸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这弹个连自己都喂不饱的男人,谁跟你?”这句话醍醐灌顶。在我家一向部是老爸儆菜,我和老妈吃,因此男人做莱喂饱媳妇儿和娃在我们家人看来是正常不过的。就这样我也开始主动地为未来媳妇儿学习下厨房了。  相似文献   

19.
那天我看电视,父亲坐在旁边,看着看着就聊起了天。聊了一会儿,话不投机。父亲说:“我死都不愿意让你看电视。”或许是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吧,我说出了一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那你就去死吧!”话一出口,我顿觉不妥。父亲半晌无语,我偷偷地瞟了父亲一眼,居然看见父亲在流泪。我再也不敢看了,把头埋得更深。母亲这时来打圆场:“孩子说着玩的,来,吃饭了。”我后悔死了,那是我说的话吗?我不是自认为是一个孝子吗?我没法回答,感觉只有沉默和时间能掩埋这一切。又有一次,母亲做了我爱吃的菜。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发现母亲也正在吃,脸色顿时暗了…  相似文献   

20.
永诀     
“我要回丹麦了,儿子。打电话来只是想告诉你,我爱你。”这是父亲打来的最后一个电话。在半小时内,他把这句话重复了七遍。我没有认真领会这句话的潜在涵义。我听到了他的话,但没往心里去,当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我一直坚信父亲会长命百岁,因为我叔公就活到了107岁。我没想到妈妈的逝世会让他悲痛至此,体会不到父亲独守“空巢”有多么孤独,也没有意识到他众多好友的早早辞世更平添了他的寂寞。他一直要求我们几个兄弟生儿育女。好让他抱上孙子,不再百无聊赖。但我总是借口“生意太忙”,并不真正理会他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